
2022年5月下旬,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楊浩哲、蔡海峽,洛陽市科技特派員王躍卿、孟戰贏等一行5人,先后到洛寧縣陳吳鄉德里文聚養牛場、趙村鎮河洛肉牛養殖場、底張鄉洛寧縣裕洋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進行肉牛粗飼料收貯與肉牛飼養管理技術指導。
科技特派員一行首先來到洛寧縣陳吳鄉德里文聚養牛場。該養牛場飼養量30余頭,以飼養母牛繁殖并售賣犢牛為主。經指導,2021年該養牛場玉米秸稈青貯比較成功,但留存的青貯飼料量不能滿足需求,目前已基本用完。另外,該養牛場為了節省人工,牛舍內衛生狀況較差,蚊蠅較多,影響了肉牛健康生長。科技特派員對該養牛場負責人再三強調,一定要抓住麥收這個時機,將粗飼料存貯夠,實現完全舍飼,改變之前需要放牧、占用勞動力的現象,有效減少傳染病的發生;要求負責人一定要搞好牛舍環境衛生,及時清理糞便和墊料,勤消毒,做好寄生蟲及皮膚病預防工作等。
第二站,科技特派員一行來到洛寧縣趙村鎮河洛肉牛養殖場。該肉牛養殖場位于洛河灘區,飼養肉牛170余頭。服務人員看到該肉牛養殖場的青貯料將要用完時,擔憂地詢問該場負責人如何解決飼料問題。負責人介紹他的養殖經驗,就是“有啥草就吃啥草,現在灘地里到處是野草,每天趕出去放牧,同時再收購一些村民收割的雜草”。針對該場養殖規模和場區條件,科技特派員為其講解了當前農機補貼優惠政策,建議購置秸稈打捆機,利用小麥收獲時機搞好秸稈收貯工作。

隨后,科技特派員一行冒雨來到洛寧縣底張鄉的裕洋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現存欄西門塔爾肉牛270余頭,以母牛繁育為主。該合作社養殖規模較大,飼喂比較規范,飼料儲備相對充足。與負責人交流得知,該合作社粗飼料以外地購買為主,成本較高。針對這種情況,科技特派員給出建議:一是建立自己的牧草種植基地;二是與當地農民結合,在秋收季節收購玉米秸稈進行青貯,從而降低成本,同時就種植牧草的品種選擇、品種搭配、種植技術等都給出了詳細的指導意見。
要想促進肉牛產業可持續、穩定發展,粗飼料穩定均衡供應十分關鍵。洛寧縣肉牛養殖中存在的問題較多,需要科技特派員持續不斷提供服務。在小麥秸稈收貯關鍵時節,下鄉推進秸稈收貯,實現秸稈過腹還田。同時,秸稈打捆回收,既有利于夏播作物出苗,又可解決夏季秸稈禁燒難題,并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產業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做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