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 徐 兵

首先感謝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以下簡稱“中福協”)及時召開“疫情下養老服務行業協會賦能拓展線上專題座談會”,為我們提供了溝通交流的機會。受上海市養老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徐啟華會長委派,下面匯報以下幾點:
協會通過調研發現,受上海本輪疫情影響,全市養老行業普遍面臨各種困境,對養老服務業和養老服務企業復工沖擊相當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養老機構防疫負重大、運營成本高。由于在疫情防控期間無法接收新的老人入院,影響養老機構運營收入,同時機構還需承擔員工加班費用以及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費用。隨著疫情防控力度加大,流通環節效率降低,造成餐飲食材成本升高,生活生產和運營成本迅速增加,以至于不少養老機構因遭受較大損失而倒閉,這將對社會和諧穩定帶來一定影響。
2. 養老從業者普遍感覺壓力大、責任重。就日常而言,養老機構要處理如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老人安全等一系列難題,壓力本就非常大。而在這次疫情中,養老機構自身還要承擔疫情防控主體責任,需要具備有力有效的防控設施和管理手段,但實際上很多養老機構建筑結構最初并不是根據傳染病防治要求來規劃的,而護理人員大多缺乏防疫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落實防疫要求、做好消殺工作等方面力有不逮。
3. 從后續發展來看,養老產業融資渠道不暢,資金來源匱乏。不少養老機構的服務場所是通過租賃閑置舊廠房、辦公樓等改造而成,不能達到銀行的抵押要求,無法取得辦理貸款資格;由于養老服務企業缺乏持續的現金流,銀行往往會審慎貸款或調低貸款額度。預計此輪疫情后,社會資本投資養老領域的意愿和積極性會再次受到挫傷。
隨著本市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協會將進一步賦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助力本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與幫扶發展“兩手抓”、齊推進,更好推動上海養老服務產業有序健康發展。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
1. 深入走訪調研,廣泛聽取養老企業呼聲和意見。協會將積極深入養老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堅持“送服務、送資源、送溫暖”,做好政策宣傳、牽線搭橋、情況互通等工作。通過各種宣傳平臺和渠道,減少因疫情對養老機構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更好推動養老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2. 注重有序引導,推動養老機構逐步恢復經營和服務工作。堅持分級管理、分類施策,引導養老機構自覺承擔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制定實施符合自身特點的應急預案,特別是引導仍處于管控區、封控區的養老機構嚴格落實防疫各項措施和工作要求。
3. 主動關心服務,確保扶持政策落實落地。近日,上海市政府出臺了經濟恢復和重振50條等政策,明確對承租國有房屋、運營困難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免除6個月的租金,包括其他一些扶持政策,這對民營養老機構而言都是利好。協會也將加強這一方面政策宣傳解釋,確保好事辦好、落實到位。
4. 做好鼓與呼工作,盡快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舉措。協會將全面梳理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企業受這次疫情沖擊后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和瓶頸困難,向民政、金融等有關部門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和具體建議,并形成書面報告。
希望中福協能夠多提供今天這樣的學習交流平臺,加強地方經驗交流,鼓勵創新合作模式,注重整合資源,強化產業形勢分析研判,幫助養老企業和養老行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進一步拓寬服務思路、明確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