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養老服務協會會長 郭小忠
重慶市養老服務協會(以下簡稱“我會”)成立已近5年,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以下簡稱“中福協”)馮會長數次親臨重慶,為我們“傳經送寶”。在中福協特別是馮會長的精心指導和支持下,在重慶市民政局的高度關注和幫助下,我會順利成長并通過社會組織5A等級評估。此次線上座談會意義重大,在相互交流中鼓舞了干勁,對下一步的發展樹立了信心?;貋?,機構收入明顯減少。一線護理人員加班費用和物資成本增加,這“一減一增”,造成機構運營成本持續攀升。我會一家副會長單位,今年單月虧損平均達到400多萬元,這對任何一家企業都是巨大的壓力。
四是工作開展難。封閉管理導致養老機構及協會活動組織處處受限,協會很難深入會員單位開展工作。

持續的疫情對行業以及協會工作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抱團養老難。行業協會抱團養老是中福協提出的創新發展主題之一。但持續的疫情造成各省市協會之間交流困難,國際國內資源引進來及會員單位走出去受到影響,特別是我會作為西南養老聯盟首任輪值會長單位,聯盟成員之間的交流幾乎停滯,養老國際化和抱團養老計劃受阻。
二是政策落地難。相關部門在養老機構實行“一刀切”的全域封閉管理,即便零感染也不放開,卻又缺少必要的紓困措施,只強調“關”,不關心企業“活”,政策和資金支持少,既有的政策落地難,更不用說新的支持政策。
三是行業生存難。今年以來,養老機構幾乎停止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封閉前外出的老人不愿或不能
一是繼續為居家社區養老搭建平臺。經過我會牽頭推動,目前,“助浴快車”已經走向全國,普遍受到歡迎;助餐中央廚房已投入試運行,可為近萬老人提供營養餐,大大降低了機構運營成本,解決了居家社區養老用餐難題;“大渝養老”掌上平臺已正式上線,為老人足不出戶尋找合適的養老機構提供了便利。接下來,我們還將在助醫、助行、長護險服務等方面搭建服務平臺。
二是繼續為提振行業信心搭建平臺。通過我會網站和小程序,及時傳遞行業聲音,傳播正能量,提振行業發展信心。同時引導會員單位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在疫情防控期間相互扶持、幫助,特別是在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面對疫情襲擾時,動員會員單位為學院提供了價值10余萬元的防疫物資。
三是繼續做大做強人才培訓平臺。借助中福協授予的“全國養老服務人才培訓重慶基地”,通過組建養老智庫、職業院校合作、技能等級認定等平臺,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組織小班化的養老從業人員技能提升、消防安全等培訓項目,幫助養老從業人員提升服務技能。
2022年是我會的換屆之年、服務深化之年。我們將積極參與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的舉辦,參與中福協牽頭的“1+X”老年照護證書試點,參與中福協系列人才培訓工作。建議中福協牽頭,各省市協會共同參與,向相關部門提交養老服務行業紓困解難政策建議。相信有中福協的關心指導,有各省市協會的抱團支持,養老服務行業一定能夠渡過難關、破局重生,服務好大局,服務好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