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鮑振川

歷時2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時斷時續,像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有一種無形的威脅,無時無刻不在覬覦養老機構防范的空當,向老人發動猝不及防的襲擊。
寧波頤樂園養老服務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頤樂園”)警心滌慮,無數個日夜,一絲不茍,精準施策,以自身高強的抗疫實力,保障了寧波頤樂園及下屬3個分園的1700多名住養老人和400余名員工實現“零感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每次外部發生疫情后,寧波頤樂園領導都能快速應對,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學習上級有關疫情防控文件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要保障“零感染”,在于日常運行管理秩序的成熟與有效。嚴密的防控措施必然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是,所有員工都懂得,疫情儼然就是一只惡魔,斗志稍微松懈,它就會趁虛而入。
經過反復討論而制定形成的《寧波頤樂園疫情防控措施》,按照上級要求,對全園實施臨時封閉管理。各休養區、各部門進行明確分工,壓實責任。
實施臨時封閉管理措施,不是一紙簡單的命令條例,而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臨戰實踐。寧波頤樂園的“人物共防”,不是搞草木皆兵,而是科學有序,不讓病毒有可竄縫隙。
“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是對老年人生命關懷的有效措施。無論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還是實施臨時封閉管理,寧波頤樂園都堅持定時、按要求對老人和全體員工做核酸檢測,每次檢測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同時,積極組織協調老人疫苗接種,從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和保障身體健康出發,園領導帶頭動員,認真做好向老人及家屬的宣傳工作,盡力說服能接種的老人接種新冠疫苗。
園領導主動與駐地醫療衛生院聯系,先后6次上門為老人接種新冠疫苗,每次接種前都要請醫生為老人作身體評估,確定可否接種,消除老人思想顧慮,既確保了疫苗接種的萬無一失,又較好地實現了老人“能種盡種”的要求。
對員工嚴格按“應種必種”的要求實施,除個別有禁忌情形不能接種外,其他員工全都接種了疫苗。
而充分的“醫療保障和各種食用物資和防疫物資儲備”, 包括生活日用必需品和蔬菜、肉蛋類等物資,實行定人定點采購,得以讓寧波頤樂園的三個食堂,一日三餐依然都有可口的供給。
寧波頤樂園給食堂資金補貼,改善疫情防控期間伙食。廚師們精心制定的食譜,每餐做到菜品花樣翻新,營養均衡、科學搭配,并實行可選擇性訂餐送餐服務,讓老人吃好吃滿意。
為消除因疫情防控特別是封閉管理給老人帶來的后顧之憂和焦慮情緒,全體員工開展了為老人曖心服務。
對于“老人心理疏導”的工作,寧波頤樂園盡可能把防控措施融入常態化生活之中,除了按部就班地做好養老服務,還時時提醒員工,要針對老年人生理行為特點,以理解老人的心理訴求、滿足老人生活基本需要為前提,不要讓老人產生恐懼不安的情緒。
員工與老人結對,了解老人的所需所求,對老人遇到的各種困難,及時組織人員幫助解決;對一些老人因封閉管理家屬不能探視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專門安排社工師及時做好一對一的心理護理服務。
員工與老人聊天,并不拘泥于疫情防控的事情,而是多聊老人們喜愛的話題,把老人關注的焦點從疫情移開,比如與老大爺聊聊釣魚、養生、下棋的問題,而與老奶奶聊一些家務和電視劇的話題。如果這些都不能讓老人產生興趣,則從老人的家庭說起,夸獎老人的小輩,比如孫子、重孫子等。
寧波頤樂園規定,凡是與老年人和家屬有關的問題,比如探視、購物和遞送物品等相關措施的制定,一定要先和老年人溝通,征求老人的意見。
這樣制定的措施不但接地氣,老人們更樂于遵守,而且能讓老人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許多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疫情防控期間,寧波頤樂園依然可以聽到清脆悅耳的鳥鳴;綠樹紅花,依然綻放著勃勃的生機。
許多老年人習慣于按部就班地生活,而因疫情防控使生活發生一點點兒改變,都可能讓老人心生煩躁。寧波頤樂園堅持把握著服務的節奏,一切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組織各分園、各休養區的老人有效地配合各部門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寧波頤樂園門診部根據老人平時就醫記錄和身體狀況,儲備足量的老年人常用藥品,加強門診醫生力量,增設皮膚科和中醫科,上門為老人巡診,請醫院著名醫生來園坐診,讓老人求醫無后顧之憂。
從疫情多次反復發生的過程中,寧波頤樂園結合養老機構的服務特性,總結出一套嚴密細實而又利于操作的管理模式,編制了一套具體有效而又生動靈活的服務程序,描繪出一幅緊張有序而又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
他們認識到,養老機構相對于其他服務行業,自身環境就存在相對的獨立性和封閉性,面對疫情突襲,并不需要過度強調對園區的隔離,僅需控制住源頭,對進出口部位進行嚴防死守,實行“外緊內松”的管理原則,則可實現“有效的防控,正常的生活”場景。
疫情防控期間,依次不斷舉行的臺球、麻將、象棋、撲克、歌詠等各類小型文娛活動,正如宋代詩人賀鑄所寫:“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生活在寧波頤樂園,誰能相信春天會討厭老人?在這里老年人盡情地呼吸著寧波頤樂園春天的芬芳。
封閉期間,員工積極組織引領老人散步、跳廣場舞、打太極……那一雙雙曾經被歲月的滄桑深深埋藏了的眼睛里,似乎仍有一絲光彩閃過,那光彩流轉著,似乎回到了一個純真無邪的童年。老人們所醉心的那一切,似乎就發生在昨天。他們又像一個個孩子一般回歸到那一群群在院落里撒歡兒的小精靈。每一位老人的思緒也隨著音樂的節拍,緩緩地走進了那個似乎從未逝去的童年。隨之消散的卻是因疫情而給老人臉上帶來的陰云與苦悶。
寧波頤樂園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之余,還為老人開辦了智能手機學習班,帶領老人進入手機“聊天室”,讓老人的手動起來,重新學起來,心里樂起來。有來自孫兒的問候:“爺爺用優美的年輪,編成一冊散發油墨清香的日歷;今天,我與爺爺相會在疫情防控的日子,用滿懷深情的思念,祝福爺爺身體健康。”還有奶奶給予孫女的回復:“頤樂園一花一竹,帶給我淡泊清逸;頤樂園的一菜一茶,為的是清閑自在;一晃人一月,一信一思念,疫情隔不斷奶奶的思念之情……”
疫情防控期間,每逢傳統節日,寧波頤樂園都想著為老人送上免費的湯圓、粽子、月餅等,重陽節為整歲老人集體祝壽,春節分餐吃年夜飯,領導上門給老人拜年,送上慰問品……
持續不斷的疫情,在寧波頤樂園常態化的防控措施面前,知難而退。兩年多來,寧波頤樂園的員工和老人,實現“零感染”,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悄然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