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穎慧 于瀟楠
(威海市中心醫院兒科,山東 威海,264400)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由于患兒體內感染各種病原體所致。該病多發生于寒冷季節,小兒由于呼吸功能尚未成熟發育,機體免疫力低下,受到感染后易患病。發病后患兒多存在咳嗽、高熱、呼吸急促、肺部濕啰音等表現,部分伴有帶血黏痰,甚至引發呼吸衰竭,對患兒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小兒支氣管肺炎發病迅速,病情進展快,可引起多種并發癥,因此,臨床需及時開展治療。患兒易出現焦躁、發熱、甚至意識不清醒等情況。患兒年齡小,心智未成熟,反饋能力差,耐受度低,導致治療依從性較差。家長因擔心患兒病情加重、并發癥、藥物不良反應等,往往出現焦躁、焦慮情緒,從而影響治療工作的開展,因此,對小兒支氣管肺炎采用有效的護理非常必要。本研究選取2019 年8 月~2020年7 月威海市中心醫院收治的65 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并對其采用細節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7 月威海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30 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將患兒分為細節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每組65 例。細節護理組,男44 例,女21 例;年齡6 個月~7 歲,平均年齡(2.90±0.80)歲;病程2~12 d,平均病程(3.60±0.80)d。常規護理組,男42 例,女23 例;年齡6 個月~8 歲,平均年齡(3.10±0.90)歲;病程2~12 d,平均病程(3.70±0.90)d。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純杭覍賹ρ芯恐橥?,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威海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參考《諸福棠實用兒科上冊》,均符合小兒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②病歷資料真實可靠、完整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呼吸系統疾病者;②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③由于哮喘、氣管異物引發的喘息者;④伴有精神認知障礙等問題者;④患有其他感染性肺炎者。
1.3.1 常規護理組
常規護理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具體如下:患兒入院后,進行藥敏試驗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檢測。同時,與患兒家屬做好充分的溝通交流,了解患兒患病原因。根據患兒臨床表現給予針對性治療方式,并根據其體內電解質情況進行調節。根據患兒具體病情及其免疫力低的特點,需防止患兒間交叉感染,治療過程給患兒佩戴醫用口罩。嚴密監測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根據其病情變化給予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為患兒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病房保持安靜、衛生,以利于疾病的治療。注意引導患兒多休息、多喝水,盡量給患兒進食富含蛋白質、高纖維素、易消化的食物,為患兒提供足夠的能量,指導患兒家屬協助患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患兒服藥結束后,密切監測藥物的效果及可能產生的不適癥狀。
1.3.2 細節護理組
細節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實施細節護理措施。①護理人員培訓。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強化相關護理知識的掌握,提高對細節護理的認知度,使其具有以患兒需求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護理過程中,需對患兒家屬進行知情介紹,以獲得患兒家屬的理解。充分評估患兒病情后,根據患兒需求制訂科學的護理方案。②健康宣教。向患兒家屬發放有關肺炎預防、治療的宣傳手冊,并指導其正確閱讀和學習,使其能較深刻的認識肺炎發生的病因、治療方法及預后等內容,詳細解釋患兒家屬提出的疑問,盡量提高其對肺炎知識的掌握程度。另外,給患兒家屬提供所有藥物的說明書,告知所用藥物使用后的不良反應、使用時間、療效和用藥注意事項,使其能對患兒的治療和護理發揮監督的作用。③心理護理。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對患兒疾病的認知情況,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干預,增強其對患兒疾病治療的信心,增強其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從而配合對患兒的護理;同時傾聽患兒及家長的傾述,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心理疏導。與患兒耐心溝通,對于年齡相對較大、有一定認知能力的患兒,可通過聊天、講故事等方式加強溝通,獲取其信任感,并利用動畫片中正面形象激勵患兒,鼓勵其積極治療并建立攻克疾病的信心;或者通過做游戲、看電視等方式,分散患兒注意力,有效緩解焦躁、恐懼情緒。④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對患兒細微表現給予關注和干預,護理時采用親切的稱呼語,以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有助于順利開展護理工作。同時告知家屬為患兒保持清潔、衛生的環境,合理調節病房內溫度,定期通風,確??諝饬魍ǎ岣呋純荷硎孢m度;協助患兒定期翻身,預防肺不張、肺部淤血等并發癥,注意患兒全身癥狀,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并給予處理。注意將患兒的就餐、睡眠時間與消毒、清掃工作分開,使患兒獲得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治療過程中,患兒易出現緊張、恐懼心理。因此,可為患兒布置其喜歡的病床和病房,為其制訂娛樂活動計劃,使其身心得到充分放松。⑤體位護理。臥床休息,取半臥體位,上半身及頭部適當抬高,緩解憋喘癥狀;通過翻身、扣背,及時清理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對于年齡相對大患兒,指導其有效咳嗽,必要給予霧化吸入,以促進排痰,確保呼吸暢通;加強口腔護理,餐后協助患兒清潔口腔,注意觀察分泌物情況。⑥飲食護理。以患兒體質、飲食喜好為主,制訂合理飲食計劃。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飲食原則,控制飲食禁忌,刺激患兒食欲,確保機體營養充足。⑦發熱護理。如患兒出現發熱時,及時給予冰袋冷敷、溫水擦拭等物理降溫手段,并密切監測患兒生命體征。告知患兒家長及時更換汗濕衣物、被褥等,并定時測量及記錄患兒體溫變化,一旦發生大量出汗、面色蒼白、體溫降低等情況,需即刻上報予以處理。⑧出院指導。出院前,護理人員對患兒家長進行出院指導,囑其做好患兒用藥和預后的監護工作,一旦發現患兒有不良反應,及時聯系醫護人員,安排定期復查。
觀察兩組患兒各項癥狀(濕啰音、氣促、哮鳴音)消失時間、心率恢復時間及護理前后患兒肺功能指標[第1 秒用力呼氣量(FEV)、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吸流量(PEF)]情況。
采用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選量表(SCARED)、兒童抑郁障礙自評量表(DSRSC)評估患兒心理狀態,其中焦慮量表共計項目41 個,3 級評分0~2 分;抑郁量表共計項目18 個,3 級評分0~2 分,評分越高,心理狀態越差。
護理效果評定。治愈:治療結束后,患兒生命體征均正常,炎癥完全消失;顯效:治療結束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炎癥反應明顯減輕,肺X 線拍片可見陰影面積大幅度縮小;有效:治療結束后,臨床癥狀有一定程度改善,炎癥反應略有減輕,肺X 線拍片可見陰影面積略有縮??;無效:治療結束后,臨床癥狀、炎癥反應程度、肺X 線拍片的肺部陰影面積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細節護理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細節護理組的濕啰音、氣促、哮鳴音消失時間及心率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護理前,兩組患兒FEV、FVC、PEF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細節護理組FEV、FVC、PEF 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護理后,兩組患兒SCARED 評分、DSRSC 評分均顯著下降,且細節護理組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兒童支氣管肺炎多發生在春冬兩季,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對患兒身心造成傷害,給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該病發病迅速,病情變化快,可以引起多種并發癥,甚至引起患兒死亡。有效護理是提高小兒肺炎治療效果的重要輔助。由于小兒機體與成人不同,如何進行有效護理是兒科醫護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細節護理是以患兒為中心,根據患兒的生理、心理需求來提供護理服務。因此能克服常規護理的不足。
細節護理貫穿整個護理過程,能為患兒提供全方位、持續性的優質護理。本研究中,將細節護理用于小兒肺炎的護理工作中,通過為患兒提供舒適的就醫環境和心理護理,消除了患兒因陌生環境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因此,細節護理組患兒SCARED 評分、DSRSC 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兒家長對肺炎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糾正了錯誤的疾病認知。安慰患兒及其家屬,積極了解患兒需求、興趣等,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兒或家屬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助于家長在患兒住院期間對其服藥情況進行督促,并積極配合醫護工作,有助于患兒癥狀、肺功能的改善和治療效果的提升。因此,細節護理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癥狀改善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肺功能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顏芬等報道,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中,細節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5.24%,常規護理的總有效率為78.57%,與本研究結果基本相符。治療過程中,病情進展與患兒情緒、環境、治療依從性等多個方面因素有關。開展細節護理,重視患兒心理干預,從家長健康教育、環境干預、患兒心理指導等方面入手,有效消除患兒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可全面提高治療依從性,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應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可提高護理效果,改善患兒肺功能,促進患兒疾病的轉歸,適合應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