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年11 月,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兼湘潭地委第一書記的胡耀邦來到邵陽洞口縣,了解洞口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情況、考察縣共青團工作。
洞口縣委副書記王秉范向胡耀邦匯報了該縣的農業生產情況。王秉范談到,洞口全年遭受大旱災,壓得全縣人民苦不堪言。在縣委的組織安排下,各級干部帶領全縣10 萬勞動力全力抗旱,但仍然有大約1.2 萬畝稻田因為過度干旱,根本沒辦法插秧。還有6 萬畝6 月份才插下去的秧苗,因為旱災無雨而枯死田中,全縣受旱面積高達67%。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洞口縣全年糧食總產1.55億斤,完成國家征購、借銷收回、化肥換購之后,再加上留種、留飼料,最終能給人民群眾安排的口糧每人全年只有276斤。
聽完王秉范的匯報,胡耀邦不禁眉頭緊鎖。他對王秉范說道:“一年人均才276 斤口糧,那怎么過日子啊?”王秉范回答:“國家安排統銷1770 萬斤,這樣一年人均口糧可達到320 斤。”

胡耀邦
胡耀邦想了想,又接著說:“人均一天沒有一斤糧食,還是不好過呀!”
見此,王秉范連忙向胡耀邦解釋道:“縣委從1961 年起放寬了農村政策,社員們也發揮了主體精神,在田埂上搞些‘小自由’。社員們自己開墾一些荒地,種一些雜糧,這樣碰上青黃不接時也有一個補充。縣里對此也是尊重的,所以人均一天一斤糧食是可以保證的。上個月,縣委組織了148 人的工作隊到大水公社搞生產救災試點,大搞秋冬種,又多種了一些糧食。”
胡耀邦點點頭,強調說:“政策還是可以放寬點兒,讓社員們多搞點‘小自由’,多弄些雜糧,渡過災荒,這是黨中央的精神呀!”王秉范當即表示:“我立刻向縣常委會報告,向試點工作隊傳達。”
胡耀邦接著聽取了團縣委的匯報。主持團縣委工作的副書記袁躍斌見到胡耀邦有些緊張。胡耀邦首先幫他緩解了緊張情緒,開了一個玩笑:“袁副書記衣服口袋上掛著兩支鋼筆,應該是一個知識分子吧,想必見過大場面。你我是一條線上的,不要不自在。”這一下子把袁躍斌逗笑了。
袁躍斌匯報了團縣委近兩年的工作情況。胡耀邦問他:“團員們搞‘小自由’嗎?”袁躍斌回答:“團員愛集體,喜歡出大集體工,不愿意搞那個。”
胡耀邦提示道:“團員愛集體很好,要鞏固發揚。團縣委要圍繞縣委生產救災這個中心任務開展活動,鼓勵團員發點‘小紅財’,利用工余時間幫家里開荒,多種雜糧渡災荒,愛人民、愛國家。”袁躍斌立即表態:“團員已經占了縣里青年總數的25%,是生產救災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定向各公社團委傳達團中央的指示。”
在胡耀邦的關心下,洞口縣委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推動開展發揚群眾首創精神的“小自由”,全縣大集體、“小自由”共完成冬種面積42.1 萬畝,比上年擴大了45.6%。而且,國家額外發放了借銷糧667 萬斤。由此,全縣平穩地渡過了1964年的春夏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