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南京某電子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敏感保護元件企業,經過幾年發展,公司在資產、經營規模上迅速提高。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材料運輸成本提高,資金回收周期拉長,該公司近期急需支付一筆原材料費用。農行南京六合支行得知企業流動資金遇到的困難后,現場調查了解情況,收集資料,制定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在上級行支持下,僅用了幾天時間就為該企業發放小微貸300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本輪疫情初期,受供應鏈物流不暢沖擊,公司產能受到影響,政府掛鉤企業的服務專員主動了解我們的生產經營狀況,及時協調綠色通道,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響。”位于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創源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為高端電子產品企業提供智能設備,公司副總經理雍君說,政府的保障措施幫助實現了生產不停工,專家連線“云指導”,幫助企業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支持政策。
今年3月,一批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火線獲批,江蘇南通笑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其中兩家抗原檢測試劑生產商提供卡殼。然而,即便是日產卡殼超過200萬套,仍不能滿足需求,企業亟須資金購買自動化生產設備擴大產能和儲備原材料。得知這一情況后,中國人民銀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立即將相關情況反饋至中國銀行。中國銀行迅速為企業開辟“綠色通道”,適當增加授信、降低成本,僅用3個工作日完成授信。
類似于此,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面臨原材料不足、銷售貨款回籠緊張、銀行貸款到期急需歸還等困難。為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江蘇各地引導政策、資金、服務等要素向中小企業集聚,助力企業強筋壯骨。
今年4月起,江蘇正式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為廣大市場主體注入了資金“活水”。數據顯示,江蘇已有超過千億元退稅款送到企業手上,助企紓困成效正在顯現。江蘇省稅務局數據顯示,4月新政實施以來,截至5月底全省已有1242.1億元留抵退稅款退到企業賬戶,加上第一季度實施原有政策帶來的留抵退稅94.2億元,累計退稅已達1336.3億元。
早在2月,江蘇省就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著力穩定經濟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蘇政40條”),對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穩定經濟增長產生了積極成效。4月17日,在全面落實“蘇政40條”的基礎上,江蘇又印發了《關于有效應對疫情新變化新沖擊進一步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簡稱“蘇政22條”),可見對穩住全省經濟基本盤的決心。
不僅財政、稅務、發改、金融等系統各盡所能,為企業渡過難關提供政策托舉。各個行業也根據現狀,密集出臺針對性舉措,提振行業發展信心。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為應對疫情沖擊出臺了《關于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江蘇文旅16條”)。
這些“減負大禮包”切切實實圍繞簡化流程、降本減負,把企業“急難愁盼”的“問題清單”化作紓困解難的“實事清單”,該免的免到位、應減的減到位、能緩的緩到位。企業在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導之下,重振信心,加快了創新步伐,用積極昂揚的姿態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南鋼“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已經投入使用,實現24小時運轉,無需多人值守;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屑實現在線集中和壓塊,廢鋼塊直接回爐煉鋼。“這是世界上首個專業深加工高強耐磨鋼的智能綠色工廠,可以通過整合創新耐磨鋼的延伸加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像生產消費品一樣生產鋼鐵產品。”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稱。企業將從智能化、綠色化方面降本增效,同時延長產業鏈、增強競爭力。
疫情影響雖然不容小覷,然而,“上下同心者勝,眾志成城者贏”,當一攬子紓困政策得以實施到位,多方力量得以匯聚,市場潛力得到更加有效的釋放,企業將平穩渡過難關,迎來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