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克香 王正梅 李光珍 周 月 茆麗麗▲
1.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兒科,江蘇淮安 223300;2.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護理部,江蘇淮安 223300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多發生于兒童群體的常見惡性腫瘤性疾病,且對于長期患有惡性腫瘤的兒童,在開展化療、放療時,由于機體耐受性降低,使得住院時間延長,而且并發癥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導致患兒家屬在經濟以及心理方面均承擔著極大的壓力[1-2]。在營養干預的過程中,營養不良篩查為其重要組分,是開展與修正營養干預的重要先期條件和決定性因素。本文結合實際指標數據分析患兒營養狀況,并制訂符合患兒的營養支持,現對此作一探討。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60 例ALL 患兒,納入標準:經診斷,預估其生存期超過3 個月,且使用注射用左旋門冬酰胺酶誘導緩解治療;首發病;意識清晰;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合并消化道疾病;合并貧血;患兒或家屬精神功能障礙。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1 例;年齡4~7 歲,平均(5.43±1.51)歲;病程1~5 個月,平均(3.06±0.59)個月。研究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4~7 歲,平均(5.39±1.53)歲;病程1~5 個月,平均(3.09±0.57)個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
對照組參照《2018 ESPEN 重癥臨床營養指南》[3],選擇腸內營養短肽型乳劑,如白普力腸內營養混懸液[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規格:500 ml/瓶]和能全力腸內營養混懸液[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規格:500 ml/瓶],每隔6 h 評估1 次胃殘留量(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4]。GRV<200 ml,保持25 ml/h 輸入速度;200~<500 ml,保持原有輸注速度;≥500 ml 并伴有誤吸、嘔吐癥狀,保持10~15 ml/h 輸注速度。3 d內目標熱卡需達到25~30 Kcal/(kg·d),蛋白質1.2~2.0 g/(kg·d),持續滴注并連續使用14 d。
研究組基于營養狀況數據標準化處理分析。采用兒科患者營養風險篩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ediatrics,STAMP)[5],篩查ALL 患兒(住院兒童)營養不良風險,主要評價患兒身高體重、營養攝入、疾病嚴重程度3 個方面,各方面采用0~3 分評價,若總分為0~1 分,即低營養不良風險;2~3 分,即中度營養不良風險;≥4 分,即高度營養不良風險。低營養不良風險給予腸內營養,其總體能量維持在4200~6300 kJ/d,并在此基礎上同時使用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科興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500 mg×10 袋),2 次/d,3 粒/次,持續3~5 d 后再次評價,并根據風險級別給予相應級別的營養支持;中度營養不良給予整蛋白制劑腸內營養和免疫增強組合件的干預方式,免疫增強組合件為多烯酸乙酯軟膠囊(青島雙鯨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25 g×50 粒),添加到輸入制劑中按照20~50 ml/h 的速度向患者體內輸入,2 次/d,持續5~7 d 后再次評價,并根據風險級別給予相應級別的營養支持;重度營養不良給予全靜脈營養支持方式進行干預,維持糖及脂肪兩種能源物質以93.6~111.5 kJ/(kg·d)能量攝入,持續7~10 d后再次評價,并根據風險級別給予相應級別的營養支持[6]。
比較兩組患兒入院時和營養支持20 d 時的營養狀況,營養狀況指標包括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圍40~55 g/L)、血清前白蛋白(正常范圍160.7~327.9 mg/L)與體測指標(采用皮尺測量固定位置的上臂圍、肱三頭肌皮褶厚度),同時在營養支持20 d 時統計感染情況。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入院時,兩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營養支持20 d 時,兩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高于入院時,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入院時和營養支持20 d 時的營養狀況比較()

表1 兩組入院時和營養支持20 d 時的營養狀況比較()
入院時,兩組上臂圍、肱三頭肌皮褶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營養支持20 d 時,兩組上臂圍高于入院時,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對照組肱三頭肌皮褶厚度與入院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研究組肱三頭肌皮褶厚度高于入院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肱三頭肌皮褶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入院時和營養支持20 d 時上臂圍、肱三頭肌皮褶厚度比較()

表2 兩組入院時和營養支持20 d 時上臂圍、肱三頭肌皮褶厚度比較()
研究組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肛周感染、肺部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感染情況比較[例(%)]
食欲減退可影響患兒對治療的耐受性[7-9],多在開展相應治療時開展營養狀況風險篩查,針對不同營養狀態開展相應營養干預[10-11],一方面可糾正營養不良狀態,另一方面可增強患兒機體免疫力,促進治療效果[12-14]。本研究結果顯示,營養支持后,研究組營養狀況與體測指標高于對照組,提示在治療過程中對患兒開展基于營養狀況數據標準化處理分析對患兒起到顯著作用。該方法根據患兒身高體重、營養攝入、疾病嚴重程度3 個方面進行計算分析,且不受年齡影響,可應用于各個年齡段,臨床適應性較高,再根據所得的精準數據開展相應的營養干預,更具針對性[15-17]。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感染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根據營養不良程度給予相應的營養干預,可針對性糾正營養不良狀態,實現預想的系統化、量化目標[18-19]。本研究使用的免疫調節活性抑制劑是當前臨床廣泛認可的,其具有生成細胞因子、改變T 細胞活動、調節免疫和抗炎因子效應,使得機體生成更多的自然殺傷細胞,發揮抗原呈遞細胞的作用,進而增強免疫功能。在小腸上皮及免疫淋巴等細胞中谷氨酰胺為其重要的能源物質之一,對腸黏膜的增生反應、保持腸道黏膜屏障以及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穩定具有積極影響;當機體發生炎癥反應、受到創傷或處于高應激狀態時,為保證能量供應充足,此時谷氨酰胺也會當做補充能源物質發揮作用[20-21]。此外,谷氨酰胺在機體中還能夠發揮提高免疫細胞的免疫應答能力、促進小腸絨毛數量增多以及增大腸黏膜厚度等作用,能夠有效降低腸黏膜通透性,抑制機體炎癥反應的發生,提高屏障的保護作用,防止發生細菌移位[22-23]。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含有很多的酪酸梭狀芽孢桿菌和雙歧桿菌,單次服用酪酸梭狀芽孢桿菌能夠在腸道內定植一段時間,隨后會排出體外,如果連續服用則能夠在腸道內維持長時間的定植作用,為腸黏膜提供良好的保護,防止發生菌群移位引起的感染或器官衰竭問題[24-25]。
綜上所述,基于營養狀況數據標準化處理分析的營養支持,可快速糾正患兒營養不良,控制各部位感染的發生率,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