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葉群麗,章 斌,梁大偉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雅安 625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健康中國”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和社會藥房對藥學服務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大[1]。服務社會是高職院校的職能,而基層服務人員的培養大部分由高職院校來承擔,基層藥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大健康戰略落地實施[2]。隨著藥學服務的中心內容從“提供合格藥品”轉變為“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服務”,醫藥行業對藥師提出了更多要求,除正確提供藥品外,還應具備慢病管理、特殊人群用藥指導、中藥調劑、信息化藥學服務、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藥學教育仍沿襲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只是在內容上進行縮減,在培養年限上進行壓縮,這樣的藥學教育已不適合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培養。勝任力是一個管理學上的概念,藥學服務勝任力是指藥師完成一項工作應具備的各種藥學知識、技能、態度等的總和。2017 年,中國藥師協會構建了藥學服務勝任力模型,制定了《藥師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標準(試行)》[3],這對加強藥師隊伍建設、提升藥師的藥學服務技能及水平具有指導性作用。依據此標準對我院藥學畢業生進行藥學服務勝任力調查,目的是了解在當前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框架下,我院藥學畢業生所具備的能力能否滿足藥學服務工作需要,摸清畢業生藥學服務能力素質短板,進而對癥下藥,為藥學教育改革提供數據支持。
調查對象為我院近5 年的藥學畢業生,采用方便抽樣方法,于2020 年9 月—11 月隨機對其進行調查。納入標準為畢業后就職于醫療機構、社會藥房、連鎖藥店等與藥學服務有關的工作崗位,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4]。
1.2.1 問卷調查法 自編《高職藥學畢業生藥學服務勝任力調查問卷》,問卷內容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畢業生基本情況,二是藥學服務勝任力自我評價指標。勝任力自我評價依照中國藥師協會制定的勝任力模型及評價標準編寫[5],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指標及權重見表1,其中一級指標6 個,二級指標27 個。問卷采用李克特5 級評分,分別為“非常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符合”“比較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賦值1~5 分,即二級指標賦值得分。各二級指標權重得分=(該指標賦值得分/5)×該指標權重×100,總分為所有二級指標權重得分之和,數值在1~100 之間。一級指標得分為該指標下二級指標權重得分之和。總體賦值得分和各一級指標的賦值得分由上述公式換算而得。采用問卷星發放電子問卷。

表1 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指標及其權重
1.2.2 企業訪談 訪談對象主要為我院畢業生實習或就業單位的藥劑科主任、帶教教師、連鎖藥店店長等。通過訪談,了解用人單位對藥學服務人才的需求以及我院畢業生在創新創造能力、業務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表現,對各專家訪談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
運用SPSS 25.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克朗巴哈系數(Cronbach's α)及KMO 檢驗和Bartlett 球形檢驗值分析問卷的信效度。基本情況用百分比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差異性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參與調查的畢業生共計412 人,排除非藥學服務崗位畢業生,納入統計分析的共253 例。從就業領域或崗位看,就職于醫院藥房的142 人(56.1%),就職社會藥房的81 人(32.0%),還有少部分畢業生從事專業性更強的臨床藥學和用藥咨詢與保健工作(11.9%)。從收入上看,收入在5 000 元以上的僅有3 人,占1.2%,月收入3 000 元以下的占67.6%。從最終學歷看,36.8%的畢業生通過專升本或自考本科進行了學歷提升。調查對象的性別、畢業時間、專業技術職務等分布詳見表2。

表2 受訪畢業生基本情況
可靠性檢測結果顯示,問卷總效度Cronbach’s α 系數為0.974,個人素養、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內驅力6 個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0.945、0.905、0.938、0.933、0.935、0.890,均大于與0.6;效度分析統計量KMO 值為0.957>0.6,Bartlett’s 檢驗P<0.001,表明問卷數據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2.3.1 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各一級指標得分 受訪畢業生藥學服務勝任力自我評價總分的平均值為(82.15±13.51)分,總體水平中等偏上,還有提升空間。總體勝任力符合程度為(4.11±0.68)分,接近“比較符合”的情況。對藥學服務勝任力的6 個一級指標的賦值得分進行排序,個人素養方面得分最高,為(4.60±0.57)分,在基本知識方面得分最低,為(3.88±0.84)分,見表3。
表3 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總分及各一級指標得分(±s,分)

表3 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總分及各一級指標得分(±s,分)
一級指標權重得分賦值得分排序總分基本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內驅力基本技能個人素養82.15±13.51 9.32±2.00 17.69±3.56 17.72±3.36 16.52±2.97 11.68±1.99 9.21±1.14 4.11±0.68 3.88±0.84 4.02±0.81 4.03±0.76 4.13±0.74 4.17±0.71 4.60±0.57 123456
2.3.2 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部分二級指標得分 對27 個二級指標得分進行排序,得分最低的5 個二級指標見表4。其賦值得分均小于4 分,即未達到“比較符合”程度的指標。其中,外語知識、統計學知識和藥學計算知識屬于基本知識;臨床思維能力屬于基本技能;藥物治療評價能力屬于專業技能。
表4 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得分最低的5 個二級指標(±s,分)

表4 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得分最低的5 個二級指標(±s,分)
評價指標賦值得分排序外語知識統計學知識臨床思維能力藥物治療評價能力藥學計算知識3.41±1.19 3.63±1.11 3.87±0.92 3.89±0.95 3.92±0.93 12345
2.3.3 受訪畢業生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差異性檢驗 各調查對象的藥學服務勝任力自評得分在最終學歷、性別、畢業時間、月收入上的差異不顯著(P>0.05)。專業技術職務、就業崗位不同,藥學服務勝任力自評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5 屆畢業生中各屆之間的藥學服務勝任力自評得分差異不顯著,但畢業3 年及以上(2018 屆、2017 屆、2016 屆)學生的得分明顯高于畢業2 年內(2020 屆、2019 屆)的學生,其差異是顯著的(P=0.02)。
表5 藥學服務勝任力自評得分差異性檢驗(±s,分)

表5 藥學服務勝任力自評得分差異性檢驗(±s,分)
變量變量分組 P n性別最終學歷男女專科權重得分 F 0.126 0.723專升本或自考本科3 000 以下3 000~5 000 5 001~8 000 2020 屆2019 屆2018 屆2017 屆2016 屆無職務藥士藥師醫院藥房調劑社會藥房銷售用藥咨詢與保健臨床藥學32 221 160 93 171 79 3 146 33 34 31 9 180 70 3 142 81 25 5 84.35±13.57 82.66±12.89 83.42±13.46 81.93±12.08 83.04±13.29 82.47±12.29 84.20±16.32 81.75±13.29 81.23±15.30 85.01±9.58 86.88±11.45 85.27±12.79 81.15±13.36 86.87±10.89 93.09±11.34 85.17±12.97 81.11±11.83 78.76±13.13 66.67±12.12 1.947 0.164月收入(元)0.068 0.935畢業時間1.467 0.213專業技術職務6.082 0.003就業崗位5.744 0.001
專家認為藥學服務是一項綜合性技術,需要扎實的醫藥學基礎知識和長期嚴格的技能訓練才能更好地滿足崗位需求。從事藥學服務需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具備良好的溝通表達技能、團結協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自學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專家表示,藥學服務工作涉及藥品調劑、藥品推薦、健康教育、線上藥物咨詢等不同工作崗位,部分畢業生因無法適應崗位調換、倒夜班等情況而不能堅持工作,高校還應加強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增強其適應能力、應變能力、抗壓能力。
本研究參與調查的畢業生共計412 人,其中藥學服務相關崗位的有253 人,占參與調查總人數的61.4%,與文獻報道的其他同類型院校的畢業生去向情況一致。李秋靜等[6]對漳州衛生職業學院1 013 名畢業生的就業去向調研結果顯示,社會藥房和醫療機構是高職藥學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占比49.3%。侯志飛等[7]對河北省654 名高職藥學畢業生就業去向調查結果顯示,在醫療單位從事藥學服務工作及在醫藥公司、制藥企業工作的畢業生人數占比分別為26.76%、18.96%、19.11%,從事藥學服務工作的畢業生人數明顯高于其他領域。其原因一方面是藥品生產、研發或檢驗領域的勞動強度大、技術要求高、專業性很強,高職學生在這些領域就業意愿不高;另一方面是國家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使得社會對基層藥學服務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可見藥學服務領域是目前高職藥學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領域。傳統的高職藥學教育沿用了本科藥學課程體系,重視以化學為基礎的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以及藥事管理學5 大核心課程教育,忽視了藥學服務模塊。藥學服務環節是醫藥產業的最終環節,也是醫藥產業合理發揮作用的重要環節。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順應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高職藥學教育應當重視藥學服務人才培養。
調查顯示,受訪畢業生藥學服務勝任力自評得分的平均值為(82.15±13.51)分,總體水平中等偏上,還有提升空間。其在基本知識維度上的得分最低(3.88±0.84)分,該維度下外語知識、統計學知識和藥學計算知識3 個二級指標的賦值得分均小于4分,未達到“比較符合”的程度。在臨床思維能力、藥物治療評價能力等技能方面的得分也小于4 分。藥學服務勝任力自評得分差異性檢驗結果顯示,就業崗位顯著影響自評得分(P=0.001),其中在臨床藥學領域的畢業生平均得分最低,僅為(66.67±12.12)分。可見,藥學服務課程體系有待完善,臨床藥學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有待進一步強化。
高職藥學畢業生從事藥學服務工作的主要領域為醫療機構和社會藥房,只有極少部分畢業生有機會從事專業性更強的臨床藥學工作。因此,高職藥學服務人才培養目標應是面向基層醫療機構、社會藥房,培養能從事合理用藥指導、藥物咨詢、處方審核、藥品調劑、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等工作的,“下得去、留得住”的基層藥師。構建課程體系應以醫療機構和社會藥房相關崗位需求為基準,構建涵蓋文化素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拓展等藥學服務課程體系,適當向臨床藥學方向延伸。其中,核心課程應包括醫藥商務禮儀、醫院藥學、靜脈輸液調配、中成藥學、中藥調劑技術、臨床藥學、臨床藥物治療學以及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等[8]。對于外語知識、統計學知識和藥學計算等,以理論夠用、實踐為主為原則進行適當取舍,可將藥學英語、醫藥數理統計等設為選修課,供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拓展學習。此外,根據專家建議,所有課程適當融入課程思政和勞動教育,優化人文課程,可增設藥學倫理學、人際溝通等課程[9]。
研究表明,藥學畢業生從事藥學服務工作,其月收入普遍較低,月收入≤5 000 以下的占98.8%,就業質量不高。高職畢業生在醫院藥劑科很難取得正規編制,在藥店的畢業生主要從事收銀員、導購員等基礎工作,又因學歷門檻問題很難升職加薪。畢業生專業技術職務的高低顯著影響藥學服務勝任力(P=0.003)。為提高就業質量,藥學服務課程應對接藥士、初級藥師職稱考試和藥品購銷1+X 證書等級考核,藥學自考、藥學專升本考試大綱,搭建網絡學習平臺,幫助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促進高質量就業。
教育部文件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吳衛兵等[8]認為,職業教育要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有針對性地為用人單位培養人才。強化藥學服務技能,必須加強藥學服務實訓基地建設,但是以往的實驗室建設以滿足藥物合成、藥物制劑、藥品檢驗方面的技能訓練為主,而對藥學服務實訓相關設備的投入很少。目前我院通過校企共建模擬藥房、模擬藥品庫房,基本能滿足處方調劑、用藥咨詢、藥品推薦等藥學服務技能訓練要求,但還不夠完善。此外,還建議邀請企業專家參與課堂教學、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進修、與企業專家共同編寫任務式活頁式教材等多樣化的合作模式,實施基于工作過程化的教學改革,校企共育藥學服務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