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市第十中學(536000) 蘇麗霞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大多注重引導學生進行邏輯計算,而忽略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數學試題信息量大,文字敘述較多,學生若能認真讀題,正確理解題意,就能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因此,培養學生閱讀數學題目的能力極為重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實踐,適時滲透閱讀數學題目的方法與技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題目閱讀的重要性,使學生明白具備良好的數學題目閱讀能力有助于解題時獲取更簡單的思路、更靈活的思維方法、更快的運算方式。數學題目閱讀能力的培養重在閱讀,難在理解,關鍵在于應用。教師應引導學生增加知識儲備量,拓寬知識面,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題意,讓學生嘗到閱讀的甜頭,最終形成學生積極開展數學題目閱讀的良好局面。
[題1](2021 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題第10 題)《九章算術》是人類科學史上應用數學的“算經之首”,書中記載:今有三人共車,二車空;二人共車,九人步。問:人與車各幾何?譯文:若3人坐一輛車,則兩輛車是空的;若2人坐一輛車,則9人需要步行。問:人與車各多少?設有x輛車,人數為y,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組為( )。


本題是以數學經典著作《九章算術》為題引,重點考查學生能否通過閱讀題干材料,摘取關鍵信息,明確解題方向,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如果學生了解有關《九章算術》的知識,具備良好的數學題目閱讀能力,便能很快理解命題者的意圖,厘清題目要求,進而迅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從而獲得正確答案。反之,如果學生缺乏良好的數學題目閱讀能力,語感較差,那么就難以理解題意,進而出現解答速度慢、解題思想跑偏、解答方法復雜等問題,從而導致失分。本題充分展現出了教育部對于滲透中國古代先進數學文化的重視程度。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中國古代先進數學文化,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數學題目閱讀打好知識基礎。教師要讓學生在數學題目閱讀方面下苦功夫,教會學生在解題時先進行整體閱讀,再嘗試用語言敘述數學問題,做記號、畫重點,正確理解題目中的概念、符號等的含義,從題目中篩選出有效信息,進而利用有效信息進行準確解題。
許多學生對數學的傳統印象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復雜煩瑣的計算,他們覺得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對數學題目也缺乏閱讀興趣。對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展示社會熱點事件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讓學生了解我國科技成就或社會熱點事件,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題2](2021 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題第4 題)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2021 年5 月15 日成功著陸火星表面。經測算,地球跟火星最遠距離約400 000 000 千米,其中數據400 000 000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
A.4×109B.40×107
C.4×108D.0.4×109
[題3](2021 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題第16 題)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某校舉行“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評委將從演講內容、演講能力、演講效果三個方面給選手打分,各項成績均按百分制計,然后再按演講內容占50%,演講能力占40%,演講效果占10%,計算選手的綜合成績(百分制)。小婷的三項成績依次是84,95,90,她的綜合成績是 。
題2 呈現的是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這一社會熱點事件。本題要求學生利用科學記數法求解,難度不大,但此題能給我們培養學生數學題目閱讀能力一些啟示。第一,加強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國家科學成就的引導性閱讀,讓學生充分了解當代數學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國家科學進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通過社會熱點事件、國家科技成就、數學經典名人故事等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題3呈現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一社會熱點事件,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本題要求學生利用評分比例來求選手的綜合成績,這只需學生具有數學比例計算能力即可,但這道題可以舉一反三進行多樣化靈活出題。例如,可以將現實演講比賽中的去掉最高分、最低分,抽簽決定出場順序,設置初賽、預決賽、決賽等一系列比賽規則融入題干中。如果學生不熟悉比賽規則,很可能會出現猜題、錯誤理解等多種不良后果。因此,教師應給學生講解現實的比賽規則,讓他們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可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數學不同于語文等人文性學科,它需要學生具有嚴謹的、靈活的數學思維,且數學知識具有邏輯性、抽象性、語言符號化等鮮明特點,這往往會使學生喪失對數學題目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增強數學閱讀活動的趣味性,讓學生喜歡數學閱讀,引導學生利用閱讀時掌握的知識點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并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鼓勵學生相互評價。通過充滿趣味性的數學閱讀活動,學生能體會到數學閱讀的樂趣,這有利于教師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題目閱讀能力。
[題4](2021 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題第2 題)如圖1是一個幾何體的主視圖,則該幾何體是( )。

圖1

題4 重點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送分題,但是有的學生因空間想象能力較弱,仍然失分。對此,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題干,理解題意,再讓學生利用紙片、鞋盒、紙箱等制作幾何體的三視圖。這樣,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數學閱讀演講以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或者讓學生通過閱讀數學腦筋急轉彎、數學謎語、趣味數學故事等來鍛煉自己的數學閱讀能力和審題能力。教師可以將筆記本、繪畫彩筆、文具盒作為獎品,不斷激勵學生進行數學閱讀。教師還可以安排“數學故事朗讀者”活動,利用每個學生不同的發音、腔調來開展差異化朗讀活動,讓每個學生的聲音特點成為他們自己的一張亮麗名片。對于一些經常出現在題目中的數學專業名詞,如納稅率、保險金、利息等,學生因沒有生活實踐經驗,理解起來時常覺得困難。對此,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授相關數學專業術語,還要聯系生活設置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通過各式各樣的數學閱讀活動,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提高,數學題目閱讀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養。
每個學校的學生特點、人才培養方案、教育機構政策指引、師資力量等各有不同,初中數學教師在制訂學生數學題目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和語文教師進行積極溝通,向語文教師請教閱讀教學方法,積極傾聽學生的閱讀反饋,不斷進行教學策略的反思與改進,以形成獨特的數學閱讀教學風格。
[題5](2021 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題第23題)
【閱讀理解】如圖2,l1∥l2,△ABC的面積與△DBC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圖2
解:相等。在△ABC和△DBC中,分別作AE⊥l2,DF⊥l2,垂足分別為E,F。
∴∠AEF=∠DFC=90°,
∴AE∥DF,
∵l1∥l2,
∴四邊形AEFD是平行四邊形,
∴AE=DF,
又S△ABC
∴S△ABC=S△DBC。
【類比探究】如圖3,在正方形ABCD的右側作等腰△CDE,CE=DE,AD=4,連接AE,求△ADE的面積。

圖3
解:過點E作EF⊥CD于點F,連接AF。
請將余下的求解步驟補充完整。
【拓展應用】如圖4,在正方形ABCD的右側作正方形CEFG,點B,C,E在同一直線上,AD=4,連接BD,BF,DF,直接寫出△BDF的面積。

圖4
題5 非常考驗學生的數學題目閱讀能力。此題較多學生不能正確作答,教師應根據題型特點進行反思,如日常教學中是否有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該類題目培養建模能力?學生解答出錯是題目閱讀的問題還是類比思想的應用問題?學生通過反復閱讀題干材料,有沒有發現更簡便的解題技巧?在帶領學生閱讀例題時,是否可以實施分層閱讀?是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如何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正確理解題意,把握有效信息?通過反思總結,發現學生的閱讀心理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在和學生溝通時了解到,有的學生在考試時被長長的題干、試題的壓軸位置、表面復雜的圖形給“嚇”住了,以至于他們在考場上慌里慌張地審題,錯誤理解題意,最終導致解答錯誤。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題目閱讀能力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學生閱讀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學生遇到題干較長、文字較多、語言表述較為抽象的題目時,能沉著冷靜地閱讀,精準把握題意,最后正確作答。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素質,教師可以在平常的周考、月考、模擬考試中給學生適當的壓力感,讓他們適應考試閱讀氛圍,把握好考試閱讀規律。另外,教師還要積極聽取學生的閱讀反饋,從中把握學生的數學題目閱讀難點在哪里、學生有多少日常閱讀時間等相關情況。同時,教師的教學反思總結工作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完成部分知識的學習,而且要安排適當的時間,不能流于形式,從而讓學生能快速提升數學閱讀能力。
總之,初中生數學題目閱讀能力培養一直是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重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訂合理的、科學的學生數學題目閱讀能力培養方案。同時,還要積極借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方法,認真研究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規律,并結合相關教育文獻資料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方法,最終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題目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