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7月22日社評,原題:西方國家面對中國崛起的智慧西方媒體與政客過去多半不愿正面看待中國崛起。十余年前,西方瞧不起中國的實力與前景,卻又不時把“中國威脅”論放在嘴邊,少有人認真去理解、觀察及思考中國崛起的現實及對F西方的意義。唯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由于深厚中文素養及親身體驗,成為少數西方政客中能深刻體會中國崛起并提醒西方正視事實者。早在十年前他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已準備好自己的國際戰略,西方卻毫無舉措。
十余年過去,西方并未聽見陸克,文的提醒,更未能理解其意義并找出應對之道。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日前指出,本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化將來自中國。中國以體量與實力成為超級大國是自然且合理的。他說:“我們正走向西方政治和經濟主導地位的終結。”烏克蘭戰爭帶來的西方團結只是表象,反而照射出西方勢力的落日余暉。但這不是因為中俄戰略接近,更不是中國企圖取代西方主導世界。西方的沒落出在對外缺乏節制的野心與傲慢,對內處理社會矛盾的無能。這是西方政客不愿意面對的真相,連帶也無法正確理解中國崛起的意義,自然更找不出正確的應對方法,'如今應對之策就是回到軍事對抗。
布萊爾雖看到中國的崛起,但想到的對策是和拜登一樣用過時的劇本,對中國發動新冷戰。他想用舊把式去面對更強大的新敵人,這不只是自相矛盾,更是缺乏謀略與智慧。
陸克文的新書《一場可避免的戰爭》表現出相當的智慧與洞察力。他指出中國崛起不是要與西方爭霸,而是要復興民族的傳統地位與光榮。他認為西方把中國當成敵人只會讓中國與西方進入敵意螺旋,走上對抗;反而忽略西方可在許多全球威脅性議題一上,如氣候變化、抗疫、全球經濟復蘇等與中國建立合作關系。
陸克文指出完全不同的思考與路徑,值得西方深思。敵意與對抗只會帶來更多災難,西方如果只想用軍事力量維持主導地位,只會加速沒落。西方國家應拋棄冷戰思維,與中國合作,善盡富國、大國的責任,共同面對全人類的危機,西方國家才能繼續保有令人信服的領導地位。
環球時報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