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岱 俞露
特邀嘉賓:
呂小鵬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夏正芳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
高 清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5 月31 日,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江蘇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8 月1 日起施行。條例在數字技術創新、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和服務數字化、數據利用和保護、保障和監督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建設數字經濟強省,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條例為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了哪些具體規定?本刊特邀幾位參與條例制定的嘉賓為您作全方位的解讀。
問:在全球新一輪數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提升新經濟競爭力的共同選擇。我們了解到,條例是省人大常委會2021年增列的立法正式項目,請問是出于什么考慮?
呂小鵬:江蘇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壓艙石,要把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作為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通過數字經濟促進地方立法助推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分必要且迫切。首先,制定條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江蘇作為數字經濟大省,地方立法工作要緊緊跟上,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數字經濟發展重要指示要求,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數字經濟發展決策部署,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江蘇經驗。其次,制定條例是促進我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現實需求。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指出,“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部署,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也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因此,有必要將我省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上升為法規制度。最后,制定條例是破解數字經濟發展痛點難點問題的迫切需要。我省數字經濟在做強做優做大方面還存在諸多痛點難點問題,尤其在數字技術創新驅動、龍頭企業培育壯大、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與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兄弟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必要通過立法加強數字經濟制度供給,研究并力求解決數字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努力適應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問:請問條例在集中力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作了哪些規定?

夏正芳: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對數字技術創新作了如下規定:一是明確重點方向,建立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體制機制,支持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聚焦傳感器、量子信息、網絡通信等重點領域,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突破高端芯片、工業軟件、核心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二是推動平臺建設,圍繞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推動建設國家和省級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三是完善創新機制,推進產業鏈核心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鏈創新水平,推動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引導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開展數字經濟產學研合作,推動獲取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四是強化制度保障,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通過專項資金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采用發放科技創新券等方式購買科技服務,支持數字技術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應用推廣。
問:數字基礎設施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全面發展的必要物質基礎和關鍵支撐,那么,條例對此作了哪些規定?
高清:條例要求堅持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的原則,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規定:一是明確省工業和信息化、通信部門會同省發展改革有關部門編制、實施全省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規劃。二是完善通信網絡、算力等信息基礎設施,推進城鄉信息通信網絡服務能力一體化,推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與鐵路、城市軌道等基礎設施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共商共建共享共維,推動數據中心規模化、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三是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泛在互聯、智能感知的物聯網,推進基礎設施、城鄉治理等領域感知系統的建設應用、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推動發展智能交通,加快國家級和省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擴大車聯網覆蓋范圍。四是在數字經濟重點方向布局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平臺、自主安全可控的區塊鏈底層平臺和重點領域大數據訓練平臺等。五是統籌推進能源、城鄉建設、物流、教育、醫療健康、文化等領域的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建立健全跨行業基礎設施協同推進機制。
問:數字產業的質量和規模是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條例對數字產業化發展作出哪些規定?
呂小鵬:為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條例作出如下規定:一是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全球數字經濟的技術、產業發展趨勢,結合本省數字產業發展水平和各地區稟賦差異,統籌規劃全省數字產業發展。二是要求在集成電路、物聯網等特色優勢領域,加快重大項目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對接配套、骨干龍頭企業培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高地。三是統籌規劃軟件發展,提升自主可控關鍵軟件和創新應用軟件供給能力,推動軟件產業集群建設,培育軟件名城和軟件名園,構建安全可控、開放協同的現代軟件產業體系。四是鼓勵企業平臺化發展,支持和培育平臺經濟重點企業,發展數字文化產業。五是培育多層次、遞進式的數字產業企業梯隊,形成大中小企業相互協同、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問:產業數字化是江蘇數字經濟的主航道,我省深厚的制造業基礎更是數字化最好的應用土壤,可以重點談談制造業數字化方面的規定嗎?
夏正芳:條例結合我省制造業強省實際,針對實踐中存在的轉型慢、質量不高等問題,著重對制造業數字化作出規定:一是推動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推廣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共享制造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實現工業生產模式變革;二是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打造供應鏈數字化協作平臺,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供需數據對接和協同生產,支持組建數字化轉型聯盟,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三是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運用高適配、快部署、易運維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降低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使用成本,普及應用工業互聯網。四是強化硬件供給和軟件支撐,支持裝備制造企業研制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數字化裝備,支持軟件企業、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圍繞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開展聯合攻關;五是建立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相結合、多要素支撐的數字化轉型服務生態,圍繞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診斷咨詢、應用培訓、測試評估等服務,支持建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重點面向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診斷和低成本、輕量化、模塊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問:條例在提升政府數字化治理與服務能力方面作了哪些規定?
呂小鵬:“治理和服務數字化”一章是在二審過程中專門增加的,規定了以下內容:一是推進政府治理數字化,發揮數字化在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突發事件應對等方面職能的支撐作用,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二是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全面推動政務服務一件事、社會治理一類事、政務運行一體事三大領域清單改革,實現利企便民高頻服務“一網通辦”。三是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融合發展,開展智慧社區建設,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向鄉鎮、村居延伸,打通治理和服務數字化“最后一公里”,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四是加快社會服務優化升級,推進文化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公共服務資源數字化供給和網絡化服務,強化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社會服務供需對接,提升服務資源配置效率和共享水平。五是關注老年人等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群體,按照優化傳統服務與創新數字服務并行的原則,制定完善相關措施,保障和改善其基本服務需求和服務體驗。
問:數據資源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條例在加強數據利用和保護方面是如何規定的?
夏正芳:條例第七章著重強調了數據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一是加強數據資源統籌管理。加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統籌建立公共數據開發范圍動態調整機制,明確公共數據應當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采取產業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引入等多種方式,引導企業等組織、個人有序開放自有數據資源;對數據開展分級分類管理。二是促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創新開發利用模式和運營機制,支持和推動公共數據資源在農業、工業、教育、安防、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的開發利用,鼓勵和支持組織、個人依法開發利用公共數據資源,提供數據產品和服務;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提升數據治理能力。三是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發展數據運營機構、數據經紀人,可依法設立數據交易場所,規范數據交易行為;支持社會化數據服務機構發展,培育壯大數據服務產業。四是加強數據安全防護。建立健全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機制,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確定重要數據目錄,進行重點保護,依法保護組織、個人與數據有關的合法權益。
問:我省已成立數字經濟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條例也明確省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擬定促進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省發展改革委作為牽頭部門,將如何發揮綜合協調作用,推動條例落實?
高清:一要抓好條例的宣傳貫徹工作。配合省人大、會同省相關部門精心組織開展宣傳貫徹和解讀工作,著力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和數字技能,切實提高各級各部門的數字經濟思維能力和專業素質,推動全社會形成知法、守法、執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二要聚焦條例的落地實施。條例對數字技術創新、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我們要將條例的實施與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高地、與數字江蘇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細化落實舉措。三要強化保障和監督舉措。按照條例加大對數字經濟發展資金支持的要求,我省正在推動設立數字經濟產業投資基金的相關工作,正加快制定出臺數字經濟發展綜合評價辦法,實施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動態跟蹤監測,有效加強對部門和地方的督促引導,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為推進條例貫徹落實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