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聯
泗洪縣人大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以機制建設為抓手做深監督工作、做準重大決定、做特代表工作,努力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推動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五專”機制促進監督工作提質增效。立足圍繞專項工作、組建專業隊伍、組織專題活動、建立專報制度、開展專門評議“五專”機制要求,聚力做深專項監督。瞄準監督重點。緊扣泗洪建設“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的目標定位,聚焦產業鏈發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辦高中學位供給、交通路網內暢外聯、西南崗片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組建監督小組,開展常態化專項監督,保證靶向精準。創新監督方式。以年初問重點,過程問進展,跟蹤問結果“一年三問”的監督模式,形成監督“閉環”。連續兩年開展助推便民服務提升行動,通過讓代表和群眾全景式深度參與,解決了便民服務管理中的短板弱項,實現監督“小切口”,效果“大縱深”。
二是以“四全”機制提升重大事項決定科學化水平。在全市率先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針對實踐中存在的票決結果與通過的預算不相銜接等矛盾,積極探索代表票決前端延伸的具體路徑,構建“四全”機制。代表全員參與項目征集。與政府意見征集活動同頻共振,發動全體代表參與,通過網絡平臺、代表走訪群眾等方式廣泛征集民生項目建議,為項目編排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體票決確定項目。將票決時間從年初提前到上年年底,由人代會上組織票決調整為以代表小組為單位組織全體代表票決,使代表審議更加充分,票決更加精準。全程監督項目實施。將民生實事項目督辦列入年度工作要點,綜合運用調研視察、專題詢問等多種形式,全過程監督項目實施情況,做好監督的“后半篇文章”。全面評價項目成效。組織代表對項目實施成效進行評價,對承辦民生實事項目部門開展工作評議,合理運用測評結果,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落實、見成見效。

三是以“365”機制推動代表“全天候履職”。著眼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構建“365”機制促進代表“全天候履職”,全面激發代表履職動力。建立三聯制度。全縣1691 名各級人大代表就地就近聯系所在社區,37名人大常委會委員按行業類別聯系相應的社會組織,5名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聯系全縣30 個重點企業,常態化開展助民意暢通、助法規宣傳、助困難解決“三助”活動。履行六項職責。根據代表法要求,引導人大代表積極做好政治引領、行使大會職權、參加地方立法、發揮監督作用、促進民生改善、參加相關活動,踴躍投身全市“四化同步·改革有我”等主題活動,做依法履職行權、助力改革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和示范者。強化五項保障。圍繞強組織助聯動、強能力提素質、強陣地拓平臺、強支持優服務、強激勵增動力,將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劃為28個代表小組,定期舉辦“人大代表大講堂”、交流研討會等,發揮互聯網+代表“點家站”的作用,完善代表履職評價體系,真正讓代表履職有機會、行動有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