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鍛煉環境真是太好了!”家住高郵鎮鳳凰村的談大媽高興地說。今年她所住的小區進行道路改造,東邊空地上新裝了一批全民健身器材,談大媽再也不用騎車半小時去小公園鍛煉了。2021 年,高郵市新建健身步道4980米,新安裝22套全民健身路徑。在市人大的監督下,包括“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在內的100件民生實事全部得到落實。
監督政府民生實事一直是高郵人大工作的“重頭戲”之一。去年初,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對當年民生實事項目預排情況進行審核,把好“準入關”。去年9月份,常委會專題審議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匯報,靈活采用“專題視察+專題詢問”的方式,實地督查重點民生工程建設情況,適時發出“民生之問”,堅持不搞“彩排”,通過“辣味十足”的問答倒逼民生實事落實。
“以前做血透要坐一個多小時車到市里,現在鎮上就能做了,這真是一個實打實的民生工程啊!”說起臨澤中心衛生院血透中心,老百姓都交口稱贊。2019 年初臨澤鎮人代會上,該項目作為老百姓呼聲最高的11個民生實事項目之一通過了票決,隨后進入實施階段,在鎮人大的監督推動下,2019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為臨澤鎮居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近年來,高郵人大堅持把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出臺指導意見,加大督查力度,真正做到讓代表“點單”、政府“買單”,實現政府興辦民生實事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
多年來,高郵市東北片區自來水水質問題一直是困擾當地群眾的難題,也是代表反映的熱點問題。市人大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將“東北片區供水水源調整和制水工藝改進的建議”作為重點代表建議進行督辦。3年間,常委會每年邀請市人大代表、相關專家實地察看改水工程現場,督查工程建設,數十次牽頭召開會議協調解決矛盾問題,有力保障了工程順利實施,東北片區30多萬人終于飲用上了優質水。
近年來,高郵人大堅持把提升代表建議辦理實效作為回應群眾關切的落腳點,扎實開展“兩次交辦”“兩次見面”“兩次評議”,實行重點督辦、專題督辦、滾動督辦,“背靠背”開展辦理工作評價,對評價不滿意的建議采用“重新辦理+質詢”等方式,促進了代表建議辦理高質量,有力推動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武安大橋封閉施工后,8路公交不經過醫院了,我們小區老年人多,很不方便,能否優化下線路?”一位老人來到市行政服務中心“人大代表聯絡站”,提出了自己的訴求。當班代表立刻聯系相關部門核實,并以代表建議書的形式交由市交投集團辦理。一個禮拜后收到答復:“公交公司已調整8路公交車線路走向,途經中醫院運營。”自2020年底高郵人大在揚州市率先建成政務服務大廳“人大代表聯絡站”,1年多來已累計為群眾解決民生難題50余個。
近年來,高郵人大加強代表履職平臺建設,建成鄉鎮街道“人大代表之家”13個、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115個和“人大代表聯絡點”122個,創新建成政務服務大廳和開發區法庭“人大代表聯絡站”,持續推動履職平臺軟硬件提檔升級,促進代表依法有序有效履職,打通了代表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