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005-9679(2022)03-0008-02
摘要:2021年10月16日,在青島順利舉行的中國管理50人2021年秋季論壇上,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李凱教授在閉門會議上發表了題為“如何從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看管理學的進步”的演講。以下內容整理自現場演講,有刪節。
關鍵詞:管理學與市場經濟;管理與市場效率;企業制度創新
中圖分類號:C 93
文獻標志碼:A
1背景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決定啟動“中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理論與實證”專項項目,認為研究中國經濟發展規律和理論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提出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目標。我認為這些問題對經濟學和管理學都具有同樣重要性,總體來說就是如何從我們的時代背景來看待一個學科發展,所以今天借這個機會就這個問題談一點個人看法。
2問題
如何從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看待和總結管理學的貢獻和進步?這是一個很大問題,會有很多解讀。我認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實踐上去總結,從改革的大背景去總結,看看在40余年的改革實踐中,我們的企業管理進步了什么,管理學在其中做了什么。從這個角度去總結管理學的發展進步,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思路。從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看中國管理學的進步和成績,我認為有三點比較重要,當然不止這三點,大家可以補充。這三點一是推動了中國經濟轉型,二是促進了中國市場體系效率提升,三是幫助了企業制度創新。
3中國管理學的三點貢獻
一是管理學推動了中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最根本的方向,也是40余年來改革開放最重要的經驗之一。我們實行的是漸進式改革,其中每一環節都有管理上的改進,管理上的進步為改革提供了微觀基礎。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從小企業到大企業,從勞動密集企業型到高科技企業,從現場管理到戰略管理再到公司治理,企業管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保證了市場化改革的初步成功。在市場經濟體系建立過程中,每一步進步都有管理學界在引進知識,在培養人才,在總結推廣,在幫助企業學習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管理。這是最大的成績、最了不起的成績,這就是貢獻和進步。現在有一種不好的傾向,不重視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改革方向,只是將管理學理論看作一種實用性工具,我認為這是貶低了管理學的貢獻。二是管理學的發展促進了整體市場效率的提升。市場經濟有多個層面,涉及人文習俗、政治制度、宏觀調控、產業政策、企業行為等,經濟活動的幾個層面是相互作用的。比如宏觀與微觀,管理是微觀,微觀做得好,宏觀就有余地。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核心使命都是使市場更有效率,只是經濟學偏于宏觀層面,管理學偏于微觀層面。管理學的作用就是將上層改革對微觀層面的作用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并且同時為上層宏觀改革提供基礎,使整體市場更有效率。經濟發展成功一定有其背后的道理,有經濟學的道理、政治上的道理、政府作用的道理,也一定有管理學的最微觀的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第一點是市場化導向下的企業管理的變革趨勢(如釋放企業家的積極性,制衡的治理結構,針對流動性的人力資源管理,靈活的企業層級結構,市場的進入和退出策略等),使企業行為更符合市場規律,從而更有效率。這是一個釋放市場潛力和建立新制度的過程,中國企業的大多數管理變革行為可以在這個意義上得到解釋。第二點是企業管理對中國宏觀環境的適應性變革。這就是和中國具體情景相結合的管理變革,是企業行為對宏觀政策層面的響應。如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共同富裕問題,相信管理學界和企業一定會找到適應這種導向的管理方法。中國一些優秀企業的行為,尤其可以在這個意義上得到解釋。以上兩點都是宏觀制度層面上的創新。哪些是管理學影響宏觀層面上的事情,是在市場制度層面上的中國創新?這個需要進一步研究。三是管理學的發展幫助了中國企業的制度創新。創新什么,目前看,中國企業適應技術進步的創新多,如電子商務,在適應以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方面,做出了許多管理創新,管理學也在這些方面給予了很多幫助。在企業制度方面,總結的少一些。像日本企業雇員年功序列制度,美國大企業的組織變革(錢德勒),我們還沒總結到這個程度。適應技術發展的創新,適應中國文化環境的創新,適應中國政治制度的創新,這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總結。席酉民老師的和諧管理理論,陳春花老師關于企業協作、蘇勇老師關于企業家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似屬于這方面的研究,都是很有前途的企業制度創新理論。這些方面我認為是可以總結的管理學的進步和貢獻,是可以出現中國管理學理論的地方。經濟學家的辦法是學派爭論,爭論也是在總結和理論創新。管理學更注重理論結合實際,應該從改革實踐中總結出更多的理論要點。以上發言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批評。
收稿日期:2021-10-16
作者簡介:李凱,男,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產業組織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