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雙重委托代理理論的創新補貼“內卷”研究

2022-07-25 09:25:07侯貴生神琪宋于心
商業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策略企業

侯貴生 神琪 宋于心

內容提要:近年創新補貼陷入“內卷”困局,如何提高創新補貼利用效率、抑制“創新泡沫”需要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共同參與。基于雙重委托代理理論,構建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討“三贏”均衡策略。研究發現: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者行為相互影響;核查成功率、監管成本是影響中央、地方政府策略選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政企契約、“央地”契約可以促進補貼公平;政府自身定位的差異決定了選擇策略的差異;降低信息不對稱,創新補貼監管共治模式,評價專利價值由“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可以減少“騙補”行為。

關鍵詞:創新補貼;騙補;雙重委托代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

中圖分類號:F83251;F27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148X(2022)03-0012-12

收稿日期:2021-06-10

作者簡介:侯貴生(1965-),男,山東文登人,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合作創新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神琪(1996-),女,山東濟寧人,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創新管理;宋于心(1997-),女,山東濟寧人,新南威爾士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點過程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FJYB031。

由于創新的“溢出”效應、產出不確定性等特征[1],企業的創新研發投入普遍不足。地方政府為鼓勵企業創新,通過一系列創新補貼政策刺激企業的研發投入,彌補企業研發成本缺額,其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減稅和申請專利補貼是最為典型的研發補貼政策[2]。但中央政府提倡創新,鼓勵技術進步的政策方針讓部分企業看到新的“商機”。為完成中央政府的隱形創新目標,地方政府可能會有意識地放寬專利審核標準,不再履行自身監管職責,甚至存在與當地企業合謀的行為。因此,如何提高創新補貼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已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文獻綜述

創新補貼是否能提高企業的研發積極性?一些文獻提出政府創新補貼對企業技術研發存在激勵作用。Minford和Meenagh[3]認為創新補貼可以抵消一部分企業研發成本,激勵企業創新。除了成本外,政府創新補貼還可以給技術創新企業帶來聲譽等資產。郭玥[4]認為獲得政府研發補貼的企業向市場釋放技術水平較高的積極信號,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Kleer[5]提出企業可以通過政府審核向外釋放技術優勢的信號,獲得投資者、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的信心。另外一些學者認為研發補貼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是非線性,符合倒“U”型曲線的規律。Wu等[6]認為企業研發補貼的邊際效用隨研發補貼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研發補貼的邊際效用為何會降低?楊解君和楊高臣[7]認為部分企業為騙取創新補貼違規進行研發操縱。Liefne等[8]強調企業專利申請同政府存在政治關聯。政府是企業創新的利益相關者之一,企業可能出于政治或經濟目的,騙取政府補貼。基于以上研究,有學者陸續提出研發操縱、策略性創新等概念。在政府補貼、研發操縱方面,苑澤明等[9]對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顯示公司研發操縱水平越高,后期獲得的創新補貼越多。

地方政府在企業“騙補”過程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林愛梅和竇海林[10]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迫于政績的需求更傾向于選擇短期創新項目。為了在政治錦標賽中脫穎而出,地方政府為“創新”相互攀比績效,企業創新呈粗放式增長[11]。由于在選擇補貼對象問題上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12],地方政府出于短視甚至會與部分企業合謀。地方政府獲得政治績效,技術創新企業獲得更多創新補貼資金和其他社會資源,但得到資金的技術創新企業并不會繼續進行后續的研發,“象征性創新[13]”“策略性創新[14]”由此而來。江詩松等[13]提出企業出于政治目的將象征性創新,特別是專利作為一種維持政企關系的工具。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技術創新企業之間存在何種影響機制?中央政府在對企業進行創新激勵的過程中,存在多個類型的參與主體[15]。中央政府代表社會公眾的利益,委托技術創新型企業不斷研發新技術,使公眾利益最大化。由于創新具有高成本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通過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創新,政府補貼是企業研發創新過程中獲得的最有效的外部資源之一[16]。地方政府通過發放創新補貼激勵企業創新,增加當地的創新成果,在中央政府的考核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和政策資源的傾斜。同時,地方政府還需對企業專利申請、補貼應用的行為進行考核、監管。為了督促地方政府嚴格遵守規定,監管技術創新企業補貼使用情況,中央政府會對地方政府的工作進行考核評估。李軍強等[17]從演化博弈的角度研究創新企業、中介機構和政府構建的動態系統,提出要提高創新補貼的政策效率,加強監管強度。

現有關于創新及政府補貼的文獻多從實證的角度探討創新補貼與創新效率是否存在倒“U”型關系。關于研發操縱的文獻同樣多是實證類文章,運用演化博弈方法的文獻則多考慮的是技術創新企業、中介機構和政府這其中兩者或三者之間的關系。在“騙補”這一問題時,根據自身職能定位的不同對政府進行分類,將政府分為地方和中央兩個參與主體。本文從演化博弈的角度,基于雙重委托代理理論,將政府劃分為代表社會公眾利益的中央政府和同樣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分析技術創新企業與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探究有限理性下技術創新企業與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演化均衡策略及影響各主體決策的因素。

二、演化博弈模型描述與構建

(一)模型描述

在政府創新補貼“內卷”的博弈中涉及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個參與主體。創新是企業技術的轉化過程,能夠為企業帶來極大的期望利潤。但創新的高度不確定性意味著企業可能不僅得不到收益,還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在資源約束情況下企業獲得創新補貼后會權衡是否進行后續的研發投入,企業能否承擔創新失敗的風險和損失。技術創新企業通過申請專利等方式獲得政府補貼,得到補貼后企業可能出于繼續創新獲得更大利潤的需求不斷研發;也存在另一種可能,企業申請專利的目的是為了騙取政府補貼,或者企業是為迎合地方政府的創新目標而進行短期技術創新,得到補貼后即會將資金用于其他方向獲得利潤。因此,技術創新企業的策略選擇空間為“騙補”或者創新。

政府是企業創新的利益相關者。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依靠技術創新,企業創新的一部分利潤以稅收的形式上繳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委托企業進行創新研發,獲得社會創新效益。為了激勵更多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會出臺一系列政策保證企業的權益。同時為提高創新補貼的利用效率,使補貼用到實處,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會進行有效監管。

政府監管主要實行“屬地原則”[18],地方政府是政府監管的主體。受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對企業補貼的使用情況負有監管責任。地方政府需要嚴格審查企業獲得創新補貼的資格以及創新補貼的使用途徑及使用效果。在有限理性下,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政策導向和“政治錦標賽”的影響。為了使治下的創新成果顯著,獲得更多的晉升資本,地方政府可能選擇節約成本,甚至與企業合謀,寬松審查企業創新補貼申請資格和用途,增加地方的創新成果。因此,地方政府策略選擇空間為寬松審查或者嚴格審查。

相較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代表社會公眾的根本利益。中央政府委托企業不斷創新,委托地方政府對企業的創新行為進行補貼與監管。中央政府可能為了公眾的集體利益鼓勵企業創新,嚴格復核地方政府的監管結果;也可能由于監管、考核不到位逐漸放棄監管,不再激勵企業創新。所以,中央政府策略選擇空間為激勵企業創新、考核地方政府監管工作或者不再提倡企業創新和地方政府創新監管。

綜上所述,本文根據創新補貼“內卷”問題構建的雙重委托代理模型如圖1所示。

圖1政府創新補貼“內卷”雙重委托代理模型

(二)演化博弈模型假設

本文為構建創新補貼“內卷”問題的雙重委托代理演化博弈模型做出以下假設:

假設1:技術創新企業選擇“騙補”策略的概率為x(0≤x≤1),地方政府選擇寬松審核技術創新企業創新資格及用途策略的概率為y(0≤y≤1),中央政府選擇鼓勵企業創新、考核地方政府監管工作策略的概率為z(0≤z≤1)。

假設2:技術創新企業獲得政府補貼a,選擇將創新補貼應用于創新研究獲得的收益為i,投入的成本為c1;選擇將創新補貼應用于其他用途(“騙補”)獲得的收益為m,投入的成本為c2(存在c1>c2)。為了應對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的監管,技術創新企業與地方政府相關人員“尋租”成本為c5。如果技術創新企業的“騙補”行為被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發現,需繳納的罰款為f1。

假設3:地方政府選擇嚴格審查策略時的成本為c3,選擇寬松審查策略時的成本為c4(存在c3>c4)。地方政府嚴格執行中央政府創新激勵政策獲得額外收益為r(額外收益主要包括官員晉升資本以及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等),未能嚴格執行中央政府創新激勵政策被中央政府發現造成損失f2(存在r>f2)。

假設4:中央政府為激勵企業創新會對地方政府的創新政績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對企業創新補貼和地方政府的監管工作再次審查。技術創新企業將創新補貼應用于創新研究對社會公眾的價值為v,技術創新企業將創新補貼應用于其他項目對社會公眾造成的損失為l。中央政府有效監管會獲得政府公信力等無形收入b,放任企業騙補、地方政府寬松管理會造成公信力的喪失f3(b>f3)。中央政府考核地方政府監管工作的成本為c6,對地方政府監管和企業創新補貼的核查成功率為d(0≤d≤1)。

(三)博弈主體收益支付矩陣

技術創新企業獲得創新補貼可能將資金用于后續研發;也可能獲得補貼資格后將資金用于其他用途,不去承擔研發創新的風險。地方政府可能出于承擔自身職責的原因嚴格審核企業的創新補貼資格及后續用途;也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政績與創新企業合謀,方便企業的“騙補”行為。中央政府可能為了公眾的集體利益鼓勵企業創新行為,嚴格復核地方政府的審查結果;也可能由于監管、考核不到位逐漸放棄監管,不再激勵企業創新。因此,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有8種策略組合,其收益矩陣如表1所示。

(四)演化博弈模型構建與分析

博弈參與者都是有限理性的,他們可以通過不斷試錯以及漸進學習達到穩定均衡狀態。

根據技術創新企業混合策略收益支付矩陣,假設技術創新企業選擇“騙補”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x),選擇創新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1-x),如式(1)、(2)所示:

E(x)=yz(m-c2+a-c5-df1)+y(1-z)(m-c2+a-c5)+(1-y)z(m-c2+a-f1)+(1-y)(1-z)(m-c2+a-f1)(1)

E(1-x)=yz(i-c1+a)+y(1-z)(i-c1+a)+(1-y)z(i-c1+a)+(1-y)(1-z)(i-c1+a)(2)

設技術創新企業的平均期望收益U(x)如式(3)所示:

U(x)=xE(x)+(1-x)E(1-x)(3)

由此可得,科技創新企業選擇“騙補”策略的復制動態方程如式(4)所示:

F(x)=dxdt=x(Ux-Ex)=x(1-x)(yf1-yzdf1-yc5+m-c2-f1-i+c1)(4)

同理,假設地方政府選擇寬松審查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y),選擇嚴格審查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1-y);中央政府選擇激勵企業創新、考核地方政府監管工作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z),選擇不再提倡企業創新和地方政府創新監管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1-z),結果如式(5)—(8)所示。

E(y)=xz(c5-c4+df1-df2+(1-d)r-a)+x(1-z)(c5-c4-a)+(1-x)z(-c4-df2+(1-d)r-a)+(1-x)(1-z)(-c4-a)(5)

E(1-y)=xz(r-c3-a+f1)+x(1-z)(-c3-a+f1)+(1-x)z(r-c3-a)+(1-x)(1-z)(-c3-a)(6)

E(z)=xy(db+(1-d)f3-l-c6)+x(1-y)(b-l-c6)+(1-x)y(v+db+(1-d)f3-c6)+(1-x)(1-y)(v+b-c6)(7)

E(1-z)=xy(-l-f3)+x(1-y)(-l-f3)+(1-x)y(v-f3)+(1-x)(1-y)(v-f3)(8)

由此可得地方政府選擇寬松審查策略與中央政府選擇激勵企業創新、考核地方政府監管工作策略的復制動態方程如式(9)、(10)所示。

F(y)=dydt=y(Uy-Ey)=y(1-y)(xzdf1+xc5-zdf2-zdr-c4-xf1+c3)(9)

F(z)=dzdt=z(Uz-Ez)=z(1-z)(ydb-yb+yf3-ydf3+b-c6+f3)(10)

(五)博弈參與者的策略選擇

1.技術創新企業策略選擇

dF(x)dt=(1-2x)(yf1-yzdf1-yc5+m-c2-f1-i+c1)(11)

當F(x)=0,dF(x)dt<0時,x是演化穩定策略(ESS),對式(11)進行分析。

令F(x)=0,解得:x=0,x=1,z=yf1-yc5+m-c2-f1-i+c1ydf1。

(1)當z=yf1-yc5+m-c2-f1-i+c1ydf1時,F(x)≡0,dF(x)dx=0,此時無論技術創新企業選擇創新或“騙補”策略獲得的收益都是不變的,z取任何值均處于穩定狀態。

(2)當z≠yf1-yc5+m-c2-f1-i+c1ydf1時,令F1=yf1-yzdf1-yc5+m-c2-f1-i+c1,F1z<0恒成立,即F1為減函數。

當z>yf1-yc5+m-c2-f1-i+c1ydf1時,可得dF(x)dx|x=0<0,dF(x)dx|x=1>0,x=0為演化穩定點。這說明當中央政府的激勵強度偏高時,技術創新企業面臨更好的政治環境和社會資源,鼓勵創新是全社會的共同意志,但中央政府的重視程度會導致包括地方政府監管在內的審查更加嚴格。技術創新企業期望通過“騙補”行為得到額外收益的目的難以實現,反而會因政府嚴格監管損失正當途徑獲得的利潤。因此,技術創新企業會傾向于創新而不是“騙補”策略。

當z<yf1-yc5+m-c2-f1-i+c1ydf1時,可得dF(x)dx|x=0>0,dF(x)dx|x=1<0,x=1為演化穩定點。這說明當中央政府的激勵強度偏低時,社會對企業創新的扶持力度減弱。中央政府對創新成果的關注會降低,對地方政府創新績效的補貼不足。地方政府嚴格監管成本高,但預期收益達不到期望值。由于收益損失不對等,地方政府會放松相應的監管。因此,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策略的成功率增高。

2.地方政府策略選擇

dF(y)dt=(1-2y)(xzdf1+xc5-zdf2-zdr-c4-xf1+c3)(12)

當F(y)=0,dF(y)dt<0,y是演化穩定策略(ESS),對式(12)進行分析。

令F(y)=0,解得:y=0,y=1,x=zdf2+zdr+c4-c3zdf1+c5-f1。

(1)當x=zdf2+zdr+c4-c3zdf1+c5-f1時,F(y)≡0,dF(y)dy=0,此時無論地方政府選擇何種策略獲得的收益都是不變的,y取任何值均處于穩定狀態。

(2)當x≠zdf2+zdr+c4-c3zdf1+c5-f1,令F2=xzdf1+xc5-zdf2-zdr-c4-xf1+c3,F2x<0恒成立,即F2為減函數。

當x>zdf2+zdr+c4-c3zdf1+c5-f1時,可得dF(y)dy|y=0<0,dF(y)dy|y=1>0,y=0為演化穩定點。這說明當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的概率偏高時,地方政府為了獲得更大的政治收益,防止中央政府在再監管過程中發現地方政府存在審核不嚴格的現象受到政治處罰,會選擇加大監管力度。在這種情況下,出于逐利的目的,地方政府傾向于嚴格審查策略。

當x<zdf2+zdr+c4-c3zdf1+c5-f1時,可得dF(y)dy|y=0>0,dF(y)dy|y=1<0,y=1為演化穩定點。這說明當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的概率偏低時,地方政府無論是否嚴格審查技術創新企業的創新補貼資格和用途,企業都會選擇創新策略。在這種情況下,出于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地方政府會為節約監管成本減小監管力度,采用較為寬松的審核標準。

3.中央政府策略選擇

dF(z)dt=(1-2z)(ydb-yb+yf3-ydf3+b-c6+f3)(13)

當F(z)=0,dF(z)dt<0時,z是演化穩定策略(ESS),對公式(13)進行分析。

令F(z)=0,解得:z=0,z=1,y=c6-b-f3db-b+f3-df3。

(1)當y=c6-b-f3db-b+f3-df3時,F(z)≡0,dF(z)dz=0,此時無論中央政府選擇哪種策略獲得的收益都是不變的,z取任何值均處于穩定狀態。

(2)當y≠c6-b-f3db-b+f3-df3時,令F3=ydb-yb+yf3-ydf3+b-c6+f3,F3y<0恒成立,即F3為減函數。

當y>c6-b-f3db-b+f3-df3時,dF(z)dz|z=0<0,dF(z)dz|z=1>0,z=0為演化穩定點。當地方政府對企業創新的重視程度較低、監管較寬松時,如果企業“騙補”現象較嚴重,中央政府給予激勵政策,在某一方面會助長部分技術創新企業的騙補行為。由于中央政府的激勵和監管成本高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為了節約成本,不會選擇激勵創新策略。

當y<c6-b-f3db-b+f3-df3時,dF(z)dz|z=0>0,dF(z)dz|z=1<0,z=1為演化穩定點。這說明當地方政府重視企業創新、監管比較嚴格時,當地創新成果較多,中央政府的投入會得到更大的回報。此時中央政府會選擇在政策方面激勵企業創新,在監管方面嚴格審查地方政府的創新績效,達到鼓勵企業創新,為企業創新塑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激勵地方政府采用多項措施推動當地的創新工作開展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傾向于選擇激勵創新策略,再次審查地方政府的監管工作。

(六)演化博弈均衡點分析

本文構建的復制動態方程共有9個均衡點,分別為P1(0,0,0)、P2(0,0,1)、P3(0,1,0)、P4(1,0,0)、P5(0,1,1)、P6(1,0,1)、P7(1,1,0)、P8(1,1,1)、P9(x0,y0,z0)。其中,P9(x0,y0,z0)是方程組的Nash均衡解。

當z=0時,中央政府不再提倡企業創新和地方政府創新監管。此時中央政府不會獎懲地方政府的創新政績,無法得知地方政府是否嚴格審核技術創新企業獲得補貼的資格和用途。中央政府在實際博弈中缺位,不能履行相應的激勵和監管職能。因此,討論z=0這種情況并無實際意義。以下分析中央政府選擇激勵企業創新、監管地方政府行為策略的四種情況。

1分析P2(0,0,1),此時雅可比矩陣為:

m-c2-f1-i+c1000-df2-dr-c4+c3000-(b-c6+f3)

由參數定義可知,技術創新企業將創新補貼用于后續研發的期望收益大于將創新補貼用于其他用途(“騙補”策略)所能獲得的期望收益。地方政府嚴格審查的成本大于寬松審查的成本,未能嚴格執行中央政府創新激勵政策的各種損失大于企業提供的尋租收益,即i-c1+a>m-c2+a,c3>c4,b+f3-c6>0,所以當雅可比矩陣的三個特征值m-c2-f1-i+c1<0,-df2-dr-c4+c3<0,-(b-c6+f3)<0時,P2(0,0,1)為復制動態方程的均衡點,P2(0,0,1)使復制動態系統達到ESS。這種情況下技術創新企業會在博弈均衡中選擇創新策略,地方政府選擇嚴格審查策略,中央政府選擇激勵企業創新、考核地方政府監管工作的策略。

2.分析P5(0,1,1),此時雅可比矩陣為:

-df1-c5+m-c2-f1-i+c1000--df2-dr-c4+c3000-(-c6+db+f3-df3+f3)

由參數定義可知,地方政府對技術創新企業嚴格審查的成本大于寬松審查的成本,嚴格執行中央政府創新激勵政策所獲得的額外收益大于未能嚴格執行中央政府創新激勵政策的損失,即c3>c4,f2<r。所以雅可比矩陣三個特征值中存在--df2-dr-c4+c3>0,故P5(0,1,1)不是復制動態方程的均衡點,P5(0,1,1)不能使復制動態系統達到ESS。

3.分析P6(1,0,1),此時雅可比矩陣為:

-(m-c2-f1-i+c1)000df1+c5-dr-df2-c4+c3-f1000-(b-c6+f3)

由參數定義可知,企業將創新補貼用于后續研發的期望收益大于將創新補貼用于其他用途(“騙補”策略)獲得的期望收益,即i-c1+a>m-c2+a,f1>0,所以雅可比矩陣三個特征值中存在特征值-(m-c2-f1-i+c1)>0,故P6(1,0,1)不是復制動態方程的均衡點,P6(1,0,1)不能使復制動態系統達到ESS。

4.分析P8(1,1,1),此時雅可比矩陣為:

-(-df1-c5+m-c2-i+c1)000-(df1+c5-dr-df2-c4+c3-f1)000-(-c6+db+f3-df3+f3)

由參數定義可知,技術創新企業將創新補貼用于后續研發的期望收益大于將創新補貼用于其他用途(“騙補”策略)獲得的期望收益,“騙補”需繳納的罰款和尋租成本均大于0,即i-c1+a>m-c2+a,f1>0,c5>0。所以雅可比矩陣三個特征值中存在-(-df1-c5+m-c2-i+c1)>0,故P8(1,1,1)不是復制動態方程的均衡點,P8(1,1,1)不能使復制動態系統達到ESS。

三、數值仿真

(一)三方博弈演化均衡策略仿真

為更加直觀地分析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博弈演化穩定策略的變化,根據所得的復制動態方程及規定的參數范圍和約束條件,本文運用MATLABR2017a模擬博弈參與者相關策略的演化,實現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演化過程的數值仿真。由上文分析可知,P2(0,0,1)是唯一使創新補貼“內卷”博弈模型達到ESS的均衡點。本文仿真分析主要針對(0,0,1)這一情況賦值,表2為相關參數的初始值。

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策略演化趨勢如圖2和圖3所示。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的概率最終趨近于0,在足夠長的時間后技術創新企業會選擇將政府創新補貼用于后續研發而不是其他用途。地方政府寬松審查的概率同樣趨近于0,地方政府在一段時間后將嚴格審查獲得政府補貼的技術創新企業的相關資格,監管企業獲得補貼的后續使用情況。中央政府選擇激勵企業創新、對地方政府工作進行再審核的概率趨近于1,中央政府傾向于鼓勵創新、嚴格考核地方政府監管工作的策略。

圖2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策略圖3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策略

演化圖(三維)演化圖(二維)

固定技術創新企業選擇“騙補”策略的概率x,隨機選取四組y、z的值。如圖4所示,地方政府審核越嚴格,中央政府激勵創新力度越強、對地方政府審核工作的監管力度越大,技術創新企業越傾向于將創新補貼投入到后續研發的過程中,企業選擇“騙補”策略的概率越趨近于0。反之,如圖5所示,當地方政府審核標準越寬松,中央政府激勵創新力度越弱、對地方政府審核工作的監管強度越小,技術創新企業越傾向于將創新補貼投入到其他用途,企業選擇“騙補”策略的概率越趨近于1。

固定地方政府選擇寬松審核策略的概率y,隨機選取四組x、z的值。地方政府的策略選取會隨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的概率和中央政府激勵企業創新、監管地方政府審核工作強度的不同發生改變。如圖6所示,當技術創新企業選擇將補貼用于研發,中央政府鼓勵社會創新、對地方政府監管強度越大,地方政府越傾向于嚴格審查,選擇寬松審查策略的概率越趨近于0。反之,如圖7所示,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程度高,中央政府激勵創新力度較低、對地方政府審核工作的監管力度小,地方政府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節約成本、獲得企業尋租的多種目的,更傾向于選擇寬松審核的策略,y趨近于1。

圖4技術創新企業創新策略選擇仿真圖5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策略選擇仿真

圖6地方政府嚴格審查策略選擇仿真圖7地方政府寬松審查策略選擇仿真

固定中央政府選擇激勵創新、嚴格監管地方政府審核工作策略的概率z,隨機選取四組x、y的值。中央政府的策略選擇會隨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的概率和地方政府審核的嚴格程度不同發生改變。如圖8所示,技術創新企業“騙補”程度高,地方政府監管嚴格,為節約成本,中央政府不再傾向于激勵社會創新、嚴格監管地方政府審核工作這一策略,z趨近于0。反之,如圖9所示,當技術創新企業選擇將補貼用于后續研發,地方政府監管較為寬松,為了實現社會公眾利益的最大化,中央政府傾向于激勵創新、嚴格監管地方政府是否出現違規操作,選擇激勵創新、嚴格監管地方政府審核工作這一策略的概率趨近于1。

(二)影響因素仿真分析

本文通過數據仿真,分析了中央政府核查成功率,中央政府激勵、監管成本以及地方政府嚴格審查成本這三個因素影響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策略選擇的作用機制。

1.中央政府核查成功率d

固定其他參數不變,中央政府核查成功率d分別取值005、015、035、055、075,分析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策略選擇演變情況。相較技術創新企業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對d的變化更敏感,如圖10所示。當d為005或015時,中央政府核查成功率過低,不能對地方政府實行有效監管。地方政府更傾向于選擇與相關企業合謀得到企業的尋租收益。中央政府無法發現其與企業的合謀行為,地方政府可以借此獲得中央政府的政策資源傾斜、官員升遷獎勵等,得到“雙收益”。隨著中央政府核查成功率增加,地方政府更傾向于嚴格審查策略。

2.中央政府鼓勵創新、嚴格監管地方政府審核工作的成本c6

圖8中央政府不創新激勵策略選擇仿真圖9中央政府創新激勵策略選擇仿真

圖10中央政府核查成功率對地方政府策略圖11中央政府鼓勵創新、嚴格監管成本對

選擇影響中央政府策略選擇影響

固定其他參數不變,中央政府鼓勵創新、嚴格監管地方政府審核工作的成本c6分別取值0、4、8、12、16,分析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策略演變情況。技術創新企業對c6的變化不敏感,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策略選擇隨c6的變化如圖11和圖12所示。當c6為0或4時,由于激勵、監管成本較低,中央政府傾向于支出這部分資金實現對地方政府和技術創新企業的有效監管。中央政府嚴格監管可以提高地方政府謹慎審核的積極性,地方政府傾向于選擇嚴格審查策略。當c6為8、12、16時,隨著激勵、監管成本增加逐漸超過中央政府的財政資金負荷,中央政府不再提倡企業創新和地方政府創新監管,地方政府嚴格審核積極性受到遏制,傾向于寬松審查策略。

3.地方政府嚴格審查成本c3

固定其他參數不變,地方政府嚴格審查成本c3分別取值1、3、5、7、9,分析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策略演變情況。對c3取不同數值,相較技術創新企業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策略選擇隨c3的變化如圖13所示。當c3為1、3或5時,由于審查成本處于較低水平,地方政府選擇嚴格審查的積極性高,地方政府可以在成本極低的情況下換取嚴格執行中央政府政策的額外收益。因此,地方政府愿意支出這部分資金對技術創新企業補貼申請與用途進行嚴格監管。當c3為7或9時,隨著地方政府選擇嚴格審查策略的成本增加,財政支出超過地方政府的資金負荷,地方政府審核積極性受到遏制,傾向于選擇寬松審查策略。

圖12中央政府鼓勵創新、嚴格監管成本對圖13地方政府選擇嚴格審查成本對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策略選擇影響策略選擇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由于政府自身職能、定位不同,本文將其劃分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兩個主體。本文構建了技術創新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個參與主體的演化博弈模型,動態分析博弈參與者做出決策的過程以及影響其決策的因素。每一個博弈主體做出決策都是出于逐利的目的,演化博弈得到的均衡點是使這三方參與者利益最大化的最優策略。

在假定的條件下,存在唯一的均衡穩定策略(0,0,1)。技術創新企業選擇將得到的創新補貼用于后續研發;地方政府對企業創新補貼的用途持續追蹤監管、嚴格審查,避免產生“策略性創新”的現象;中央政府在社會環境中鼓勵企業創新并加強對地方政府發放補貼、后續審查等行為的監管。三個博弈主體之間的策略選擇相互影響,均衡穩定策略(0,0,1)是三方參與主體能夠達到“三贏”的最優策略。

在政府層面,政府自身定位的不同決定了選擇策略的差異[18]。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雖然同樣追求利益最大化,但其代表的利益群體不同造成策略選擇的差異。中央政府核查成功率,中央政府鼓勵創新、嚴格監管成本,地方政府審查成本等都是影響博弈參與者決策的重要因素。

騙取政府補貼,企業不僅需要支付被政府監管部門發現的罰款,還要承擔社會聲譽的隱形損失。但在當前創新環境下,創新具有極大不確定性,企業可能出于期望獲得創新補貼又要規避創新風險的雙重目的騙取補貼后將之用于其他用途。“騙補”是企業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19],創新的特點之一是各參與方之間信息高度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加劇了政企分裂,提高了政府監管難度。政府需要思考如何解決政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創新補貼配置及利用效率,避免陷入補貼“內卷”困境。

基于以上關于創新補貼“內卷”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設計完善的政企外部契約

建立政企目標一致的信息溝通機制,擴寬政企溝通渠道。由于政府不能時刻監督企業創新補貼的用途,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弱勢地位。為了避免申請創新補貼的企業損害政府的利益,需要設計一種既能達到政府的創新需求,又能滿足企業收益需求的契約。

政府構建合理的創新補貼審核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在創新過程中遇到的不確定性風險,糾正研發活動的外部性特征[20]。合理量化企業創新成果,完善創新補貼申請、審核、分配細則,由“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不能僅以專利等形式評價創新成果,需要綜合考慮技術創新企業研發的實際意義、科研難度等多方面因素。明確透明的申請、審核、分配細則可減少地方政府的投機心理,從專業的角度避免評審專家過強的主觀能動性。嚴格落實謹慎性原則,保證審核結果反映創新的真實價值和公允評價。政府制度設置既要保證打開創新的“黑匣子”,同時要合理限制審核人員的自由裁量權[21],實現“補貼公平”。

在政企契約中,政府要設立相關部門定期監管審查企業利用創新補貼的用途和效率,獎懲分明。地方政府要加大對企業“騙補”的懲罰力度,提升規制效力。只有讓企業對懲罰望而生畏,才能減少當前國內的“創新泡沫”,避免部分企業騙取創新補貼。現行法律法規對企業騙取政府補貼行為的懲處力度遠遠達不到禁止“策略性創新”的目的。地方政府需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提高企業的創新積極性,要求技術創新企業定期匯報補貼使用情況,激發技術創新企業的自我約束能力。

在政府與企業之間引入第三方監管主體,通過社會輿論、同行業競爭者、風險投資機構[22]關注等方式規制獲得政府創新補貼企業的行為,降低政府監管難度。Kent和Taylor[23]認為社交媒體和輿論監督可以督促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因此,政府應該創新補貼監管共治模式[24],引入第三方參與政府的監管過程。由于政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相較政府,技術創新企業的競爭者等第三方可能更了解行業的發展狀況。在現有監管體系中引入第三方監管,可以彌補政府在信息方面的劣勢。政府要保護第三方監管者的隱私信息安全,鼓勵知情者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但政府同樣要規范第三方監管者的行為,致力于良好競爭秩序的維護,優化創新生態系統,防止出現惡意舉報等不正當競爭現象。

2.建立完善的中央、地方政府內部契約

核查成本是影響兩方政府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避免中央、地方政府內部信息不對稱同樣可以降低政府核查成本。“央地”政府之間信息透明度越高,監管難度越低,監管成功率越高。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監管審查時,要精簡核查流程,減少不必要環節。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會選擇期望收益更多的策略,資源約束情況下監管成本越低,政府越傾向于選擇嚴格審查策略。

在“央地政府”契約中,應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機制,避免政績考核出現短視問題。中央政府在各地設立專門的監管審核團隊,審核人員采取輪崗制,減少與地方政府、企業的關聯程度。地方考核指標作為中央政府激勵地方官員嚴格執行國家戰略的政策工具,應與時俱進,不斷解決暴露的問題。地方官員期望在任期內得到較高的創新績效,但創新耗時長、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此,一旦中央政府監管缺位,地方政府之間的“晉升錦標賽”會導致“政企合謀”的短視行為。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應設立追溯期,不能局限于當期政績,建立追責機制。對官員任期后審查出的“政企合謀”問題,中央政府應加大處罰力度。

同時,完善激勵機制,使“央地”政府均能以獲得正效應為目的達成一致性目標,減少地方政府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加大中央對地方的創新政策激勵,對創新成果突出的地方政府給予若干政策優惠和官員晉升獎勵。

參考文獻:

[1]Chemmanur,T.J.,Loutskina,E.,Tian,X.CorporateVentureCapital,ValueCreation,andInnovation[J].ReviewofFinancialStudies,2014,27(8):2434-2473.

[2]方磊,趙紫劍.財政補貼政策對區域技術創新的門檻效應研究[J].經濟問題,2020(9):54-61.

[3]MinfordL,MeenaghD.TestingaModelofUKgrowth:AroleforR&Dsubsidies[J].EconomicModelling,2019,82:152-167.

[4]郭玥.政府創新補助的信號傳遞機制與企業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18(9):98-116.

[5]Kleer,R.GovernmentR&DSubsidiesasaSignalforPrivateInvestors[J].ResearchPolicy,2010,39(10):1361-1374.

[6]WuR,LiuZ,MaC,etal.EffectofGovernmentR&DSubsidiesonFirms′InnovationinChina[J].AsianJournalofTechnologyInnovation,2020,28(1):42-59.

[7]楊解君,楊高臣.打造從政策到法律的補貼制度升級版——以新能源汽車騙補為切入點[J].江西社會科學,2017,37(5):187-194.

[8]Liefner,I.,Kroll,H.,Peighambari,A.Research-drivenorParty-promoted?FactorsAffectingPatentApplicationsofPrivat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China′sPearlRiverDelta[J].ScienceandPublicPolicy,2016,43(6):849-858.

[9]苑澤明,史方,金宇.政府創新補助的激勵扭曲效應——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研發操縱行為的檢驗[J].軟科學,2020,34(2):39-43,58.

[10]林愛梅,竇海林.地方政績訴求、政府研發補貼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1,38(13):72-81.

[11]甄麗明,羅黨論.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粗放型創新:激勵效應與選擇效應[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4):18-24.

[12]王薇.企業環境責任與政府補助——基于尋租視角的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20(11):100-108.

[13]江詩松,何文龍,路江涌.創新作為一種政治戰略:轉型經濟情境中的企業象征性創新[J].南開管理評論,2019,22(2):104-113.

[14]黎文靖,鄭曼妮.實質性創新還是策略性創新?———宏觀產業政策對微觀企業創新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6,(4):60-73.

[15]張彥博,段天然,陳陽陽.基于雙重委托代理的企業綠色技術應用道德風險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20,39(5):83-90.

[16]王曦,楊博旭.政府補貼對軟件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J/OL].[2021-03-05].科學學研究:1-27.

[17]李軍強,任浩,甄杰.基于隨機演化博弈的企業研發操縱多重監管路徑研究[J/OL].[2020-07-02].中國管理科學:1-15.

[18]馬艷紅,趙秋紅,吳成鋒.資源有限及利益相關影響下的安全監管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評論,2020,32(12):273-282.

[19]朱紅軍,王迪,李挺.真實盈余管理動機下的研發投資決策后果——基于創新和稅收的分析視角[J].南開管理評論,2016,19(4):36-48,86.

[20]劉鈞霆,曲麗娜.政府補貼、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與企業創新——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證據[J].商業研究,2020(3):20-28.

[21]董竹,張欣.超額商譽對企業創新的影響研究[J/OL].[2021-04-16].南開管理評論:1-25.

[22]楊昀,滕向陽,冉渝.風險投資對政府補貼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激勵有效性影響[J].統計與決策,2019,35(13):170-173.

[23]Kent,M.L.,Taylor,M.FromHomoEconomicstoHomoDialogical:RethinkingSocialMediaUseinCSRCommunication[J].PublicRelationsReview,2016(3):60-67.

[24]晚春東,秦志兵,丁志剛.消費替代、政府監管與食品質量安全風險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7(1):59-69.

AStudyonTheDilemmaofGovernmentInnovationSubsidies“in-rolling”

BasedonDualPrincipal-agentTheory

HOUGui-sheng1,SHENQi1,SONGYu-xin2

1.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Qingdao266590,

China;2.SchoolofMathematicsandStatistics,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SydneyNSW2052Australia)

Abstract:Inrecentyears,innovationsubsidieshavebecome“involuted”.Howtoimprovetheefficiencyofinnovationsubsidies,andhowtoshatterthecurrent“innovationbubble”requiresthejointparticipationoftechnologyinnovationenterprises,localgovernments,andthecentralgovernment.Basedonthedualprincipal-agenttheory,thisstudybuildsanevolutionarygamemodelamongtechnologyinnovationenterprises,localgovernmentsandthecentralgovernmenttoexplorethe“three-win”equilibriumamonggameplayers.Itisfoundthat:thebehavioroftechnologyinnovationenterprises,localgovernmentsandcentralgovernmentsaffecteachother.Thesuccessrateofverificationandthecostofregulationaresignificantfactorsinfluencingthechoiceofstrategiesofcentralandlocalgovernments.Andreasonablegovernment-enterprisecontractandcentral-localcontractcouldpromotethefairnessofsubsidies;thedifferentpositioningofthegovernmentitselfdeterminesthedifferenceinthechoiceofstrategies.Andreducingtheinformationasymmetry,innovatingthecogovernancemodeofsubsidysupervision,andchangingtheevaluationofpatentvaluefrom“resultoriented”to“processoriented”canreducethe“fraudcompensation”behavior.

Keywords:innovationsubsidies;fraudulentsubsidies;dualprincipal-agent;localgovernment;centralgovernment

(責任編輯:周正)

猜你喜歡
策略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求初相φ的常見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在线色综合|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看a级毛片| 91网在线| 在线免费看片a|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在线|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亚洲91精品视频|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狠狠v日韩v欧美v|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午夜天|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美女亚洲一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自拍|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在线第一页|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小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91爱| 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人视频|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热|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在线国产91|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男人的天堂|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aaa视频|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天堂区|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网久久综合| 狠狠亚洲五月天|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极品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天天躁狠狠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