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淼
(作者系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
重慶市第六次黨代會強調,深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不斷壯大實體經濟。制造業是重慶經濟發展的家底,實體經濟是構筑重慶發展優勢的根基。因此,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是重慶面對新使命新任務必須落實的重要舉措之一。重慶深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不斷壯大實體經濟,應緊扣“一個體系、兩個融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并有效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
現代產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構成之一。構建好現代產業體系,直接關系到實體經濟是否真正貼近實際、體現實效,是否真正夯實經濟發展之基。重慶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方面,要促進重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創新引領,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實體經濟的傳統產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杠桿培育實體經濟新動能;另一方面,要促進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在這兩方面的共同發力下,不斷推動重慶的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進一步促進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力軍”,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重慶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步伐,打造形成產業發展體系健全、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技術創新能力突出、數據資源要素富集的數字產業發展格局,并不斷向萬億級數字產業集群邁進。在此基礎上,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把重慶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高地。同時,本次黨代會指出,優化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這為重慶更主動地適應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更好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向互嵌、深度融合,不斷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是重慶推動產業升級和壯大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進一步推動重慶的先進制造業向服務環節延伸,鼓勵引導相關企業圍繞電子信息、汽摩、裝備制造等優勢領域,探索智能工廠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柔性化定制、共享生產平臺建設;另一方面,進一步推動重慶的現代服務業向制造環節延伸,壯大現代會展、商貿物流、研發設計、軟件信息等服務業,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鼓勵本土電商、研發、設計、文旅等現代服務企業主動對接先進制造業,發展服務衍生制造。在此基礎上,提升重點行業和領域代表性企業的全產業鏈號召力,引導它們先行探索、有序競爭和深度融合,不斷為重慶提供差異化的“兩業融合”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