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陳丹妮 王麗君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五醫院 麻醉科 四川雅安 625000)
膽囊結石是指膽道系統內形成結石,包含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屬于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為微創外科的成熟技術,具有微創、療效好及恢復快優勢,但手術對護理配合提出較高的要求,而且患者存在個性化差異問題,很容易因為心理問題、耐受力等影響手術效果,即要求護理工作能夠依據患者個性化差異展開,確保充分發揮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優勢[2]。常規護理干預雖然依據手術室規范配合醫師完成治療,但未能考慮患者的實際需求,護理流程死板,影響手術效果。優質護理干預則重視全程各個環節的優化,滿足患者身心舒適度需求,主動防范可能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提高護理質量[3]。為此,本次研究對膽囊結石患者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護理配合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進行了探討,如下。
選擇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醫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102 例作為研究對象,均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隨機數字抽簽分為2 組各51 例。對照組男性35 例,女性16 例,年齡38 歲~65 歲,平均(48.45±3.84)歲,病程0.5 年~4 年,平均(2.46±0.42)年,結石直徑6 毫米~18 毫米,平均(11.02±1.33)毫米;觀察組男性33 例,女性18 例,年齡38 歲~66歲,平均(48.62±3.82)歲,病程0.5 年~4 年,平均(2.53±0.40)年,結石直徑5 毫米~18 毫米,平均(11.09±1.31)毫米。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CT 觀察到膽囊腔內結石,符合《急性膽道系統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指南》[4]相關標準。患者知情同意,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基礎疾病及心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合并其他系統疾病及手術禁忌證患者;膽囊與周圍組織嚴重炎性粘連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1.2.1 對照組。展開常規護理干預,包含術前指導及準備,常規完善術前檢查,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配合醫師完成手術,及時處理突發異常及并發癥。
1.2.2 觀察組。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如下:(1)組建優質護理小組,將護士長、主管護師、護理人員組成優質護理小組,接受優質護理的培訓和專科護理培訓;護理中簡化護理文件書寫,巡視病房及時,夯實基礎護理,對各個環節進行細化和量化,提高護理效率,并按照分級護理標準及護理服務項目展開護理,保證護理質量。同時重視護患關系的建立,提高護理滿意度。(2)手術準備。充分核對手術所需物品,如光源、監視器、二氧化碳鋼瓶、電刀等,做好消毒處理;常規備皮,術前禁食禁飲8小時~10小時,配合麻醉師準備好麻醉藥物,對手術室全面消毒,調節室溫22℃~24℃,濕度40%~60%。術前10 分鐘上臺組裝器械,核查器械的性能,確保窺鏡、密封閥、內壁、套管封帽處等無污垢。(3)心理準備。圍手術期全程展開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入室后關注患者的神色變化及情緒狀態,給予其鼓勵和安撫,指導其掌握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盡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確保患者以穩定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4)術中護理。告知其術中全身麻醉,不會出現不適感,協助其擺好適宜的體位,將頭部抬高10°~20°,右側傾斜20°,容易顯露膽囊,注意隱私的保護,并進行固定;術中依據醫生要求調節氣腹壓力,準確傳遞器械,傳遞時注意動作輕柔,避免碰撞手術器械,保護鏡頭。若術中出現視野不清、鏡頭模糊,采用碘伏棉球擦拭腔鏡鏡頭。調節室溫、燈光,及時取出殘留組織碎片;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血液動力學,若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術后嚴格按照“六查十二對”制度,核對器械[5]。(5)并發癥預防。患者因氣腹壓力、麻醉藥物等導致惡心嘔吐,通過調整體位、減少口咽部刺激等預防,若嘔吐需及時清理。術后注意口腔衛生,觀察切口是否滲血滲液,及時更換敷料,預防感染。
(1)記錄兩組術后恢復情況:肛門排氣時間、疼痛緩解時間、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術后3d 結合舒適狀況量表(GCQ)評價圍手術期舒適度,共28 個條目,4 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舒適度越高。(2)觀察術后并發癥情況,包含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脹、消化不良、出血等。(3)評價兩組護理滿意度,結合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從儀表、服務態度、手術指導、環境、心理支持、技術操作等方面評價,總分100 分,依據分數劃分為非常滿意(≥90 分)、滿意(80-89 分)、一般滿意(60-79分)和不滿意(<60 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滿意例+一般滿意例)/總例數×100%。
使用SPSS 22.0 版本軟件進行此研究,計量資料以t 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以X2表示,檢驗用[n(%)]表示,P<0.05 時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分析表1 可知,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疼痛緩解時間、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GCQ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 肛門排氣時間(h) 疼痛緩解時間(h) 進食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d) 住院時間(d) GCQ 評分(分)觀察組 51 19.12±4.14 12.03±2.45 24.79±5.24 15.11±2.05 3.22±0.42 92.26±6.62對照組 51 22.61±4.75 18.75±4.92 3.955 9.834 30.11±6.34 23.05±4.09 5.25±0.57 82.52±5.79 t -- 4.619 12.394 20.475 7.90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分析表2 可知,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率5.88%顯著低于對照組21.57%(P<0.05)。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率比較[n(%)]
分析表3 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8%顯著高于對照組80.39%(P<0.05)。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臨床認為引發膽囊結石的病因較多,即任何可能導致膽汁成分改變或膽道梗阻的因素均為病因,形成結石后一般無明顯癥狀,可表現為反復右上腹隱隱作痛,若未能及時有效治療,可進展為梗阻性膽管炎,尤其有癥狀患者應盡快行手術治療。為確保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順利展開,術后快速恢復,圍手術期需落實高質量、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如優質護理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恢復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率5.88%顯著低于對照組,GCQ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優質護理干預可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速度,盡早減輕疼痛,盡早進食及下床活動,預防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與崔京慧[6]結果“全程優質護理組的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相近。究其原因,認為優質護理干預更符合患者圍手術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優質護理以“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為宗旨,主張全面評估患者的個性化特征及護理需求,制定舒適、優質的護理服務,如重視術前核對及患者個性化評估,依據手術通知單全面了解患者的臨床資料,核對檢查項目、既往史、藥敏史等,明確術中及術后注意事項。護理中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詢問其對疾病、手術等了解情況,針對性糾正其錯誤認知,告知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優勢,促使其認識到微創手術仍需要麻醉、侵入性操作,以穩定的心態應對手術各項操作,而且利于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8%顯著高于對照組80.39%,證實優質護理干預符合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滿意度高。優質護理不僅體現在高質量、高標準和高效率,還體現在提高舒適度、減輕消除患者的身心痛苦和促進康復這幾個方面上。
綜上所述,膽囊結石患者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期間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恢復時間,提高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