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磊,胥 蕾,楊海明,符臻鳴,張 航,王 健
(1.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揚州 225009;2.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泰州 225317)
飼料成本占整個畜禽養殖過程中總成本的65%~70%[1-2],當前飼料中粗蛋白質原料主要以豆粕為主,隨著蛋白質原料資源短缺、價格上漲及人畜爭糧等矛盾的爆發,嚴重威脅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合理利用飼料資源,尋找優質、價格低廉的蛋白質飼料原料變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是當前家禽飼料與營養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3]。
菜籽粕作為一種潛在的可替代豆粕的優質蛋白質原料,具有多種明顯優勢。首先,中國菜籽粕產量豐富,占世界總油菜籽產量的30%左右,位居世界第一[4]。其次,菜籽粕價格僅為豆粕價格的60%左右,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這一優勢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飼料成本,還可以緩解豆粕資源短缺的問題[5]。此外,菜籽粕營養豐富、粗蛋白質含量可達32%~40%,氨基酸組成較為平衡[6-7],同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具有替代部分豆粕作為蛋白質飼料的潛質,在畜牧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8-12]。
近些年,有關菜籽粕養分利用率的研究在雞、鴨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張嬋娟等[13]利用真代謝能法測定12種不同來源菜籽粕的肉雞表觀代謝能(AME)為7.62~9.426 MJ/kg;于爽等[14]利用真代謝能結合套算法測定25種不同來源菜籽粕的青年公鴨AME為8.28~12.51 MJ/kg,其變異系數(CV)高達17.87%。但菜籽粕在鵝上的利用卻鮮有報道。當前鵝生產中制定飼料配方時多參考雞、鴨的營養需求,但鵝作為草食性水禽,其特殊的消化生理和營養需求與其他家禽有著較大差異[15],因此很有必要構建鵝特有的飼料數據庫。本試驗以江南白鵝為試驗動物,以1種國外進口和江蘇省3個產地的菜籽粕為試驗材料,旨在評價不同來源菜籽粕的營養價值,為鵝菜籽粕代謝能及其養分利用率提供數據參考。
試驗用4種菜籽粕購于江蘇省不同地區,其中菜籽粕Ⅰ為加拿大進口油菜籽榨油而成,產地為江蘇省蘇州市,黃褐色顆粒;菜籽粕Ⅱ為江蘇省蘇州市本地油菜籽榨油而成,黃褐色顆粒;菜籽粕Ⅲ為江蘇省宿遷市本地油菜籽榨油而成,褐色顆粒;菜籽粕Ⅳ為江蘇省鹽城市本地油菜籽榨油而成,深褐色,圓柱狀。所有菜籽粕加工方式均為預壓浸出式,均為同一季度生產。
選擇健康、體重(4.25 kg±0.31 kg)接近的200日齡成年種公鵝30只,隨機分為5組(試驗Ⅰ、Ⅱ、Ⅲ、Ⅳ和Ⅴ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1只鵝,分別單獨飼養于不銹鋼代謝籠中。試驗正式開始時,試驗Ⅴ組強飼基礎飼糧80 g,試驗Ⅰ、Ⅱ、Ⅲ、Ⅳ組強飼80 g含菜籽粕飼糧(分別由30%待測菜籽粕+70%基礎飼糧組成)。試驗前第20天對鵝進行免疫、驅蟲,對試驗場地進行消毒處理,確保室內飼養溫度和光照時間等環境條件相一致。非正試期均自由采食和飲水?;A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代謝試驗參照Sibbald[16]真代謝能法,并結合強飼法進行,具體操作參照張航[17]方法。預飼期為7 d,飼喂試驗飼糧。預飼結束后,試驗鵝禁食24 h以排空消化道內容物,然后對各組鵝稱重,使用強飼器準確強飼試驗飼糧80 g,并記錄采食時間。使用干凈糞盤收集24 h內排泄物,之后換糞盤再次收集24 h內排泄物用于內源損耗測定。將新鮮排泄物中羽毛等雜質剔除后添加10%鹽酸固氮,于-20 ℃保存。
1.4.1 測定指標 將新鮮排泄物于65 ℃烘干至恒重,室溫自然回潮24 h后稱重,記作風干排泄物總量,粉碎后過40目篩裝入自封袋保存。測定飼糧、糞樣中常規養分含量:總能(GE)選用全自動氧彈測熱儀(PARR-6100)測定;干物質(DM)采用干燥法(105 ℃)于電熱鼓風干燥箱(DHG-9203A,上海繼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測定;粗蛋白質(CP)以凱氏定氮儀(FoodALYT公司)測定;粗纖維(CF)、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采用F57纖維濾袋于半自動纖維分析儀(ANKOM A200i,Ankom公司)測定;粗脂肪(EE)采用索氏抽提法于脂肪測定儀(FoodALYT RD40,FoodALYT公司)測定;水分、鈣(Ca)、總磷(TP)含量參考陳桂銀等[18]方法測定。
1.4.2 計算公式 養分利用率計算公式如下:
表觀代謝能(AME,MJ/kg)=(攝入飼糧總能-排泄物總能)/攝入飼糧總量
真代謝能(TME,MJ/kg)=(攝入飼糧總能-排泄物總能+內源排泄物總能)/攝入飼糧總量
營養物質真利用率(%)=(攝入營養物質總量-排泄營養物質總量+營養物質內源損耗量)/攝入營養物質總量×100%
營養物質表觀利用率(%)=(攝入營養物質總量-排泄營養物質總量)/攝入營養物質總量×100%
替代法計算公式:飼糧營養物質利用率(b1)=a11X1+a12X2
式中,X1,基礎飼糧的營養物質利用率;X2,飼料原料(即菜籽粕)的營養物質利用率;a11和a12分別為基礎飼糧和飼料原料占測定飼糧的比例。
采用SPSS 20.0軟件中One-Way ANOVA進行方差分析,考察成年種公鵝對不同地區菜籽粕的代謝能及營養物質利用率是否有差異,差異顯著時采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以P<0.05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由表2可知,4種菜籽粕中DM、GE、CP、EE、Ash、NDF、ADF、Ca和TP含量的變化范圍分別是88.53%~89.30%、16.46~18.19 MJ/kg、40.39%~43.73%、1.40%~2.94%、7.22%~8.47%、28.85%~43.25%、17.85%~25.06%、0.77%~0.96%和1.03%~1.14%,以試驗Ⅰ組的CP含量最高,EE、NDF和ADF含量最低。

表2 不同產區菜籽粕的總能及營養物質的含量(風干基礎)
由表3可知,除Ca、TP外的其他主要營養物質利用率均存在顯著的組間差異(P<0.05)。添加30%菜籽粕的試驗飼糧代謝能值均低于基礎飼糧(P<0.05),以試驗Ⅱ和Ⅳ組的真代謝能最高,均為11.14MJ/kg。

表3 飼糧代謝能和主要營養物質利用率
由表4可知,鵝對4組菜籽粕GE利用率和代謝能均存在顯著的組間差異(P<0.05)。4組菜籽粕的GE利用率在63.25%~73.40%,平均值為67.76%,AME和TME范圍分別為10.95~13.02和11.74~13.80 MJ/kg,平均值分別為12.26和13.05 MJ/kg。試驗Ⅰ組GE利用率顯著高于其他3組菜籽粕(P<0.05),試驗Ⅰ和Ⅳ組AME和TME差異不顯著(P>0.05),但均顯著高于試驗Ⅱ、Ⅲ組(P<0.05)。

表4 菜籽粕代謝能及總能利用率
由表5可知,鵝對菜籽粕CP真利用率平均值為44.84%;對DM、EE、Ash、ADF、NDF、Ca和TP的表觀利用率平均值分別為70.71%、76.48%、38.07%、43.31%、51.67%、46.09%和48.99%,其中CP、DM和NDF利用率均存在顯著的組間差異(P<0.05)。

表5 菜籽粕主要營養成分利用率
本研究對1種加拿大進口及江蘇3個產地的菜籽粕進行了養分分析比較。結果表明不同產地菜籽粕之間EE、NDF和ADF含量差異相對較大,其他養分含量差異較小。本試驗所得菜籽粕的養分含量均在近年來國內外文獻所報道范圍內[14,19-20]。本試驗中以試驗Ⅰ組菜籽粕CP含量最高,含量為43.73%。金素雅等[21]將進口加拿大油菜籽加工制成菜籽粕,測得其CP含量為37.89%,低于本試驗Ⅰ組CP含量。于爽等[14]對中國多個省份共25種菜籽粕進行了常規養分分析,得出菜籽粕中GE含量為16.48~20.04 MJ/kg,平均值為17.91 MJ/kg,略高于本試驗平均值。此外,本試驗所測菜籽粕的DM、EE、Ash、ADF和TP含量均與《中國飼料成分與營養價值表》(2020年第31版)[22]中菜籽粕營養成分接近;但本試驗測得CP、NDF和Ca含量略高于該表中菜籽粕對應營養成分含量,菜籽粕的營養價值差異波動較大,其原因可能是菜籽粕的產地、品種、加工工藝、種植環境和殘油含量等因素存在差異。因此在生產應用中要對所選用菜籽粕原料進行測定后并結合《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2020年第31版)進行配方設置,合理利用飼料原料,避免資源過度浪費。
本代謝試驗采用套算法結合強飼法進行,此種方法能夠有效避免鵝出現挑食和采食不穩定等現象,具有操作簡單、飼喂量精準及結果重演性好等優點,能夠提高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精準計算出所測菜籽粕的營養物質利用率[23]。飼料中能量是評定畜禽飼料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但飼料中GE不能全部被利用,因此當前評估家禽可利用能量仍以代謝能為主。Woyengo[24]等研究發現,菜籽粕在肉雞上的AME偏低,可能是由于菜籽粕中的高硫苷和纖維含量而影響吸收。于爽等[14]評定了25種不同來源菜籽粕對肉鴨的代謝能值,得出AME和TME的平均值分別為10.21、10.96 MJ/kg,與之相比較,本試驗鵝代謝能值偏高,其原因可能是鵝作為草食性家禽,具有耐粗飼的特性,其強有力的肌胃能夠快速崩解植物細胞壁,同時鵝盲腸和大腸內微生物可分泌消化纖維素酶,對降解纖維組分起到關鍵作用[25],因此,鵝能夠更好地利用菜籽粕中的能量和纖維。武安泉等[26]研究鵝和雞對不同飼料原料代謝能值,比較分析得出,飼喂低纖維飼料時,雞代謝能高于鵝,當飼喂高纖維飼料時,鵝代謝能高于雞,本試驗中菜籽粕纖維含量較高,這可能是鵝菜籽粕代謝能高于雞和鴨的原因。內源校正作為決定菜籽粕TME的重要因素,不同家禽的內源能排出量(EEL)起到關鍵作用。王慶等[27]通過給不同家禽強飼多種原料時發現,鵝EEL顯著高于雞,且強飼蛋白質飼料時EEL有增多的趨勢,與本試驗結果一致。武安泉等[26]報道,皖西白鵝豆粕、小麥麩和棉粕的TME分別為11.68、8.97和8.01 MJ/kg,均低于本試驗所測菜籽粕的TME。綜上,鵝對菜籽粕的能量利用率與豆粕、麥麩等蛋白飼料相接近,因此菜籽粕適宜作為鵝飼料的蛋白質來源。
本試驗發現,試驗Ⅳ組菜籽粕的AME、TME顯著高于對其他組菜籽粕,分別為12.99和13.78 MJ/kg,可能與菜籽粕種植環境不同有關。
本試驗測定CP利用率為真利用率,測得DM、EE、Ash、ADF、NDF、Ca和TP為表觀利用率,結果表明,鵝對菜籽粕的CP、DM、EE、NDF、Ca和TP的利用率較高,對Ash、ADF的利用率較低,且不同地區菜籽粕的利用率有較大差異。于爽等[14]測得青年公鴨對25種不同來源菜籽粕CP利用率平均值高達65.94%,本試驗所測得鵝對菜籽粕中CP利用率平均值為44.84%,低于青年公鴨對菜籽粕CP利用率。丁文駿[28]評定仔鵝玉米淀粉渣CP利用率為62.61%;李小娟[29]評定仔鵝玉米干酒糟(DDGS)CP利用率為61.39%,均高于本試驗鵝對菜籽粕CP利用率??赡苁且驗椴俗哑芍锌範I養因子和纖維含量較高,從而影響鵝對菜籽粕CP的利用率。綜上,鵝對菜籽粕CP利用率受到一定限制,且不同來源差異較大。菜籽粕中存在的抗營養因子,如硫苷、芥子堿、植酸、槐青素、縮合單寧等抗營養因子是影響菜籽粕利用率的主要因素[20]。王慶等[30]報道,鵝對豆粕ADF、NDF利用率分別為9.76%、38.47%,麥麩ADF、NDF利用率分別為4.85%、41.56%。本試驗測得鵝對菜籽粕ADF、NDF利用率均高于王慶等[30]測定結果。李彥品等[31]研究發現,隨著鵝對飼糧原料中纖維利用率提高,對其他物質利用率有所下降,與本試驗結果相符:隨著鵝對菜籽粕ADF、NDF利用率提高,CP利用率下降。同時,本試驗測得的鵝對菜籽粕TP和Ca的利用能力高于木薯渣[31],但低于玉米淀粉渣[28],其原因可能是菜籽粕中植酸磷含量較高,影響鈣、磷利用率,因此在配制菜籽粕飼糧時可適量添加植酸酶以提高鈣、磷利用率。
由于菜籽粕中抗營養因子種類多且含量較高,過多采食會降低飼料適口性,影響鵝對飼料營養物質利用,從而降低其生產性能[19],因此在生產中應合理使用。Fu[20]等研究菜籽粕不同添加水平對35~70日齡仔鵝影響時發現,菜籽粕添加量最高可達16%,可有效替代飼料中豆粕而不影響生產性能,大幅降低飼料成本。綜上,菜籽粕作為一種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合理消除其抗營養因子、控制添加比例有助于進一步擴大菜籽粕在鵝飼糧中的應用。
江蘇省生產的4種菜籽粕GE、CP、NDF和ADF含量較高,且不同來源菜籽粕的EE、NDF和ADF的差異較大。鵝4種菜籽粕AME、TME的平均值分別為12.27和13.05 MJ/kg,且不同產地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鵝對4種菜籽粕CP、DM、EE、Ash、ADF、NDF、Ca、TP的利用率平均值分別為44.84%、70.71%、76.48%、38.07%、43.31%、51.67%、46.09%、48.99%,其中代謝能、CP、DM、EE和NDF的利用率差異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