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翔
(南寧市圖書館,廣西 南寧 530031)
文化和旅游部頒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要“加強數字文化內容資源和管理服務大數據資源建設、加快公共文化網絡平臺建設、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智慧應用場景”的三大任務,依托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云端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推動公共圖書館實現包括智慧服務、智慧分析、智慧評估和輔助決策等功能在內的智慧化運營,優化數據反饋的新模式。為未來圖書館業務發展指明了一條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技術為手段的發展道路。筆者有幸于2017年主持了南寧市圖書館智慧圖書館項目(一期)的建設工作,經過近幾年的實際應用,以一期項目建設系統沉淀數據為基礎,系統的對數據價值分析,結合本館實際情況發掘新的發展方向。
智能數據與智慧服務系統是結合當前最流行信息技術,對圖書館智慧化業務空白進行補充,對大數據及業態分析方面進行強化的綜合性系統。其建設模塊包括大數據分析及展示系統、全媒體客服系統、可視化檢索系統、志愿者服務平臺、自助無線接入系統、圖書轉借系統、云書館系統/積分管理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公共文化決策系統等內容。智能數據與智慧服務系統功能架構圖,如右圖所示。
智能數據與智慧服務系統由系統接口、基礎功能、智慧服務和智能數據四部分組成,智能數據部分通過系統內外部接口打通數據采集通道,匯集業務系統、智能化系統及其他各類系統數據,通過元數據跨庫檢索系統形成邏輯數據湖,針對匯集的大數據群進行多匯總維度的分析和數據挖掘,通過智慧大腦可視化平臺進行可視化建模后在智慧墻上進行展示。智慧服務部分各系統僅需專注于完成其建設范圍內的業務系統功能。

1.智能視頻客流分析
客流分析是圖書館針對場館服務研究的重要手段,隨著服務水平的提高,服務模式也會逐步由傳統的被動方式向主動方式轉變。因此,對于圖書館來說,掌握和分析每日客流量及其變化規律極為重要。智能視頻客流分析系統采用視頻采集、圖像處理、行為識別、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對視頻圖像中不同行為形態模式的人群進行檢測和跟蹤,實時獲取相關時間段和服務場地的人流數據(進入或離開)。然后對人流數據進行實時的分析和處理,并通過大量報表顯示相應的結果,幫助圖書館管理者掌握讀者的分布狀態和變化規律,為科學服務和運營提供最基礎的數據和分析支持。
2.公共文化決策系統
圖書館在日常的運行中會產生大量的業務數據,為了有效地挖掘各個應用系統的數據價值,應建立大數據中心的知識服務與業務建設決策模型及評估體系。以元數據描述為切入點,對各系統運行所沉淀的數據內容,進行跨庫檢索,形成統一的檢索界面,實現對分布式資源的一站式訪問,對各業務平臺進行數據挖掘分析,提供精準決策參考。
3.可視化檢索系統
現在新建的圖書館的面積越來越大,其內部功能分區結構復雜,包括藏書區、借閱空間、咨詢服務點、公共活動與閱讀推廣空間、業務辦公區、管理用房區、技術設備區、后勤保障區等多個區域。讀者置身如此復雜的建筑中,很難通過自身的感知去定位和尋找某一處功能區,利用3D建模、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造一座掌上“虛擬圖書館”,通過模擬現實圖書館書架場景地圖,為讀者提供智能導航指引,使讀者在到館前、到館后、離館后各個時間空間狀態下都能對圖書館內部結構和位置了如指掌,能極大地提高讀者的舒適性。
1.全媒體客服系統
在“總分館”模式下,線上線下諸如圖書借還、活動預約、文化推廣等公共服務的承接業務也愈加地繁雜,受眾群體難免會對圖書館的業務服務產生一些疑問,這就對圖書館的客服機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傳統的服務臺加電話臺席的方式,在當今新媒體文化盛行的社會狀態下,不能很好地適應讀者的咨詢要求。隨著圖書館智慧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業務渠道將會從線下的實體向線上的其他新興平臺擴展,多樣化的用戶渠道同樣對客服系統的建設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通過智能機器人系統,融合在線客服(包括微信、APP、微博、網頁、IM、短信、社交媒體)渠道發起的咨詢,以NLP語義理解技術理解客戶的問題,然后以圖文并茂的內容展現對應答案。當智能問答機器人自動判斷出不能準確回答客戶的問題或客戶想跟人工咨詢時,客戶只要在對話窗口界面上點擊“轉人工”就可以接通人工坐席,每個人工坐席可以同時受理來自微信、APP、微博、網頁、IM、短信、社交媒體等渠道發起的咨詢,可以定義每個坐席能同時接待的客戶數量和接入媒體類型。
2.人臉識別系統
在圖書館業務應用中,大多數系統只能通過用戶名及口令的方式進行登錄,通過建設人臉識別系統,采用智能生物識別技術可對每位讀者進行人臉識別,打造人臉識別能力,通過錄臉方式建立讀者身份信息,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登錄方式。采用智能生物識別技術可對每位讀者進行人臉識別,通過錄臉方式建立讀者身份信息,提供智能登錄方式。實現人臉生物識別技術進行借還書管理。抓拍識別讀者身份,進行個性服務推薦引導,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實現管理、服務、安全智能感知。
3.自助無線接入系統
Wifi接入在場館業態推廣中能起到非常好的入口作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推廣可以利用Wifi接入,通過微信公眾號登錄認證的方式,用信息化系統自動驗證完成接入,實現一鍵連接Wifi,主動關注微信公眾號,讀者登錄瀏覽器進行靜態密碼認證或動態密碼認證的界面,實現讀者自助上網的同時還能起到良好的公眾號推廣的作用。微信連接WiFi還幫助圖書館打造個性化服務,如提供微信頂部常駐入口、圖書館主頁展示、連網后公眾號下發消息等。自助無線接入系統既可以極大地提升用戶體驗,又可以協助圖書館提供精準的服務。
1.圖書轉借系統
圖書轉借作為一種新的圖書館業務模式,能夠使館藏資源共享的活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同時還能促進相同興趣愛好的讀者之間的交流。因此,建設一座讀者與讀者之間的“個人圖書館”,以新穎獨特的業務邏輯為圖書的有效傳播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圖書轉借系統的建設,可以使圖書館書籍能在讀者之間快速流動,提高讀者的借閱體驗的,減少圖書管理員的負擔。同時還可以加強同一閱讀群體讀者之間的興趣交流,推動公眾文化發展,讀者用戶可以嘗試在據說周圍借到想借閱的圖書,并且根據轉借清單,去借閱自己喜歡的書籍,對于想還書的讀者,還可以通過轉借的方式直接將書籍轉借給有需要的讀者。
2.云書館系統
隨著圖書業務的開展,線上借閱線下配送模式的建設不但能使圖書館業務渠道更加多元化,更能對圖書館的業務推廣起到很好的推力作用。可以通過對接電商平臺,實現讀者在網站、手機等平臺薦購選書下單,快遞送書上門圖書館買單的服務新模式,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營造快捷、自由、便利的讀書模式,進一步激發全民閱讀熱情。
3.導航機器人
充分把圖書館業務系統資源和智能語音交互機器人融合在一起,結合可視化檢索系統所建立的“虛擬圖書館”,個性化定制語音問答、自主定位引導、人臉識別等配置,利用人臉識別與語音識別實現與來訪者交互,在無線網絡的環境下通過與人的不斷交流,自主學習,給予使用者越來越聰明的應答。機器人能與來訪者進行閑聊互動,以及了解所需的大樓介紹信息,可通過命令機器人帶領來訪者到達指定地點,為讀者提供出智能化時代實時、動態、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
為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作用,積極推進文化內容與數字技術的結合,在文化傳播領域積極利用先進的現代化展示技術和方式打造一個特色展示平臺,將地方歷史文獻、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攝像作品,書畫作品等一系列珍貴的館藏資源以數字化多媒體形式進行互動展示。數字非遺主題館多媒體展示系統將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代表性建筑、非遺、文獻等優質資源以數字資源動態的形式進行呈現,使歷史的經典與現在科技交融迸發出更閃亮的火花,采用人、媒介、數字資源的互動,孕育出不一樣的交互體驗。用更加新穎的方式打造一個特色展示平臺,提升讀者閱讀體驗的同時,滿足圖書館的服務拓展的需求。
多媒體展示系統支持圖片、視頻、文章資訊等資源形式,首界面是一個自動流滾動的畫軸,如非遺展覽展示中,以非遺主題或非遺傳承人為節點,頁面自動向左滑動,群眾觸碰屏幕可進入相關資源列表,可查看該節點的具體內容,可點擊查看非遺視頻或非遺知識等相關資料,瀏覽具體的文章、視頻等富媒體資源,用充滿感染力的方式帶領讀者了解非遺歷史、珍貴館藏、傳承故事等內容。
360度全息投影系統主要是由框架、分光鏡面、圖像投影、成像錐體和圖像處理器五部分組成,對需要展示的建筑物或景點進行實拍和構建三維模型,通過計算機渲染制作成可進行360度旋轉的畫面,使用圖像投影設備將視頻畫面投射到分光鏡面上,通過成像錐體的四個面展示出來,形成三維立體成像,參觀者可以360度參觀產品,不需要使用任何輔助設備,在完全祼眼的環境下就可以盡情觀看3D畫面的顯示效果。
結合了高清三維投影技術,3D圖形渲染技術和聲音技術,創造了一個完全身臨其境的3D全息投影環境。系統能為多個讀者提供房間大小的四面(或六面)立方體投影顯示空間,用戶可以沉浸在由全息投影圖像包圍的實時虛擬模擬環境中,從而獲得外觀高清三維全息立體視聽圖像和多維度的互動體驗。
與傳統的各類顯示系統相比,透明屏可以將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和全新的觀感體驗帶給用戶。由于透明屏兼具顯示屏幕和透明玻璃二者的特點,因此,可以在各種場景中應用,既可以當作顯示屏幕使用,也可以替代透明平板玻璃。透明屏使讀者看到屏幕顯示信息的同時還可以透過屏幕看到后面的物品,增強信息傳達的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展示方式。可以利用透明屏圖書展示柜系統展列本館圖書館珍藏的書籍或用來推薦主題場景所需書籍,用可觸摸交互的透明屏幕顯示相關書籍的信息。讀者可以透過透明屏幕看到后面的實體書籍,還可以觸摸屏幕查看圖書相關信息,有效地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注意力,增強信息傳達的效率。
通過虛擬投影技術與三維空間定位技術,將創意設計與交互技術的結合為人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和物理交互體驗,在展示平臺上放置本館館藏加工定制的電子書頁翻開的虛擬圖書,當讀者使用翻動手勢在書頁上空滑過,眼前的虛擬圖書會產生與實際中翻動圖書相同的視覺效果,同時還伴隨著真實書頁翻動的音效,生動立體,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地展現出來。
墨水屏文獻閱讀系統是一種類紙閱讀器,基于電子墨水最新顯示技術,使得閱讀數字圖書就像閱讀紙書一樣,既保護眼睛又保證閱讀體驗,同時還擁有內容資源豐富和攜帶便利的特性。利用最貼近紙書的顯示技術,能完全模擬紙質圖書印刷效果和閱讀體驗,不改變閱讀習慣,為讀者提供媲美紙本圖書的完美顯示效果,沉浸式閱讀,保護用戶視力。可將本館自有圖書數字化后上傳到自定義圖書分類中,讓讀者在閱讀本設備上閱讀自有分類圖書。自定義薦讀,本館推薦等特色書單,同時結合線下閱讀活動,自主推薦閱讀書單,形成獨具特色的閱讀氛圍。
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性極強的工程,也是未來圖書館建設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智慧圖書館不是一個單一的、純技術的信息服務系統,而是一個高度集成的智能知識服務平臺。因此,為了改變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我們不能再以層級管理為主導,比如,在過去的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在中心下設立幾個分中心,而是讓每個成員圖書館作為主角參與建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條件下,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戰略的發展方向,進一步鞏固圖書館服務智慧化基礎,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有助于營造學習型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