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添
本周開始,美國非洲之角問題特使邁克?哈默開始訪問埃及、埃塞俄比亞等國。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喀麥隆、貝寧和幾內亞比紹展開訪問,尋求重振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
非洲是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年輕大陸,疫情前,非洲已有20個國家GDP年均增速超5%,形成快速發展勢頭。但遺憾的是,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疊加影響,俄烏沖突以及美西方對俄極限制裁嚴重破壞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安全,正引發世界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讓世界人民、特別是非洲等欠發達國家人民成為無辜的受害者。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現在把精力和資金都用于意識形態對立和陣營對抗,把經貿互利合作政治化,非洲面臨被進一步邊緣化的危機。
西方對非政策動機不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愿看到非洲實現獨立自主,擺脫其殖民掠奪;又不愿看到中非合作快速發展,擔心中國影響力隨之提升,因此只能制造謊言,企圖破壞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美國等西方國家先后推出多個對非合作計劃,號稱旨在加大對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但這些計劃的根本目標是在對沖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影響。此外,美國出臺的號稱旨在促進美非貿易的《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為受益國設置了諸多附加條件,貿易優惠政策淪為美國施壓非洲,國家的政治工具,美國已先后將多個非洲國家移出法案受益名單,取消其產品出口美國免關稅等優惠待遇。
西方對非投資精力和資金均顯不足。近年來,美西方面臨本國經濟衰退、政治極化、種族沖突等多重挑戰,忙于制造事端、轉移國內矛盾和視線,不再關心非洲的發展問題。根據非洲基礎設施建設財團2018年發布的報告,非洲每年基建需要1300億到1700億美元。據美方發布的評估報告,美國本土未來10年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平均每年達2590億美元。美國國內需求尚無法滿足,何談解非洲燃眉之急?不久前G7峰會宣布了6000億美元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計劃,美國稱將在5年內籌集2000億美元,而去年峰會上美國稱提供40萬億美元支持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都還沒有著落。
西方對非合作口惠而實不至。從奧巴馬政府“電力'非洲”倡議,到特朗普政府“繁榮非洲”倡議,從去年“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到今年“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計劃,“空頭支票”源源不斷,就是不見行動。“電力非洲”倡議承諾到2020年在非洲投資發電2萬兆瓦,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實際發電量僅為4194兆瓦,不到承諾的1/4。“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宣布以來,美國政府對全球基建投入僅約600萬美元,與40萬億美元承諾相去甚遠,可謂“畫餅充饑”。
而中國對非合作,堅持走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新路,絕不重蹈你輸我贏、零和博弈老路。2002年,美非貿易額為3270億美元,幾乎是中非貿易額的2.5倍。2021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542億美元,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中國已連續13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
中國對非政策目標明確,以行動為導向。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方先后宣布對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和“九項工程”,目的就是支持非洲國家提升自主可痔續發展能力,破解基礎設施滯后、人才不足、資金短缺三大瓶頸。中國對非政策公開透明。中非合作論壇每三年召開一次,每次會議經協商一致并審議公布的政治宣言和行動計劃,就是中非雙方的共同政策與合作舉措。中國對非政策從不附加政治條件、不干涉非洲國家內政。中國對非融資貸款用于發展能力建設,已支持非洲新建和升級80%的通信基礎設施、超過1萬公里鐵路、近10萬公里公路、200多所學校、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近千座橋梁、近百個港口和機場,還援助建設了130多個醫療設施、50多個體育館。
非洲渴望發展,需要國際合作,而不是華麗的大國對非戰略口號;需要國際互利合作的具體舉措與行動而不是空頭支票;需要平等與尊重而不是“教師爺”的說教;需要自主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而不是簡單的原材料出口。誰幫助非洲破解三大發展瓶頸,誰就是非洲真正可靠的伙伴。面對非洲基建巨額需求,中國同美西方根本就不存在對抗或替代的客觀條件,唯有相互補充、相互成就、多多益善。中國愿在充分尊重非洲意愿、征得非洲同意基礎上積極與各方開展多贏、共贏合作,攜手推動被邊緣化的非洲重回發展主賽道,助力非洲實現持久和平與自主可持續發展,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作者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
環球時報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