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發強 趙春龍 廖光輝 鄒茵 黃貴佳 楊完
(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貴州 凱里 556000)
非小細胞肺癌與長期的電離輻射、吸煙、遺傳、環境接觸、肺部慢性感染因素有關〔1〕。其中非小細胞癌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占到肺癌的80%,當發現體內存在50%的非小細胞時就已經處在中晚期了〔2〕。臨床表現為體重減輕、咳嗽、痰出血、胸部腹痛、疲乏、食欲缺乏、體重減輕、低熱等,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靶向治療、手術治療、免疫治療、放化療〔3,4〕。尤其要注意的是非小細胞肺癌嚴重影響患者的呼吸系統,給治療增加了難度,有些患者會嚴重的危害到患者的生命〔5,6〕。通過放療、化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患者的生命,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治愈非小細胞肺癌。且目前臨床中缺乏有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討引導放射治療(IGRT)+化療方案(TP)方案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HAb18G、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病患82例,診斷標準:符合《NCCN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7〕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妊娠期、哺乳期、心力衰竭。隨機分為TP治療組和IGRT聯合組各41例,TP治療組年齡41~62歲,平均(48.92±9.98)歲,IGRT聯合組年齡42~63歲,平均(49.87±9.98)歲,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藥物來源:順鉑注射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461),規格:20 mg×5支/盒。紫杉醇注射劑(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962),規格:5 ml×3瓶/盒。
1.2治療方法 TP治療組采用化療方案治療:給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紫杉醇135 mg/m2,加入氯化鈉溶液稀釋,靜脈滴注3 h,使用順鉑25 mg/m2,以靜脈滴注1~3 d,21 d為1個周期,以上均接受42 d的周期進行化療。IGRT聯合組在TP治療組的基礎上采用圖像引導放射治療進行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雙手舉起并交叉抱頭將手放在額頭處,然后采用熱塑膜進行固定,接著采用Philips 16排大孔徑螺旋CT模擬定位機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掃描,著重掃描患者胸部,厚層為5 mm,接著從環甲膜掃描到肺底部,獲得定位圖像以后輸送到Varian工作站和Varian Eclipse逆向調強計劃系統,采用5野放療,計劃靶區(PTV)劑量為50 Gy,要求90%的PTV達到處方劑量,雙肺受照20 Gy劑量時體積<37%,脊髓最大劑量≤40 Gy。
1.3HAb18G檢測 抽取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空腹靜脈血4.56 ml,離心半徑6 cm平均52 s轉速3 000 r/min進行離心處理12 min,分離上層血清,在-66℃的環境下保存備用,采用免疫熒光定量檢測法檢測HAb18G,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液放在不加抗凝劑的試管中。隨后將血液放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試管中以后將血漿吸出。采集完成后馬上進行檢測,將抽取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放在取血器后加緩沖液,混勻61 s后,將試劑卡滴三滴混合液,插入試劑卡等待185 s,就可以出來HAb18G的檢測結果。反應體系:8 μl cDNA模板、10 μl SYBRP Green mix、2 μl PCR Primer mix。反應條件:95℃ 10 min;95℃ 10 s;60℃ 1 min;40個循環。以β-actin為內參,采用2-△△Ct方法計算HAb18G表達量。內參引物序列:上游:5′-CTGGCACCACACCTTCTACAATGAGC-3′,下游:5′-GAGGATCTTCATGA-GGTAGTCAGT-3′。HAb18G引物序列:上游:5′-GAGGATCTTCATGAGGTAGTCAGT-3′,下游:5′-CTGGCACCACACCTTCTACAATGAGC-3′。
1.4血清MMP-9、細胞角質素片段抗原(CYERA)21-1、糖類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檢測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MMP-9、CYERA21-1、CA125、CEA,制作標準品,以1∶2的稀釋液稀釋樣品;在反應孔中加入以稀釋的標準品100 μl/孔,在37℃恒溫孵育箱中濕育2 h;用洗滌液將反應板洗3次后,加入1∶100倍稀釋后的抗體工作液100 μl/孔,放于37℃恒溫孵育箱中濕育47 min;繼續清洗反應板2次后,在反應孔內加入TMB溶液100 μl/孔,置于37℃恒溫孵育箱中濕育47 min后在反應孔內加入終止液100 μl/孔終止反應,在451 nm波長測定吸光度,顏色反應深淺與MMP-9、CYERA21-1、CA125、CEA水平呈正比,經繪制標準曲線計算MMP-9、CYERA21-1、CA125、CEA水平。
1.5臨床療效評價 依據WHO的標準將臨床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進展。完全緩解:非小細胞肺癌腫瘤完全消失;部分緩解: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縮小一半以上;穩定:非小細胞肺癌中腫瘤縮小或者增大不超過腫瘤本身的25%,且沒有新病灶的出現;進展: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腫瘤縮小或者增大超過腫瘤本身的25%,且有新病灶的出現。(有效為有效緩解+部分緩解)。
1.6不良反應情況統計 統計出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過程中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掉發、干嘔等不良反應情況。
1.7生存周期統計 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結束后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統計中位生存期、生存率。
1.8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行t、χ2檢驗。
2.1兩組HAb18G、MMP-9水平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前HAb18G、MMP-9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Ab18G、MMP-9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且IGRT聯合組的HAb18G、MMP-9水平明顯低于TP治療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HAb18G、MMP-9水平變化比較
2.2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前CYERA21-1、CA125、CEA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YERA21-1、CA125、CEA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且IGRT聯合組明顯低于TP治療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比較
2.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IGRT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90.24%,完全緩解16例、部分緩解21例、穩定2例、疾病進展2例)明顯高于TP治療組(63.41%,完全緩解12例、部分緩解14例、穩定8例、疾病進展7例;χ2=8.289,P=0.003)。
2.4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IGRT聯合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14.63%;食欲不振3例、掉發2例、干嘔1例)略高于TP治療組(12.19%,食欲不振2例、掉發2例、干嘔1例),但兩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χ2=0.104,P=0.745)。
2.5兩組生存周期比較 IGRT聯合組中位生存期、生存率均明顯高于TP治療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存周期比較
非小細胞肺癌在中國是最為常見的腫瘤,死亡率與發病率在惡性腫瘤的首位,男性的發病率要遠遠高于女性〔8〕。當發現已經患有非小細胞肺癌的時候一定要戒煙,原發病灶位置與轉移情況都會影響非小細胞肺癌的癥狀。非小細胞肺癌是源于支氣管腺體、支氣管黏膜、肺泡上皮的一類肺惡性腫瘤,按照組織病理學可以將癌分為多種亞型,比如:腺癌、腺鱗癌、鱗狀細胞癌、肉瘤樣癌等〔9〕。非小細胞肺癌與基因長期、環境因素的長期相互作用有關,環境抑素指的是自身因素、營養狀態等。非小細胞肺癌會出現遠外轉移的癥狀,比如會出現肝臟轉移、腎上腺、中樞神經系統轉移、骨骼轉移、淋巴結轉移〔10〕。
IGRT是一種利用放射線有效的治療腫瘤的局部治療方法,放射治療的療效取決于放射敏感性,不同的器官及腫瘤的位置在照射的位置出現變化的時候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可以按照不同種類的腫瘤分類:比如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腫瘤、皮膚及軟組織惡性腫瘤、骨惡性腫瘤、淋巴類腫瘤等〔11,12〕。但是一般晚期腫瘤患者是絕對不可以進行放射治療的,另外一些肺癌合并大量腔積液、食管癌穿孔也不可以使用放射來治療,尤其是肺功能嚴重不全的患者不可以放射治療〔13〕?;熓且环N可以全身治療的手段,通過口服、體腔給藥等途徑都會隨著血液循環至全身器官和組織,化療包括根治性化療、姑息性化療、術前輔助化療、術后輔助化療、腔內化療〔14〕。通過規范的化療有極大的可能性治愈惡性腫瘤,敏感或者相對性敏感的惡性腫瘤是在術前或者術后進行化療的,但是化療是有一定性的副作用的,比如會出現消化系統的反應,嘔吐、惡心、便秘、腹瀉等,其中惡心嘔吐是最常見的,還會出現骨髓移植、脫發、肝腎功能損害等〔15〕。但是如果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體質太差或者年齡太大不建議采用化療,還有一些嚴重器官受損、早期癌癥、對化學藥物不敏感或者已經產生了耐藥性的患者也不建議采用化療〔16〕。
HAb18G、MMP-9、CYERA21-1、CA125、CEA都會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出現異常表達的水平變化,都可以成為非小細胞肺癌新的腫瘤標志物,都可以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準〔17〕。HAb18G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出現升高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病理、轉移、預后都有一定的相關性。可以用作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參考指標,表達越高越說明惡化程度越高,非小細胞肺癌的預后感越差,可以為臨床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MMP-9屬于MMPs家族,可以重塑或者降解細胞外基質動態的平衡〔18〕。MMP-9可以分解肺內及呼吸道的結構復合物,還可以參與肺和呼吸道的重建〔19〕。CYERA21-1可以作為一種新的肺癌腫瘤標志物,對非小細胞肺癌有著較高的診斷價值,可以作為化療、放療早期有效的指標。可以從血清、胃液、尿液等體液或者排泄物中檢出,對惡性腫瘤的病情檢測、療效評價有著極大的診斷價值〔20,21〕。本研究說明IGRT聯合TP可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延長患者的生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IGRT聯合TP治療的效果可顯著改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體內的HAb18G、MMP-9水平,并改善臨床癥狀,對非小細胞肺癌有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