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克強 朱之胡 韓維雪 尹鳳仙 全貞玉 崔鎮(zhèn)花
(延邊大學 1附屬醫(yī)院腎內(nèi)科,吉林 延吉 133000;2醫(yī)學院統(tǒng)計學教研室)
慢性腎臟病(CKD)已成為整個世界范圍內(nèi)醫(yī)療、公共衛(wèi)生問題,全球發(fā)病率仍不斷攀升。據(jù)估計到2040年,CKD預計將成為第五大最常見造成全球壽命損失的病因〔1〕。影響CKD進展除了高血壓、糖尿病(DM)和較高的體重指數(shù)(BMI)等傳統(tǒng)危險因素外〔2〕,還需尋找新的和潛在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研究報道〔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與CKD發(fā)展的風險增加有關,且NAFLD可能會對腎功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NAFLD是指在沒有過量飲酒或其他特定慢性肝病的情況下,肝臟中脂肪積累≥5%(肝脂肪變性),且沒有過量的酒精攝入。在中國NAFLD的患病率為25%~31%〔4〕,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CKD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6〕。本研究通過對比健康體檢人群和NFALD合并早期腎功能異?!材I小球濾過率(eGFR)≤90 ml/(min·1.73 m2)〕患者,擬探討NAFLD對早期腎功能影響及其性別差異。
1.1一般資料 通過體檢中心電子系統(tǒng)調(diào)取2020年1~12月在延邊大學附屬醫(yī)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人群,年齡50~80周歲,排除標準: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器質(zhì)性腎臟疾病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和各種惡性腫瘤及因資料不完整無法分析者。共獲取有效樣本2 045例,其中男1 283例,女762例。
1.2收集資料 收集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等一般情況資料。全部受檢者在清晨空腹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體格測量,包括身高、體重和血壓。
1.3生化指標測定 腎功能標志物:血尿素氮(BUN)測定采用尿素酶-谷氨酸脫氫酶法,血肌酐(CREA)測定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胱抑素(Cys)-C測定采用透射比濁法,儀器均采用日本HITACHI,LST008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試劑盒均購自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調(diào)查對象禁食8 h后,采用速凝管采靜脈血3 ml,離心取血清,測定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GT)、血漿白蛋白(ALB)、清球比(A/G)、總膽紅素(TBIL)、間接膽紅素(DBIL)、血尿酸(SUA)、鈣(Ca)、磷(P)、二氧化碳(CO2)等采用德國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
1.4eGFR的計算與標準 采用CKD-EPI公式計算eGFR,eGFR=141×min(CREA/k,1)a×max(CREA/k,1)-1.209×0.993年齡×1.018 9(女性k=0.7,男性k=0.9,如果女性a=-0.329,男性a=-0.411,min指CREA/k最小值或1,max指CREA/k最大值或1)。通過上述公式計算出eGFR水平并分為腎功下降組eGFR<90 ml/(min·1.73 m2)和腎功正常組 eGFR≥90 ml/(min·1.73 m2)。
1.5NAFLD診斷標準〔4〕根據(jù)2018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診斷NAFLD 需結(jié)合患者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具備下列3 項條件即可診斷NAFLD:①無過量飲酒史(男性飲酒折合乙醇量<30 g/d,女性<20 g/d);②除外酒精性肝病、基因3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狀核變性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肝病,并除外藥物(他莫昔芬、乙胺碘呋酮、丙戊酸鈉、甲氨蝶呤、糖皮質(zhì)激素等)、全胃腸外營養(yǎng)、炎癥性腸病、乳糜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庫欣綜合征、β脂蛋白缺乏血癥、脂質(zhì)萎縮性糖尿病、Mauriac 綜合征等導致脂肪肝的特殊情況;③病理學上顯著肝脂肪變。由于肝臟活檢結(jié)果難以獲得,所有患者行肝臟超聲檢查,診斷主要依賴于肝臟超聲檢查結(jié)果。NAFLD 超聲診斷,具備以下3項腹部超聲表現(xiàn)中的2 項為彌漫性脂肪肝:①肝臟脂肪近場回聲彌漫性增強(“明亮肝”);②肝臟遠場回聲逐漸衰減;③肝內(nèi)管道結(jié)構(gòu)顯示不清楚。
1.6肥胖 BMI≥28 kg/m2、高血壓:SBP≥140 mmHg或DBP≥90 mmHg或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者、糖耐量異常FBG>6.2 mmol/L或服用糖尿病藥物者。
1.7血脂異常的診斷 按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中的標準:高TC≥6.2 mmol/L、高TG≥2.3 mmol/L、高LDL-C≥4.1 mmol/L,低HDL-C<1.0 mmol/L。
1.8其他 以本院的參考值,高AST>40 U/L、高ALT>40 U/L、高GGT>58 U/L、高膽堿酯酶(CHE)>12 000 IU/L、高堿性磷酸酶(ALP)>140 U/L、高總蛋白(TP)>83 g/L、高ALB>53 g/L、ALB/球蛋白(GLB)>2.5、高血清前白蛋白(PA)>390 mg/L、高TBIL>25.6 μmol/L、高DBIL>6.8 μmol/L、高BUN>7.0 mmol/L、高CREA>80 μmol/L、高SUA>440 μmol/L、高CO2-CP>29 mmol/L、高Ca>2.9 mmol/L、高P>2.26 mmol/L、高Cys-C≥1.02 mg/L。
1.9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及相關性分析。
2.1不同性別不同eGFR間各項指標比較 男性腎功下降組年齡、SBP、DBP、LDL-C、TBIL、DBIL水平均高于腎功正常組,而AST、ALT和GGT水平均低于腎功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腎功下降組年齡、TG、GGT、CHE、TBIL、DBIL、TP、BUN、CREA、SUA、CO2-CP、Ca水平均高于腎功正常組,而HLD-C和ALB水平均低于腎功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同性別不同eGFR間各項指標異常率比較 男性腎功下降組高血壓、高DBIL、高BUN、高CREA、高SUA和高Cys-C檢出率高于腎功正常組,而高AST、高ALT和高GGT檢出率低于腎功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低腎功下降組高血壓、肥胖、高TG、高PA、高TBIL、高DBIL、高CREA、高SUA、高CO2-CP和高Cys-C檢出率高于腎功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男性組和女性組不同eGFR間各項指標比較

表2 不同性別不同eGFR間各項指標異常率比較〔n(%)〕
2.3不同性別不同eGFR間各項指標 男性GFR與年齡、SBP、CREA、BUN、SUA、Cys-C、TBIL呈負相關(P<0.05),與HDL、ALT、GGT、CHE、P呈正相關。女性GFR與年齡、BMI、SBP、DBP、TC、TG、LDL-C、AST、GGT、CREA、BUN、SUA、CHE、PA、Cys-C、CO2-CP、Ca、TBIL、DBIL呈負相關,與HDL-C、ALB、ALB/GLB呈正相關(P<0.05),見表3、表4。

表3 男性GFR與各項指標相關性

表4 女性GFR與各項指標相關性
2.4不同性別不同模型NAFLD Logistic回歸分析 男性中是否調(diào)整NAFLD均不影響低GFR。女性未調(diào)整時NAFLD組低GFR的患病危險是無NAFLD組的2.955倍(P<0.05),調(diào)整年齡、肥胖等后NAFLD組低GFR患病危險是無NAFLD的2.484倍(P<0.05),見表5、表6。

表5 男性不同模型NAFLD對低GFR患病危險及95%CI

表6 女性不同模型NAFLD對低GFR患病危險及95%CI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GFR與BMI、SBP、DBP、TC、TG、LDL-C、SUA、TBIL、DBIL呈負相關,與HDL呈正相關。而TC、TG、LDL-C、HDL-C等因素都是血脂異常的相關指標〔7〕,說明女性eGFR 與血脂異常有密切相關性,女性與代謝功能障礙的可能性更高。有研究證實〔8〕,升高的血清TG與HDL-C的比率對估計eGFR的降低和 CKD 的進展有重大影響。因血脂異常會誘發(fā)炎癥、氧化應激和脂毒性〔9〕,導致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和蛋白尿。血脂能夠影響GFR的機制可能是脂肪肝通過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過度分泌和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來損害腎臟〔10〕,因為富含TG的脂蛋白和氧化的LDL會促進腎小球損傷和系膜細胞增殖〔11〕。
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12,13〕,SUA水平升高與NAFLD風險的增加呈線性獨立相關。本研究結(jié)果與之相符,并表明SUA水平與eGFR低下顯著相關,不存在性別差異。與本研究結(jié)果不同,Chang等〔14〕研究結(jié)果表明,血清尿酸水平與腎功能之間存在性別差異,且絕經(jīng)后婦女發(fā)生腎臟進展和CKD的風險增加。而日本一項歷史性隊列研究表明〔15〕,尿酸水平高于6.0 mg/dl與輕度腎功能不全男性的腎功能損害有關。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NAFLD對GFR下降的發(fā)生風險存在性別差異。2017年,全球CKD患病率約為9.1%,其中早期腎功能異常占5.0%,CKD的女性患病率(9.5%)高于男性(7.3%)〔16〕。然而,Ricardo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與男性相比,女性發(fā)生CKD進展和死亡風險較低。所以除性激素的因素外,還有其他危險因素影響CKD進展。如NAFLD會影響腎功能〔18〕。Alessia等〔19〕研究證明,脂肪肝對腎功能惡化的影響最大,其在對潛在混雜因素進行調(diào)整后,NAFLD與低GFR和(或)尿白蛋白>30 mg/24 h獨立相關,是導致腎功能異常風險的4.5倍。與本研究結(jié)果不同,Nam等〔20〕研究表明NAFLD與輕度腎功能不全具有相關性,但未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存在性別差異。而李征永等〔21〕研究證明高膽固醇血癥對CKD的發(fā)生風險存在性別差異。
總之,了解連接NAFLD和CKD的機制非常重要,不僅因為兩種疾病的社會健康負擔重,而且因為對潛在機制的新穎見解可能會得到預防或治療NAFLD和CKD及其相關合并疾病的新策略。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女性GFR與血脂異常、高尿酸有相關性。此外,患有NAFLD的女性比健康女性更易出現(xiàn)GFR降低。但由于本研究是基于健康體檢人群的橫斷面臨床回顧性研究,其結(jié)果受到一些偏倚,可能會影響研究結(jié)果,同樣未檢測參與者的雄激素、雌激素,缺少性激素對NAFLD和GFR的相關分析,后續(xù)將擴大樣本量,同時增加性激素的檢測,為深入探索NAFLD對GFR影響的性別差異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