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鳴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重慶 榮昌 402460)
生豬養殖過程中設施設備的科技更新,將大大減輕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益,推動整個生豬養殖產業良好發展。本文就新型飼養設備——多分欄飼喂系統在育肥中的飼養優勢進行介紹。
由于養殖場地緊張,為了增加利用率,豬舍從實心墻變成鐵欄桿,然后轉為漏縫地板,即便如此,每一個欄內,育肥豬的糞污面積仍占據大量面積。增大載豬面積,相對減少糞污面積,能增加養殖數量,提高生產效益。在優質環境場中,可以把不同批次豬只放在一起飼養,利用“大出小進”的原則,始終保證養殖舍內載豬面積得到最大利用。
利用多分欄的豬舍,其采食區變化不大,但在躺臥區減少了隔離欄,形成了一個大欄。這樣整個養殖區就無欄桿,減少風阻及空氣流通損失,整體風速平穩,背風區少,特別是在目前的縱橫向通風中優勢明顯。減少風阻后,提高了豬舍內整體的風速,通風效率得到提升,減少能源浪費。

在原先的小欄中,從一欄到另一欄清掃,因每欄間操作的局限性,所需的時間總和明顯增加。而大面積清掃更快捷,除大量的豬只躺臥區,其總體糞污面積相對減少,結合低層糞污區處安裝飲水設施,使清糞效率提高(當采用刮糞設施,其他區也可減少運行頻率)。
在生豬飼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以強欺弱搶食現象,弱豬得不到充分的生長條件,這種飼喂方式目前已被自由采食所代替。但采取自由采食方案后,由于同批豬只均采用的是同一種料,這時會出現大小分化,因此應定期對豬只重新分群調整,按強弱重新分欄,增加勞動量。多分欄飼喂系統在很好地結合了自由采食的情況下,通過分欄秤時自動將強弱豬只分開,有利于下一步的優勢飼養。
豬只在生長過程中,有一些由于遺傳、疾病、消化吸收功能弱等而生長緩慢,導致進欄的同一批豬出現嚴重分化,使出欄時間延長,不利于全進全出。多分欄飼喂系統能通過豬群的比值,把體重弱的豬只分到一個區間進行優勢飼喂(該欄飼槽中可添加優質飼料),提高其生長速度,盡可能縮小同批豬只的差異,減少出欄時間,從而獲得更大的生產效益。
多分欄飼喂系統把豬只的躺臥區與豬只的飲食區分開。豬只因采食后需要飲水,通過控制飲水區域使豬只采食后通過單向門去飲水,避免豬只采食后不出采食區。豬只采食后通過大面積的躺臥區,可以互相追逐打鬧,增加豬只的運動量,增進體質,使豬只健康度增加,從而提高豬只的瘦肉率,肉質更好。
豬只發病初期,其外觀病癥不易被發現,但往往初期表現出采食量減少,活動減少。通過進出分欄秤的次數與體重的變化記錄,可以自動標記出相應豬只,幫助管理人員快速觀測異常豬只,從而采取對應的處理措施。
根據銷售計劃,多分欄飼喂系統能按要求自動挑選出符合要求的豬只,當挑出豬只數量達到計劃數后,會自動切斷被分欄的門,以利于出欄工作。
按日齡段選擇后備母豬,把達到日齡與體重的后備母豬按照電子耳標選出到相應的欄中,這樣利于從這些后備豬中再次通過人工挑選出符合要求的種用個體,不符合種用的再次進入群體中作育肥用。加快選種流程,也不會因人為關系,把一些超長日齡豬只選入,有利于提高育種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