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精神科 郜彬 林錚
3年前,小婉在大學畢業時開車帶著父親旅游,不幸發生了車禍,父親在車禍中過世。從此小婉再也不敢開車,甚至每次有人在她面前提到“開車”兩個字,她都會大喊,然后躲起來,表現出過激的反應。小婉說她的腦海里經常會浮現當時車禍的場景,夜夢中也經常會出現,自己難以控制,想抹也抹不掉,這讓她和全家都陷入無限的痛苦之中。
小婉的情況屬于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主要表現為面對親人故去、重大疾病、車禍、地震等情況,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個體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經常不由自主地反復回憶當時的情景,或逃避回憶和討論與其有關的話題。患者往往發生失眠、噩夢、閃回、驚跳反應,出現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伴隨心慌、呼吸急促、手抖等不適。
PTSD 的概念最早在“一戰”時被提出。當時很多參戰士兵在戰爭結束后,日常生活中還是會不斷回想起戰場的片段。盡管他們的生活與常人無異,但內心的傷痛從來不曾散去。后來,PTSD 逐漸被用于描述各種人為和自然災害受害者出現的一系列應激癥狀。
PTSD 是個體由于受到異乎尋常的威脅性、災難性心理創傷,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它是一種與其他精神障礙共病率很高的疾病,常見于抑郁癥、酒精濫用或成癮、恐怖癥等。
美國精神病學會統計研究發現,美國PTSD 人群患病率是1%~14%,平均為8%,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通常來說,不同的人群和個體,不同應急事件導致PTSD 發生的危險性是不同的。在交通事故中,無論是受傷還是沒受傷,大約25%的兒童會患PTSD。缺乏父母關愛的青少年,更容易患PTSD。青少年犯罪人員中PTSD的患病率是普通青少年的4 倍,其中女性是男性的兩倍。
PTSD是個體由于受到異乎尋常的威脅性、災難性心理創傷,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它是一種與其他精神障礙共病率很高的疾病,常見于抑郁癥、酒精濫用或成癮、恐怖癥等。
PTSD 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會導致明顯的精神和軀體痛苦,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自然現象或者車禍以及失去親人等都可能導致PTSD 的發生,一旦發病則會讓患者反復想起創傷的過程、創傷的事件等,也被稱為“閃回”。這會讓患者出現情緒失控甚至是無法入睡,經常做噩夢,嚴重時可導致患者出現幻覺、錯覺等。
很多PTSD 患者的早期癥狀表現為警覺性高,即對周圍的環境以及刺激過度警覺,會出現應激反應強烈,甚至是易怒、坐立不安等癥狀,也會影響到患者的注意力。情緒焦慮、全身難以描述的不舒服感覺等也比較常見。
PTSD 患者的典型癥狀是情感出現麻木的情況,對周圍事物會表現得越來越冷淡,往往會回避自己的痛苦和傷痛,還會出現恐懼和焦慮的情緒,非常抵觸一些類似場景,從而不愿意與人交流,導致情感上的麻木,最終遺忘自己的創傷事件。
由于受到創傷后患者的情緒非常低落,很多PTSD 患者的睡眠受到很大影響,往往難以入睡,就算睡著也會被創傷事件相關的噩夢所驚醒,從而再難入睡,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PTSD 患者會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精神抑郁,總是想遠離人群,有時還會伴有擔心、緊張、煩躁易怒等情緒。


目前,針對PTSD 患者的治療以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PTSD 患者的自殺率大約是普通人群的6 倍。所以,早期干預對預后有重大的意義。
重大心理創傷事件發生后,如果采用專業的心理評估,將有助于PTSD高危人群的識別。當人群遭受心理創傷后,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PTSD 的發生率。
一旦出現PTSD 癥狀,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能夠緩解癥狀、幫助康復。PTSD 患者應當主動求助于專業人員,如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PTSD 患者要盡量保持正常、穩定的生活作息和生物節律,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以獲得心理支持,學會與自我和解,慢慢接納自我、調適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