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念,尚永芳ZHANG Nian, SHANG Yongfang
(重慶郵電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重慶 400065)
在國家“互聯網+”和“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當前郵政業發展進入了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但行業人才隊伍規模、結構、素質還不能滿足現代郵政業創新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郵需要,當前從業人員以高中、高職、中專學歷占比最高,約53.20%,本科占比只有約6.81%,碩士及以上占比約0.32%。人才成為了制約郵政快遞行業發展的一大阻力,存在著職業化專業程度低、高層次技能人才短缺等不足。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郵政行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09-2020 年)》,加快發展郵政行業職業教育,培養智慧型郵政人才和應用型郵政人才,中國四所郵電大學新開設了郵政工程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物流信息技術和郵政快遞自動化技術、工管結合、以工為主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人才,同時各大郵電職業院校也開設了郵政類的相關專業。加快發展郵政行業職業教育,對提高行業人才隊伍素質、實現行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CiteSpace 對近十年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并與電商物流人才培養進行對比分析,為職業院校培養郵政快遞人才提供參考。
本文數據源自知網(CNKI),檢索范圍為總庫,選擇高級檢索中“文獻”的主題檢索,檢索主題為“郵政人才職業教育”、“快遞人才職業教育”、“郵政快遞人才教育”等,人工剔除無效文獻后共獲得文獻245 篇。同時在相同檢索時間范圍內設置檢索主題為“電商物流人才培養”,人工剔除無效文獻后共獲得文獻202 篇。根據中心主題,對索引文獻進行關鍵詞共現,同時對索引文獻的作者、共引文獻、機構進行可視化分析。
本文采用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它是通過可視化的手段來呈現科學知識的結構、規律和分布情況,分析研究對象的共現和共引關系,其中共詞分析法利用文獻集中詞匯對或名詞短語共同出現的情況,來確定該文獻集所代表學科中各主題之間的關系。利用對比分析法將郵政快遞行業與電商物流行業進行對比研究,從而為郵政快遞行業人才職業教育發展給出具有實用價值的建議。
在知網上檢索了2010~2021 年的有關“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和“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的文獻,根據文獻年度分布圖1 和圖2 可以看出,“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主題的文獻數量在2010~2014 年逐步上升,在2014~2018 年變化較大,2014~2015 年大幅度下降,2015~2017 年大幅度上升,2017~2018 年又較大幅度下降,2018~2021 年呈上升趨勢,2020 年超過30 篇。“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主題的文獻數量在2010~2014 年數量極低,在2014~2017 年,上升幅度較為緩慢,2017~2019 年上升幅度較大,其中2019 年發表相關文獻數量最多,在2019~2020 年逐步下降,在2020~2021 年又開始大幅度上升。2009 年10 月1 日,《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和新修改的《郵政法》同步實施,首次在法律上明確了快遞企業的地位,隨后快遞行業將迎來寡頭時代,郵政快遞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特別是2016 年,中國快遞迎來了“上市潮”,郵政快遞業進入了科技和人才驅動的新時代。2021 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 083.0 億件,快遞包裹快遞量超過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的總和。說明郵政快遞行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關。

圖1 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研究文獻時間分布圖

圖2 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研究文獻時間分布圖
在作者分布共現圖譜如圖3 所示,圖3 中的節點代表分析的對象,出現頻次(或被引頻次) 越多,節點就越大。節點之間的連線則表示共現(或共引) 關系,其粗細表明共現(或共引) 的強度,網絡密度表示網絡的密度。根據圖3(a) 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作者分布共現圖譜可以知道,共有176 個網絡節點與62 條連接線,網絡密度為0.004;圖3(b) 物流電商人才職業教育作者分布共現圖譜可以知道,共有213 個網絡節點與75 條連接線,網絡密度為0.0033。從圖3 可知,近十年來,國內研究有關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的作者之間合作較少,相互之間的交流網絡缺乏,極少數作者之間的合作也是處于一個學校,同時學校內部的人才培養研究也處于單打獨斗。但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的學者間的網絡過程構成比國內研究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作者間的網絡構成更為全面,其中張艷、李麗霞、宋利偉、董鵬、周斌等高頻出現,部分形成了作者與作者之間的密切合作交流。

圖3 高產發文作者分布圖
根據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機構共現圖譜(如圖4 所示),其中共有133 個網絡節點與26 條連接線,網絡密度為0.003,主要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山東省郵政管理局、北京郵電大學、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研究為主。根據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機構共現圖譜可知(如圖5 所示),其中共有168 個網絡節點與18 條連接線,網絡密度為0.0013,主要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現代物流研究院、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的研究為主。對比發現關注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和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的機構之間聯系都較少,且大部分發文機構仍為郵政相關的學院和機構為主,企業較少,同時所涉及的研究機構聯系不緊密、合作程度低、關聯程度低。

圖4 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研究機構合作共現圖譜

圖5 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研究機構合作共現圖譜
根據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關鍵詞共現圖譜可知(如圖6(a) 所示),一共有267 個網絡節點與459 條連接線,關鍵詞出現最多的是“快遞企業”、“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根據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關鍵詞共現圖譜可知(如圖6(b) 所示),一共有275 個網絡節點與695 條連接線,關鍵詞出現最多的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物流管理”等。對比發現,“校企合作”和“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的關注熱點和研究趨勢。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培養是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職業教育主要承擔了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任務。根據綜合數據分析對比可知,“職業教育人才”在電商物流行業中比在郵政快遞行業中引起的關注度更大,也更重視。“職業教育人才”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也將會成為電商物流行業和郵政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主力。

圖6 關鍵詞聚類共現圖譜
本文在CiteSpace 中進行可視化分析,繪制了作者、機構、關鍵詞的共現圖譜,通過對比發現:
(1) 從研究文獻年度分布發現,郵政快遞領域研究文獻發布數量在2010~2021 年具有明顯的起伏變化,但是在整體呈上升趨勢。
(2) 從高產作者分布發現,只有極少作者在研究該領域時具有相互交流合作,大部分作者之間缺乏溝通交流。
(3) 從關鍵詞熱點分布發現,郵政快遞行業開始逐漸加強對職業人才培養與教育的需求,已經開始成為郵政快遞企業與部分高校和部分職業院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4) 從對比分析中綜合發現,與電商物流行業相比,郵政快遞行業在質量方面的發展處于劣勢,更加需要大量職業人才的輸入。
(1) 利用校企平臺,加強校企合作
有近10 篇文章中表達出了對校企合作的看重,51 篇文獻中都蘊含了人才培養的思想。綜合發現要落實實干型郵政快遞人才的任務,就必須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關系這個平臺,企業向學校反饋自己的人才需求以及為學生提供鍛煉的平臺;學校根據企業的反饋為企業培養實干型人才。
(2) 深化教學改革,轉變教學模式
有近15 篇文章中蘊含了要加強郵政人才職業實踐教學體系,針對在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大背景下,郵政快遞人才需求的特點,高校對人才的培養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強調實踐能力培養。學校從實踐課程與實驗環節設計、校內實踐基地建設與運營、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專業師資團隊培養四方面進行改進,從而有效提升人才實踐能力。
本文開展了郵政快遞人才職業教育研究數據可視化分析研究,同時與電商物流人才職業教育數據可視化分析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近十年來,電商物流行業相較于郵政快遞行業更加關注本行業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郵政快遞行業和電商物流行業職業教育人才發展的重點途徑都是通過“校企合作”實現,郵政快遞行業人才職業教育的培養需要加強院校和企業的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