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華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國內汽車產業一方面要加強技術創新,提高汽車性能和技術含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大幅提高國產汽車的性價比,才能有力應對國外知名品牌汽車的競爭。零部件配送供應是整車裝配的重要環節,配送供應的狀況直接關系到整車裝配的質量、效率和整車成本的高低,汽車業發達國家的實踐就說明了這點。目前,國內關于零部件配送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少,結合個案企業的實證分析研究更少,國外這方面的研究還沒有檢索到。為加強這方面的研究,現以東風悅達起亞的零部件配送供應實踐為例,研究設計合理的評價體系,運用合適的評價方法,對該企業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開展實證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化改進思路,以期提高國內汽車裝配制造業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和服務水平。
通過文獻檢索,國內有幾位學者對汽車零部件配送績效進行了研究。王希宇構建了由財務能力、運營管理能力、服務質量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組成的區域汽車零部件配送中心運營績效評價體系,并對柳州汽車零部件配送中心進行了實證分析。應蕾蕾,等選取了運輸、倉儲、客戶服務水平及信息化水平四個方面的指標來構建績效評價體系。李曉星從運輸、倉儲、信息化水平、客戶服務四個方面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并建立了配送績效評價模型。包星月圍繞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專業技能、物流基礎設施、企業形象五個方面建立了配送服務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李從從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提出了倉儲、運輸、信息化水平、客戶服務、財務五個方面的績效評價指標。
上述研究都設計了配送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評價模型,有的研究也運用了評價模型對某個企業進行實證分析,從而驗證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的合理性。但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1)基于企業實情的評價體系的指標設計不夠合理;(2)有些評價體系指標偏向于定性化,有些評價體系指標偏向于定量化;(3)僅對單個配送企業的配送實踐進行績效評價,缺乏對多個零部件配送企業的績效評價和比較研究。
汽車零部件配送和一般物品的配送有著很大的區別:(1)汽車零部件種類非常多;(2)配送的時效性要求非常高;(3)不同零部件的配送量、配送地點、配送方式不完全相同,所以汽車零部件配送具有相當強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組織實施的難度非常大。為了能夠客觀衡量物流企業汽車零部件配送供應水平,其評價體系的設計必須遵循系統全面、客觀科學的原則。東風悅達起亞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乘用車制造企業,它的零部件配送供應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經過調研發現,東風悅達起亞主裝廠比較注重物流企業的外在形象,對周轉器具的整潔要求比較高,主裝廠和物流企業都認為人員溝通質量很重要,都比較關注一旦出現信息中斷或者其他異常情況如何應急處理等情況。在充分考慮各方關切的基礎上,設計了包括五個一級指標、十七個二級指標在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汽車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第三方物流企業汽車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汽車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由于對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綜合評價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根據事先規定的因素量化準則,對所有的因素進行量化,對原本受到許多定性因素影響難以評判的對象通過一定的數學方法進行綜合評價。評價過程中需要確定兩個關鍵量,第一個量用來說明處于同一層次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即表示每個指標的相對權重;第二個量用來說明評價指標對于評語集的模糊匹配程度,表示為評判矩陣。接下來對兩個量實施模糊綜合運算,也即模糊綜合評判。
(1)權重的確定。權重的確定可以運用常見的層次分析法,其大致步驟為:首先根據事先確定的兩兩關系比較量化準則,對評價對象所包含的一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量化,以此建立判斷矩陣,再對各個一級指標所包含的二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量化,以此建立判斷矩陣;其次求判斷矩陣對應的特征向量,即確定一級指標的權重向量和各個一級指標所包含的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最后依次對上面計算確定的每一個權重向量實施一致性檢驗。詳細步驟分述如下:
①建立判斷矩陣。根據事先設計的調查表,邀請來自東風悅達起亞和為該企業提供配送服務的三家物流企業以及其他學界業界物流方面的二十位權威專家,圍繞本文設計的指標體系,首先對五個一級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打分,然后取其算術平均值,得到如下的判斷矩陣:②計算判斷矩陣對應的特征向量,即權重向量。第一步,將判斷矩陣的每一行元素進行相乘,求得M。


第二步,計算M的5次方根。

同理可得:

第四步,計算判斷矩陣A的最大特征值max。

第五步,進行一致性檢驗。

一致性比率C=C0107 71120096 201,依據一致性比率判斷標準,說明判斷矩陣A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則五個一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042 7,0.523 4,0.088 4,0.088 4,0.257 1)。同理可以確定{顧客營銷性}兩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364 8,0.635 2),{配送服務水平}五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230 8,0.230 8,0.230 8,0.076 9,0.230 8),{成本水平}三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42,0.42,0.16),{倉庫管理水平}四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108 1,0.108 1,0.391 9,0.391 9),{信息化水平}三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333 3,0.333 3,0.333 3)。由此,得到第三方物流企業汽車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體系各指標的權重,見表2。

表2 第三方物流企業汽車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體系各指標權重
(2)確定評語集。本文中將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作為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判的四個等級,相應的評語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
(3)確定各指標對于評語集的模糊匹配程度。通常運用德爾斐法確定指標體系中各指標對于評語集的模糊匹配程度。如邀請十位專家實施評價,如果10%的專家認為該企業在某一指標方面達到“滿意”,40%的專家認為該企業在這一指標方面達到“較滿意”,30%的專家認為該企業在這一指標方面處于“一般”,還有20%的專家對該企業在這一指標方面評價“不滿意”,那么該指標相對于評語集的模糊向量表示為(0.1,0.4,0.3,0.2)。
為東風悅達起亞提供零部件配送供應服務的企業有永昌Glovis、豐達、環球三家物流公司,首先對永昌Glovis在指標{顧客營銷性}方面進行評價。通過設計調查表,邀請來自東風悅達起亞的十位專家根據永昌Glovis的配送實際狀況,實施模糊匹配評判,該企業在{企業的外在形象}方面對于評語集的模糊匹配評判表示為(0.2,0.4,0.4,0),在{人員溝通質量}方面對于評語集的模糊匹配評判表示為(0.1,0.4,0.3,0.2)。
永昌Glovis在{顧客營銷性}方面的模糊判斷矩陣表示為:

(4)模糊綜合評判。前文已經算出{顧客營銷性}兩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364 8,0.635 2),依據(·,⊙)算子進行運算,則有:

即對永昌Glovis在{顧客營銷性}方面的一級綜合評判向量=(0.136 5,0.4,0.336 5,0.127 0)。
按照同樣的方法,可以確定永昌Glovis在{配送服務水平}方面的一級綜合評判向量為:=(0.284 7,0.392 2,0.238 4,0.084 6),在{成本水平}方面的一級綜合評判向量為:=(0.116,0.316,0.384,0.184),在{倉庫管理水平}方面的一級綜合評判向量為:=(0.139 2,0.328 4,0.35,0.182 4),在{信息化水平}方面的一級綜合評判向量為:=(0.266 6,0.366 6,0.266 6,0.1)。
、、、、構成二級模糊評判矩陣:

前文已經確定五個一級指標的權重向量=(0.042 7,0.523 4,0.088 4,0.088 4,0.257 1),再實施二級模糊評判,則有:

根據模糊綜合評判,近62%的專家對永昌Glovis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處于“較滿意”之上。
按照同樣的方法,再對豐達公司和環球公司進行模糊綜合評判。豐達公司模糊綜合評判的結果是(0058 8,0.211 6,0.427 1, 0.302 6),只有27%的專家認為豐達公司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在“較滿意”之上,近43%的專家認為豐達公司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屬于“一般”水平,還有30%的專家對豐達公司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不滿意”。環球公司模糊綜合評判的結果是(0036 5,0.198 1, 0.393 6,0.371 8),只有23%的專家認為環球公司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在“較滿意”之上,超過39%的專家認為環球公司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屬于“一般”水平,超過37%的專家對環球公司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不滿意”。
根據對服務于東風悅達起亞的三家零部件配送企業的綜合評價結果,容易發現配送服務質量孰高孰低,物流服務競爭力孰強孰弱。配送服務質量越高、物流服務競爭力越強,取得的市場份額也會越大。實際中,永昌Glovis承接了東風悅達起亞整個零部件配送業務的60%,豐達物流公司承接了東風悅達起亞整個零部件配送業務的30%,環球物流公司只承接了東風悅達起亞整個零部件配送業務的10%。模糊綜合評價的結果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三家物流公司的配送服務質量,也與三家物流公司所承接的業務份額是相稱的,說明東風悅達起亞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是合理的,評價方法的選擇和評價模型的建立也是可行的。
當然,從東風悅達起亞的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來看,三家物流公司中運作得最好的永昌Glovis,也僅有25%的專家對其評價是滿意的,整體運作水平不夠理想,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大。從東風悅達起亞零部件供應物流運作可以看出,僅在面向主裝廠的配送環節實施了部分整合,在集貨環節還是由各個零部件供應商自行負責運輸,即使在配送環節也是由三家物流企業來運作,整個零部件供應物流模式未實施完全整合。
(2)零部件配送效率有待提高。東風悅達起亞主裝廠零部件配送有時存在著包裝不合理、線邊物料堆積和線邊物料短缺并存的現象,其零部件配送上線方式也比較單一,零部件欠缺合理分類和配送上線方式的合理選擇。
(3)配送管理信息平臺功能不強。目前,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還沒有在東風悅達起亞零部件配送供應物流運作中全方位、全過程地使用,配送管理信息平臺嵌入東風悅達起亞綜合信息平臺(vattze系統,從韓國引進)不夠,集成融合性不強,其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針對東風悅達起亞零部件配送供應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優化:
(1)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針對東風悅達起亞零部件供應物流環節集成管理水平不高的現狀,需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積極推進汽車產業鏈創新與應用,加強供應鏈管理,對從事零部件供應物流運作的各節點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采取整合式零部件供應物流模式,實現高效協同運作,實施精益配送。
(2)精準零部件配送計劃,合理選擇零部件上線方式。針對東風悅達起亞主裝廠零部件配送包裝不合理、線邊物料積壓和短缺并存的問題,可以利用PFEP 工具,精準零部件配送計劃,為零部件選擇合適的包裝容器并確定最優的包裝量,對零部件配送實施全面管控。零部件上線方式是采用線邊看板配送上線還是由配送中心從倉庫直接配送上線,或者由零部件供應商直接配送上線,應綜合考慮混流裝配切換頻次、裝配批量、裝配節拍、線邊存儲區域大小、零部件的材質、需求數量、體積大小、價值高低等因素來做出合理選擇。
(3)完善配送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配送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和不斷優化,充分實現零部件供應商、零部件配送中心、整車制造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提高配送效率。第三方物流企業應借助互聯網+數據技術手段,充分挖掘和利用零部件供應物流運作中動態數據的價值,進行科學的集貨、儲存、分揀、包裝、配送決策,優化配送作業,創新物流服務方式,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零部件配送供應的質量對整車裝配的效率和成本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基于東風悅達起亞零部件供應物流運作現狀,設計了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服務于東風悅達起亞的三家物流企業進行了綜合評價,評價結果符合三家物流企業的實際運作狀況。通過評價也反映出我國汽車制造業零部件配送供應存在的問題,應加大資源整合力度,精準零部件配送計劃,合理選擇零部件上線方式,完善配送管理信息平臺,優化配送模式,實施精益配送,提高配送服務質量。
零部件配送供應質量評價不是單純的理論性研究,需要緊密結合行業實踐狀況,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實務性評價,評價結果既能客觀反映物流企業配送績效,又能明確企業努力的方向,促進行業企業不斷進步。所以需要持續關注國內外汽車零部件配送業務發展狀況,把握先進的運作方式和管理經驗,藉以開展相關研究,推動國內汽車零部件配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