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淼葭

鳥瞰樂山
“走不完的大山,看不完的心酸”是峨邊曾經貧窮落后的真實寫照。位于小涼山區域的峨邊彝族自治縣,山高坡陡、路險溝深、田不成方、地不成塊,農業現代化之路注定艱難。可當地政府和群眾面對困局,突破桎梏,堅持生態立本,突出山區生態和立體氣候優勢,培育起了生態有機的效益型農業。
“立足‘三河流域’和山區立體氣候特點,我們以高山、中山、低山的錯位優勢布局了‘三河三帶’產業帶,同時也是三個農旅融合百里產業帶——大渡河流域的百里水上奇道·產村融合發展帶、白沙河流域的百里果蔬產業環線·彝家新寨群、官料河流域的百里生態旅游和彝文化長廊。”峨邊縣副縣長龍克強介紹道。
而三河三帶孵化中心就是其典型代表。該中心創新山區現代農業“2+3”體系,致力推動農業立體融合、產業鏈條交叉融合、產村一體深度融合、聯農帶農利益融合,孵化培育“1+6+N”省市縣園區,帶動三河流域11 鄉鎮81 村“山區現代特色農業+彝族文化+全域旅游+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中心占地3000 平方米,建立起了“創業孵化、品牌推廣、物流倉儲、大數據服務”四大運行系統,實施“峨嶺云邊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戰略,培育發展專業合作社62 家、特色農產品品牌36 個。不止如此,孵化中心還深度挖掘小涼山彝族文化和特色生態資源,培育開發出“彝風彝韻”“彝枝獨秀”等120 余種特色品牌。

峨邊大風頂

馬邊縣四川德順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周淼葭 攝

在峨邊三河三帶孵化中心工作的彝族姑娘 周淼葭 攝
在此基礎上,孵化中心還成立了品牌協會和電商協會,打造電商(微商)“零門檻”創業中心,建成95 個縣鄉村電商銷售網點和成都、重慶、樂山等線下體驗店,2018 年12 月被科技部評為國家級星創天地,2021 年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收入1.5 億元。
山川綿延起伏,天空湛藍澄澈,木質庭院依山而建,盛開的格桑花隨風搖曳,無盡的夏繡球花綻放在低矮的欄桿邊上,心胸隨著入目處的視野一起開闊起來,而這一切都是現代都市人夢寐以求的勝景。
這里,是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鎮福來村的卡莎莎鄉村度假區。“卡莎莎”由彝語“謝謝你”音譯而來,既為了感恩社會各界對項目落成的貢獻和幫助,也源于政企攜手共建、共謀發展的一段合作歷程。當地人更喜歡把這里叫作福來文旅項目,其規劃占地約455 畝,核心開發區約15 公頃。在坐擁千畝高山茶園梯田的山野之中,看云海瑰麗,實在是鄉村度假的點睛之筆。
2019 年,馬邊縣委、縣政府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扶貧辦的牽線搭橋下,與中國旅游集團牽手合作聯合開發建設福來文旅項目。其主要以茶產業為基礎,彝茶文化為主題,彝風彝俗文化為補充,優美的山地自然生態環境為依托,著力打造成為中國彝茶文化深度體驗地和鄉村休閑度假目的地。目前,項目一期已完成修建并投入運營;二期項目增設帳篷房、樹屋、露營平臺等,并完善叢林穿越、索道、燒烤、親子樂園、文創產品等旅游體驗項目。
項目所在的福來村原是省級貧困村,已于2018 年退出貧困村序列,并在2021 年實現村集體經濟純收入300萬元。自2015 年8 月以來,福來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發展形成規模、基層黨建穩步推進、農旅融合發展的路子初步形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福來村也因此獲得多項榮譽。
距離福來村大約15 公里的地方,是四川德順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公司于2018年入駐馬邊,是當地招商引資重點項目,主要從事真空冷凍干燥食品、熱風干燥食品和冷凍竹筍食品加工,集種植、研發、生產、國內外銷售于一體。其已通過FSSC22000和HACCP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同時已經成為美國星巴克、歐洲雀巢食品的合格供應商,并簽訂了全年滿負荷運轉的訂單量,計劃實現年銷售收入1.6 億元,利稅3000 余萬元,解決就業人口180 多人,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 月,出口創匯320 萬美元。
該公司農產品出口不僅實現馬邊自營出口零的突破,更為整個樂山地區加快農產品產業鏈升級,助推鄉村振興產生了深遠意義。
涼面、楊枝甘露、珍珠奶茶、素餅……這些讓人食指大動的美味產品,居然全都是用魔芋做出來的。“不只這些,我們公司還生產有白魔芋代餐粉、魔芋素毛肚、魔芋絲結等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四川森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磊如是說道。
今年4 月,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公告》顯示,由沐川縣魔芋協會申報的“沐川魔芋”地理保護商標,已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成功。
“我們企業也想利用‘沐川魔芋’的金字招牌,在國內銷售上進行開拓,開通線上銷售平臺,比如淘寶、叮咚買菜、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今年國內銷售收入預計在4000 萬元以上。”劉磊說道。
森態源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集魔芋種植、生產加工、產品銷售、技術研發為一體的國家級龍頭企業,全年加工鮮芋3 萬余噸,實現銷售收入3.6 億元,出口創匯2400 余萬美元,出口創匯居全國魔芋企業第一位。在森態源生物科技的示范帶動下,目前沐川縣已建成珠芽魔芋基地5000 余畝,預計采收葉面果41.9 噸、種芋1372 噸、商品芋9220 噸,魔芋產業綜合產值達4.6億元。商品芋需求空間大,魔芋種植前景廣闊。此次成功注冊地理保護商標,將進一步提升“沐川魔芋”知名度和美譽度,創造更高的產品價值,為沐川縣魔芋產業做大做強、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魔芋,是沐川縣的特色產業。森態源公司精耕魔芋產業已近10 年時間,發展到今天,已有出口產品魔芋膳食纖維、魔芋膠、魔芋絲結、魔芋面等多個系列,目前已獲1 項發明專利和39 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產品銷往美國、法國、德國等46 個國家。可以說,森態源公司魔芋產業的發展與沐川縣委、縣政府“生態發展、綠色崛起”的總體思路高度吻合,完成了魔芋從基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
現在,沐川縣的魔芋產業基地已成為工業旅游AAA 級景區、形成魔芋基地——魔芋初級加工——魔芋精深加工——國內外線上線下銷售完整產業鏈,工農旅融合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除大力發展魔芋產業外,沐川縣還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資源,著力打造特色品牌,重點加強地標培育,打造地標品牌、突出地標保護,不斷以知識產權助推鄉村振興,助力沐川縣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