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盧錦根

資中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橙堡魚鄉融合發展示范園
盛夏時節,在位于資中縣銀山鎮的資中萬畝血橙示范基地里,掛滿枝頭的資中血橙長勢喜人。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綠枝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今年掛果特別好,而且銷售行情看漲。盡管離鮮果成熟上市還有一段時間,但資中血橙‘橙小仙’系列產品已經有商家提前預訂了。”資中縣血橙協會會長鄒輝介紹說,“為進一步拓展資中血橙的產業鏈價值,資中縣與科研機構合作,以資中血橙、血橙蜜餞、血橙脆片、愛媛為主打的系列產品陸續走向市場。在發展鮮果市場的同時,我們也在逐步探索資中血橙更多的發展空間,以提升資中血橙的產業價值。”
經過30 余年的本土化培育,如今的資中縣已建成全國品種最新、品質最優、規模最大的血橙產業基地。全縣22 個鎮全覆蓋種植資中血橙27 萬畝,種植面積和年產量分別占全省的80%、全國的60%。
近年來,資中縣委、縣政府立足資中血橙國家級特色產品優勢區,將資中血橙作為特色主導產業之一納入“4+5+5”現代縣域產業體系,圍繞資中血橙“雙3 計劃·百億產業”發展目標,通過整合項目資源、健全產業發展體系、改善投資環境、提供標準化種植技術、提升整體品質、規范區域品牌等措施,讓“小血橙”推動資中縣“大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資中血橙已成功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縣內授權“資中血橙”地理標志20 余家,完成資中血橙標準化種植新植14400 畝,全縣資中血橙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老果園實施改良升級13.8 萬畝,果農直接受益達30 億元,全產業鏈產值達100 億元。

資中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萬畝血橙示范片及血橙專家大院

資中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資中縣血橙標準化種植基地
7 月16 日,烈日高懸。資中縣鐵佛鎮邵家壩村,資中德康鐵佛5 萬頭生豬育肥場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曾經的采石場經過平整,一座座標準化圈舍拔地而起,一個個料塔并列成排。項目負責人劉克兵介紹說,這個生豬育肥場是德康集團在資中眾多項目中的一個,項目投入運行后將實現生豬年出欄11 萬頭。據悉,四川德康集團此前已在資中縣建成投產1000 頭祖代場1 個、3000 頭擴繁場1 個。鐵佛5 萬頭生豬育肥場完工后,二期還將建設7500 頭種豬場項目。
“內江黑豬”是我國著名的優良地方豬種之一,因耐粗飼、抗病力強、肉質好而廣受歡迎,已成為打響川豬品牌典型代表。其中心產區為內江市市中區和東興區,分布于資中、隆昌、威遠、簡陽、安岳等地。2000 年,“內江黑豬”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成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地方品種資源之一。
2016 年11 月,內江市引進四川德康集團,啟動100 萬頭“內江黑豬”開發利用產業化發展,而資中縣作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和四川省畜牧業重點縣(生豬),成為“內江黑豬”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近年來,資中縣在鼓勵本土養殖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引進四川德康集團、新希望六和公司、正邦公司、溫氏集團在資中發展生豬養殖。2020 年以來,資中縣新開工年出欄1000 頭及以上的生豬養殖場46 個,已建成投產42 個,可實現年生豬產能30 余萬頭。2020 年,資中縣存欄生豬41.59 萬頭,出欄生豬67.29 萬頭,其中“內江黑豬”出欄約6萬頭,規模、產量均居內江市第一。
“資中鯰魚”因品優味美而聲名遠播。2021 年6 月18 日,央視農業農村頻道《致富經》欄目播出《新招養鯰魚財富翻倍來》,用時25 分鐘,講述了資中縣鯰魚協會會長秦光彬多年堅持不懈,致力于資中鯰魚養殖,成為鯰魚產業帶頭人,在創造個人財富的同時建設種苗繁殖基地,引導當地群眾養殖資中鯰魚,推動資中鯰魚產業化發展。
近年來,資中縣致力資中鯰魚的提質增效,努力擦亮“資中鯰魚”金字招牌。先后出臺了《資中鯰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實施《資中鯰魚“1112”百億產業規劃》,建設了南方大口鯰省級原種場、資中鯰魚品質提升中心、水產專家大院、水產品深加工廠,建成以球溪、高樓、魚溪、銀山等成渝沿線果漁產業帶。同時,大力發展現代設施漁業,分別建成工廠化、高位池和玻璃鋼等現代設施漁業示范基地,示范帶動全縣共發展工廠化養蝦池20000 立方米,高密度高位池60 口,玻璃鋼高密度養魚池363口。采用底排污技術,配套先進的增氧、智能漁業、殺菌、尾水治理設施,打造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的現代設施漁業。截至目前,全縣資中鯰魚養殖面積達10200 畝(其中標準化養殖2300 余畝),年產量達7280 噸,居全省第一,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鯰魚之鄉”稱號。
“資中冬尖”是巴蜀地區特有的傳統腌菜,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資中冬尖”以獨特的品質和風味,獲得了四川省調味“五強”“金獎”“銅獎”和“最暢銷”產品稱號,位居“巴蜀四大名腌菜”之首。2008 年,“資中冬尖”獲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2011 年,生產工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近年來,資中縣通過做大基地保障原料供應,做優品質培育重點品牌,做廣銷路提升產品價值等有效舉措,做大做強以“資中冬尖”為代表的優質蔬菜產業。依托龍江、孟塘、太平等鎮傳統優質特色蔬菜基地,采取“公司+專合社+農戶”生產模式,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同時,聘請多名農技專家組建“資中冬尖”專家工作站,實施冬尖原料基地綠色防控、新產品開發等科研項目7 個,編制推行生產加工技術規范地方標準10 余項,建成“資中冬尖”質量安全示范企業2 家,打造“豐源”等冬尖品牌3 個,并將“資中冬尖”從原料種植到上市銷售全流程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網上追溯系統,全程保障產品品質和食品質量安全。在此基礎上,舉辦特色農產品展銷會,開設“資中冬尖”展銷臺;引導經營主體參加各地農產品展銷會,銷售“資中冬尖”系列產品30 余種;依托縣電商中心,引導企業進駐網銷平臺,實現“細嫩冬尖”“豐源冬尖”等產品網上同質同價銷售。
截至目前,資中縣圍繞“資中冬尖”做文章,以孟塘、龍江鎮為重點,打造以辣椒為主導產業的蔬菜產業基地,輻射帶動全縣辣椒種植面積5 萬畝。2021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29.1 萬畝,產量達到80 萬噸,系列產品暢銷新加坡、日本、美國等亞歐美市場。
資中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成渝優質綠色農產品基地為抓手,深入推進全省唯一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試點工作,抓實省縣共建“五良”融合一體化樣板區各項內容,梯次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