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忠
基于商業擔保公司的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問題是指市場化的商業擔保公司在對中小企業的采購、供應和流通過程進行支持、支付和增信服務中,供應鏈金融三大參與者任何一方發生違規而給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參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我國商業擔保公司深度參與的供應鏈金融業務起步遲滯,對供應鏈主體增信的整體風險管理還沒有形成理論體系和完整的實施方法。商業擔保公司應不斷增強對供應鏈業務金融風險控制的理解,減少給自身造成損失。
首先,商業化擔保公司對供應鏈業務融資需求方以及第三方金融機構的審核制度還不夠完善。擔保公司在做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比較關注核心企業的付款能力,但實際上許多核心公司因為考慮到巨額資金占用利息,不及時付款容易發生道德風險。其次,擔保公司對供應鏈業務各個參與主體無法實現嚴格有效的審批和決策,僅僅流程化進行傳統模式盡職調查,并沒有對委托企業的資產狀況、信譽度和信用風險等有關的事宜做出仔細考量。目前來看,商業化擔保公司收入板塊中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在整個經營收入結構中占比較低,擔保公司在對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的深入研究和相關投入方面缺乏動機。
首先,供應鏈風險指標統計缺少針對性,欠缺行業統一的風險預警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指引。由于我國擔保公司存量較多,分布較為分散,在對客戶數據搜集整理工作方面沒有規范性文件,無法為目前的供應鏈業務金融風險評價工作提供豐富的數據參考。其次,擔保公司科技化轉型道路還在探索期。目前實力雄厚的擔保公司已經開發了基于數字化升級的全新擔保業務系統,其中嵌套了專屬的供應鏈業務模塊。部分知名供應鏈公司也開發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系統和配套維護方案,供無力開發供應鏈業務IT 系統的企業選購。
首先,我國大部分省市基于風險共擔的融資擔保體系尚未建立,多數商業擔保公司尚未納入再擔保體系中。擔保費定價受到嚴格管控,產生的收入無法全面對沖代償風險。供應鏈風險易傳導的特性放大了經濟波動風險。其次,商業擔保公司在銀擔合作中處于劣勢地位。在傳統銀擔合作中,擔保公司由于與品牌化銀行規模對比懸殊,談判中常常處于劣勢地位。商業銀行將易發生違約的風險客戶大量推薦給擔保公司,要求追加擔保后才能放款。擔保公司的平均客戶質量較低,在不恰當的考核激勵下,業務人員往往追求業務短期內大量擴張,發生代償風險的概率很大。
商業擔保公司應成立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制訂供應鏈業務金融風險管理的整體戰略規劃和建立供應鏈風險的預警分析體系。風險管理部作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產品設計和管理部門,具體統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任務。在風險管理部門架構中,應設置專業供應鏈業務風險經理,監督檢查各分(子)公司供應鏈業務風險管理質量。要特別注意強化對增信鏈條中物流和資本流的管控。在物流信息管理方面,要做好對倉庫和抵押物的管理,在現場核實客戶抵押物的質量與規格,并核實物流信息與購銷協議內容是否相符;在現金流方面,管控好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總量,與核心企業進行現金流的對碰,密切監控貨物采購方的業務回款,在增信期結束前確認回款賬戶資金差額。
首先,商業擔保公司要制定嚴格的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方案和審查規范,從嚴甄別供應鏈金融產品目標客戶的資質水平和信用程度,并全面調查目標客戶的地位和所在地的產業狀況、經營能力、社會信譽度以及發展前景等,最終建立供應鏈業務目標客戶準入和退出名單。應當注意的是,采用存貨質押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選擇應該建立相應標準,選擇可信賴的、有實力的、資質強的物流企業作為供應鏈業務中的準入企業,以加強對整個貿易鏈條的風險把控。其次,商業擔保公司要定時跟蹤在保客戶動向,定期對供應鏈業務在保客戶的資信等指標作出重新評價,一旦在保客戶的資產狀況有重大異常表現,就要及時采取嚴格管控措施,比如聯絡核心企業或放貸金融機構,及時將風險客戶賬戶鎖定,以防止其產生資產轉移的風險。
商業擔保公司應采用全面風險管理制度保證風險預警指標的真實有效。在風險指標量化前,要進行供應鏈企業的信用風險數據收集和梳理等工作,以保證供應鏈信用風險原始數據的全面性和真實性。擔保企業一方面可采用建設供應鏈金融商業信用風險數據庫的方法,系統地篩選和收集有用的商業信用風險資料;另一方面可通過借款人的信用信息、第三方公司披露資料、地方政府經濟統計資料等各種途徑來收集資金和信用風險數據,并進一步拓展數據庫的信息范圍,使供應鏈企業風險評價成果更為精確。
首先,針對供應鏈加保交易模式下的反擔保措施問題,一般要求企業提供應收賬款質押或應付賬款反向質押的方式,通過核實核心企業應收賬款真實性來保證還款來源的確定性。商業擔保公司應選擇在交易鏈條中可明確追溯核心企業債權債務關系的環節參與進去,采取保理和反向保理的方式進行融資加保,一旦融資企業出現風險進行代償后可向核心企業進行追償。其次,要綜合評價供應鏈上下游配套企業的資信情況。除了核心企業以外,應全面考察配套企業的歷史履約記錄和實際控制人的過往經歷。對于貿易鏈條不清晰、履約記錄較少,存在刷單、空轉等嫌疑的配套企業應重點關注,需派出雙人進行現場盡職調查,留存調查憑證和記錄。再次,對于首次涉及的高風險交易業務,應考慮采取雙核心策略,即同時要求買賣雙方均為核心企業,從而盡可能減少業務不確定性。
核心企業基于真實交易關系開具電子商業承兌匯票,背書N 手至持票人,商業擔保公司通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為持票人提供擔保,持票人將已添加擔保公司背書保證的商票背書給資金方指定的持票代理人,資金方進行放款。電子商業匯票貼現系統可根據風控模板及票據自動衍生計算,支持票面企業名稱、賬戶信息、開戶行信息、注冊地信息以及票據背書、轉讓等維度的反欺詐規則管理,擔保公司可借助該平臺實現票據在線審核及多角色審批管理。
商業擔保公司應在承兌人準入和持票人準入兩方面設立門檻,一般要求承兌人須為公司白名單客戶,持票人在企業資信、票據背書轉讓歷史和真實貿易背景方面做出要求。業務期限方面一般授信期限不超過1 年。授信限額方面,對平臺公司本身、單一承兌人涉及的業務余額、單張商票票面金額分別設定授信限額,以減少風險過于集中的隱患。承兌人拒付率控制方面,一般要求承兌人承兌記錄需滿足拒付金額率(拒付總金額/承兌總金額)、拒付筆數率(拒付總筆數/承兌總筆數)均不超過5%,且承兌人不得出現關于承兌匯票到期未兌付相關訴訟糾紛,不得發生實質性票據兌付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