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師:周芳元
長沙瀏陽市瀏陽河中學語文教師,長沙市優秀教師。他喜歡思考教育問題,擅長時評寫作,著有《教師的思考力》一書。

六月是畢業的季節。很多同學在中考、高考過后,都會選擇來一次長途旅行。旅伴有時是要好的同學、朋友,有時是親人。
你會發現,有些人無論走到哪里,最重要的事就是拍照。他們習慣于囫圇吞棗,什么都先拍下來,再回去修圖,發朋友圈。至于旅行途中發生了什么趣事,他們大多是不記得的。
有些人不只是旅行,就連吃飯、逛街、看書,花在處理照片上的時間,都遠遠地超過了“享受當下”的時間。
點 評
照片是當下的記錄,是情感的載體。但若我們在同一場景通過同一角度拍下千篇一律的照片,除了耗費時間,占據手機內存,并無太大的意義。
我們拍照,找到一個獨特的角度很關鍵。“橫看成嶺側成峰”,觀察的角度不同,呈現的情緒也不同。《背影》中的老父親,只用了一個飽含父愛的背影,就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散步》中三代人同行的場景,溫暖如春。選擇好角度,再按下快門,那珍貴的、精彩的瞬間,能夠點亮心燈。
一切景語皆情語,能夠記錄我們在特定情景中情感的照片,一兩張即可。畢業季,我們不妨把視野放寬,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迎接新生活。
比如高考結束后,長沙市一個女孩曾跳著一字馬沖出考場,那場景被照片定格,引發了無數人的感動。一張照片,代表著青春的朝氣,代表著對美好未來的追求。這樣的照片,彌足珍貴。
2 關鍵詞:接納 自強 潛能盛開在無聲世界

感動中國2021 年度人物名單公布,其中一位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2018 級博士研究生江夢南。這個來自湖南郴州的女孩,在半歲時雙耳失聰。但她創造了世人眼中的奇跡:靠對著鏡子學口型、摸著父母的喉嚨學發音,學會了“聽”和“說”。之后,她考入了重點大學。她從小立志學醫,希望用所學幫人祛除病痛。
點 評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躲過命運的捉弄。但我們可以像江夢南一樣,在身處逆境時,勇敢地與命運作斗爭。
從無聲世界到清華大學,江夢南的人生,無聲勝有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一路走來,江夢南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創造了屬于她的奇跡。
3關鍵詞:深愛 堅持 綠洲化悲傷為力量

74 歲的易解放被稱為“大地媽媽”。過去二十多年,她和丈夫綠化了內蒙古的四萬畝戈壁。
此前,易解放的兒子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這讓夫妻倆悲痛不已,兒子生前“植樹造綠”的愿望成了支撐他們堅強活下去的力量。2003 年,夫妻倆遠赴內蒙古庫倫旗,決心將那片嚴重沙化的大地變為郁郁蔥蔥的樹林。
點 評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因為對兒子深切的愛和思念,易解放夫妻矢志不渝,用汗水澆灌著戈壁。
“植樹造綠”是兒子的遺愿,也是兒子宏大的志向。易解放夫妻把對兒子的愛升華為對祖國的愛。這對平凡的夫妻,帶著自己的家國情懷,創造了不平凡的綠洲。
4 關鍵詞:盲從 自信 未來憑手氣找工作?

你聽說過開盲盒找工作嗎?最近,有一些公司推出了“盲盒崗位”,聲稱可以幫助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崗位的求職者。如果崗位不合適,可以有“復活”的機會,還可以提供“HR匹配”等服務。對于“盲盒崗位”,有網友開玩笑發問:“這個盲盒有隱藏款嗎?”“可以直接當總裁嗎?”也有網友稱:“我的手氣一直不好,萬一開出個清潔工崗位怎么辦?”
點 評
“盲盒崗位”有點標新立異,但它就像潘多拉的盒子,充滿風險。把求職寄托于盲盒,無異于求神拜佛。就算中了個“大獎”,沒有實力,這樣的崗位最終也不會屬于你。
與其去相信不切實際的“職業盲盒”,我們倒不如相信自己,能有時間拼手氣、試運氣,不如多錘煉專業技能,增強些自信。
5關鍵詞:物質追求 精神生活麻婆豆腐,200 元一份

一小碟麻婆豆腐,售價200 元;兩顆菜心,售價188 元;兩瓣普通的松花蛋,“做成了吃不起的樣子”。這就是“中餐日作”:沒有菜單,廚師根據當日食材,即興發揮,只是日料換成了中餐。
“中餐日作”的話題引發了人們對高檔消費的爭議:廚師“整雞只取一片肉”是否浪費?人均消費2000 多元卻吃不飽,商家是不是在宰客?
點 評
貴得不切實際的“中餐日作”,體現的并不是精致,而是浪費食材的奢侈和“人傻錢多”的愚蠢。
精神上的荒蕪比物質上的匱乏更可怕。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不應該讓自己沉迷于奢靡的生活,不要去追求虛妄的滿足感。平凡人,平凡事,平凡生活,平常心態,才是幸福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6 關鍵詞:反作用 以柔克剛頭發比刀片更“鋒利”

刀片比毛發硬五十倍,但為什么剃須刀沒用幾次,就很快變鈍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最近展開了一項實驗。他們發現剃胡子時,胡子也在反過來“切刀”。而柔軟的毛發,居然真的把刀“切”出了一個個裂口。
原來,頭發表面并不是光滑的。頭發那瓦片一樣的表面,會與刀片產生更為復雜的機械作用,使刀刃受到更強的力。
點 評
那最柔弱的水,經年累月地滴下,可以擊穿頑石;那堅韌的鐵杵,在石頭上打磨,也能化為細針;蜘蛛網細如絲,卻比鋼索還要結實……生活中,從不缺少“以柔克剛”的例子。
我們常站在強者的角度盲目自大,卻忘了從看似弱小的一方去思考。那些持續的、長久的、溫柔的力量,不動聲色,卻力量萬鈞。
7關鍵詞:動物 情境 熱愛在“動物園”里上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牛群在校園草坪中追逐,學生淡定經過”的短視頻火了。
學校的養牛傳統已有多年。這些牛由獸醫學院負責管理,主要用于教學實驗。學校的師生們不僅對牛群“見怪不怪”,還與它們保持著和諧的關系。每年都有學生以牛為研究對象,撰寫論文。每逢畢業季,牛群所在的大草坪也會成為“打卡點”,畢業生們紛紛與“牛學長”合影。
點 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好獸醫需要從服務對象身上直接得到相關的臨床經驗,方能真正做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華南農業大學人性化的課堂,既培養了學生,又保護了動物,還傳遞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理念。這樣的視頻,可以讓更多人認識、了解獸醫專業。這無疑是最好的招生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