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劉文巧
(河南省唐河縣人民醫院 新生兒科,河南 南陽 4734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是新生兒常見危重急癥,常伴有呼吸暫停,多在早產兒中發現,若救治不及時,患兒死亡率較高[1]。肺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是NRDS發病的主要原因,可造成肺泡壁表面張力增加,肺泡萎縮,進而繼發肺不張、肺動脈高壓等,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纖維蛋白滲出,形成肺透明膜。無創輔助通氣及補充外源性PS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而無創持續性氣道正壓通氣(NCPAP)及無創經鼻塞雙水平正壓通氣(D uo PAP)則是無創輔助通氣的常見方式[2]。本研究探討D uo PAP聯合豬肺磷脂注射液用于早產兒NRDS合并呼吸暫停的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NRDS合并呼吸暫停早產兒。納入標準:①符合NRDS及呼吸暫停診斷標準;②胎齡28~32周;③出生24 h內入院,有自主呼吸。排除標準:①存在先天性畸形;②呼吸道畸形等引起的呼吸窘迫;③病情危重,不宜用經鼻無創呼吸支持;④合并胎糞吸入綜合征。按照隨機抽樣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0例。觀察組男38例,女32例;平均胎齡(30.04±3.21)周;平均年齡(2.83±2.16)h。對照組男36例,女34例;平均胎齡(30.17±3.17)周;平均年齡(2.90±2.13)h。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確診后立即氣管插管給予PS(豬肺磷脂注射液),首劑量200 mg/kg,后根據患兒病情給予1~2次,100 mg/kg,先將PS預熱至37℃,清理呼吸道后將藥物分3次經氣管插管緩慢注入,后復蘇氣囊加壓給予1~2 min,拔管后應用NCPAP治療,參數:氧濃度(FiO2)40%、呼氣末正壓(PEEP)6 cm H2O。觀察組:患兒確診后立即氣管插管給予PS,方法同對照組,拔管后應用D uo PAP,參數:FiO240%,PEEP 6 cm H2O,呼吸頻率30~40次/min,吸氣時間0.60 s。根據血氣指標調整參數,保證經皮血氧飽和度為90%~95%。兩組患兒療效不佳或病情加重至有創機械通氣時,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治療。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指標:記錄患者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呼吸暫停次數、無創呼吸機支持時間、用氧時間。②血氣指標:采用PL2000 Plus血氣生化分析儀(南京普朗醫療設備有效公司)監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pH。③采用肺功能儀監測氧合指數。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指標觀察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無創呼吸機支持時間、用氧時間短于對照組,呼吸暫停次數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的臨床指標比較(±s)
組別 n 呼吸困難緩解時間(h)呼吸暫停次數(次)無創呼吸機支持時間(h)用氧時間(h)觀察組 70 79.27±12.03 1.22±0.28 89.21±13.47 107.28±21.32對照組 70 92.83±13.23 2.59±0.41 102.83±17.34 139.34±21.65 t 6.345 23.087 5.190 8.82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血氣指標及氣體交換指標治療前,兩組的PaO2、PaCO2、pH、氧合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PaO2、氧合指數高于治療前,PaCO2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PaO2、氧合指數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氣指標及氣體交換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的血氣指標及氣體交換指標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PaO2(mmHg) PaCO2(mmHg)治療前 觀察組 70 45.60±9.60 63.28±9.33對照組 70 45.58±10.97 62.98±9.02 t 0.012 0.193 P 0.991 0.847治療后 觀察組 70 78.98±15.02*35.22±7.61*對照組 70 62.93±14.28*45.56±9.46*t 6.479 7.126 P 0.000 0.000 pH 7.02±1.53 6.98±1.37 0.163 0.871 7.34±1.52 7.15±1.82 0.670 0.504氧合指數158.28±51.72 159.22±50.23 0.109 0.913 247.08±81.02*219.37±71.68*2.151 0.033
早產兒由于胎齡較小,肺部組織合成PS的量不能滿足自身需要,進而造成肺泡表面張力升高,誘發NRDS[3]。早產兒呼吸中樞及器官發育尚未完善,故極易合并呼吸暫停。NRDS發病后呼吸做功增加,可加重呼吸暫停的病情,頻繁的呼吸暫停可對PS的合成造成抑制,增加PS消耗量,加重NRDS病情,形成惡性循環,若救治不當或不及時,可導致患兒死亡。
PS是肺泡Ⅱ型細胞分泌的脂蛋白,覆蓋在肺泡表面,其生理作用為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及促進新生兒肺部發育成熟[4]。研究[5]表明,PS在改善毛細支氣管末端表面張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PS在胎齡18~20周時開始合成,胎齡35~36周時合成量迅速增加,胎齡越小,PS量越低,發生NRDS的風險越高,因此外源性補充PS是治療NRDS的常規措施。無創呼吸支持為針對存在呼吸問題患兒的最佳呼吸支持手段。NCPAP是在患兒呼吸周期內給予外在的氣道正壓,保持氣道處于擴張狀態,改善肺組織順應性,減少PS消耗,是治療NRDS的經典方式。D uo PAP是在患兒每次呼吸周期的吸氣/呼氣相分別給予不同的氣道正壓,吸氣時提供高水平的吸氣壓,通過間歇升高的咽喉部壓力,激發呼吸運動,產生較NCPAP更高的氣道壓克服氣道阻力,保證氣體有效到達下呼吸道及肺組織,使肺泡充盈,促進肺泡中氧氣彌散入血;呼吸時提供較低的氣道壓力,促進二氧化碳排出;此外,D uo PAP可減少機體呼吸肌作用,有效防止呼吸衰竭的發生[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無創呼吸機支持時間、用氧時間短于對照組,呼吸暫停次數少于對照組,表明D uo PAP在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方面效果明顯。分析其原因為D uo PAP間歇性增加壓力可傳輸至下呼吸道,增加通氣量及潮氣量,促進氣道開放,進而綜合性改善患兒肺功能,減輕呼吸困難,縮短通氣時間。同時觀察組血氣指標及氣體交換指標(PaO2、PaCO2、氧合指數)改善效果較好,表明D uo PAP的呼吸支持作用較NCPAP更加明顯,通過間歇升高的壓力,減少呼吸做功,促進肺泡擴張,增加氣體交換,改善機體動脈血氣指標及氣體交換指標。
綜上所述,D uo PAP聯合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NRDS合并呼吸暫停早產兒可改善其臨床癥狀及血氣指標,縮短恢復時間,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