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冬玉,李彩霞,王苗苗
(1鄭州市中心醫院新鄭分院/新鄭市公立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河南 鄭州 451100;2鄭州市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41)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內科常見疾病,約占各種腦血管疾病的75%,多由血液循環障礙、缺血和缺氧引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且急性腦梗死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1]。急性期實施積極有效的治療對改善患者疾病預后極為關鍵。超早期溶栓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但患者往往在就診時生理儲備能力低下、身體機能下降,已錯過最佳溶栓治療時機,較多患者難以進行溶栓治療。因此,縮小梗死面積、改善神經功能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2]。本研究探討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失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鄭州市中心醫院收治的8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納入標準:①肝、腎、心、肺均正常;②自愿參與本研究;③BI評分<45分。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或癡呆;②心、肺、腎功能異常;③配合度低,依從性差;④腦出血,或近期合并出血疾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36例)。觀察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8.8±5.3)歲。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61~74歲,平均年齡(67.5±5.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在100 mg 0.9%氯化鈉溶液中加入依達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1992)30 mg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每日滴注2次,2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丁苯酞治療:在100 mg 0.9%氯化鈉溶液中加入丁苯酞注射液(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00041)25 mg,每日滴注2次,2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臨床療效依據《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3]中的療效標準進行判定; 對比兩組患者的NIHSS、ADL評分及IL-1、TNF-α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高于對照組的61.11%(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NIHSS、ADL評分治療前,兩組的NIHSS、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ADL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ADL評分比較(±s,分)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ADL評分 NIHS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25.30±5.68 60.24±8.41* 15.33±3.30 10.36±3.38*對照組 36 24.97±5.01 52.93±8.28* 15.58±3.28 13.57±3.90*t 0.278 3.986 0.346 4.053 P 0.782 0.000 0.730 0.000
2.3 IL-1、TNF-α水平治療前,兩組的IL-1、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IL-1、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IL-1、TNF-α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IL-1、TNF-α水平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TNF-α(ng/mL) IL-1(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52.5±2.4 16.2±2.1* 23.7±1.4 5.1±0.8*對照組 36 52.7±2.3 25.6±1.4* 23.6±1.5 11.5±1.3*t 0.386 23.303 0.316 28.019 P 0.700 0.000 0.753 0.000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單藥治療是常規治療方式,但難以取得較理想的效果[4]。因此,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是盡可能挽救腦細胞,減輕神經缺損癥狀,改善供血和腦細胞代謝,恢復神經細胞活動,保護神經元功能,改善預后。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高于對照組的61.11%(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IL-1、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依達拉奉是一種腦保護劑,具有緩解缺血和水腫癥狀等療效,該藥物可快速通過血腦屏障到達組織內發揮作用,有效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梗死灶周圍局部腦血流,改善神經功能[5]。此外,依達拉奉還可抑制遲發性神經元死亡,緩解神經癥狀,阻止腦梗死和腦水腫進展。研究[6]表明,依達拉奉能夠抑制血管內皮、神經細胞等氧化損傷,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減輕腦水腫,減少血管內皮細胞受損,保護腦細胞功能,防止氧化性細胞損傷。丁苯酞是一種新型藥物,從芹菜籽中提取,是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能夠減少患者腦細胞死亡,保護線粒體功能,改善缺血區域灌注[7]。采用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能夠促進其神經功能缺損改善,對中樞神經功能損傷有改善作用。相關研究[8]表明,丁苯酞能夠通過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改善線粒體功能,調整腦能量代謝,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升腦血管內皮中PGI2和NO水平,改善微循環,提高腦血流量,從而修復神經功能,減輕神經元損傷。
綜上所述,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較好,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升生活質量,加快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