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強,賴春苗,魏林平
(龍川縣人民醫院1醫學檢驗中心,2腦系疾病診療中心,廣東 河源 517300)
急性腦梗死(ACI)為神經內科常見病,具有發病突然及病情進展快等特點,致殘率、致死率較高,患者預后較差[1]。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屬于神經元標志性酶,在ACI患者發生缺氧缺血損傷時,受損腦組織神經元釋放NSE,能夠通過測定NSE水平對患者病情及預后進行評估[2]。D-二聚體(D-D)為評估血栓形成及溶解的重要指標,D-D水平上升則血液呈高凝狀態;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為機體內氧化應激危險因子,在動脈粥樣硬化、ACI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是評估神經功能缺損及預后的重要因子[3-4]。鑒于此,本研究探討NSE、D-D及HCY檢測對ACI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以期為ACI患者的診治提供確切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16例ACI患者作為ACI組,同時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的健康者100例作為對照組。本研究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ACI組:男65例,女51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9.28±2.16)歲;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評分6~19分,平均(13.95±2.37)分。對照組:男58例,女42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9.08±2.23)歲。兩組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中國專家共識》[5]中ACI診斷標準;③首次發病,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排除標準: ①合并顱內腫瘤或腦出血;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③肝、腎功能損傷;④患有精神疾病。
1.3 方法①NSE、D-D及HCY檢測:采集兩組受檢者空腹靜脈血3 m L,3 000 r/min離心10 min,血清分離備用,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儀(AUTOLUMO A2000PLUS,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化學發光法測定NSE水平,試劑盒由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680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提供),分別以免疫比濁法、酶循環法測定D-D、HCY水平,試劑盒分別由廣州科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永和陽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NSE、DD及HCY正常值:NSE<20 ng/m L,D-D<1.35μg/mL,HCY為0~15μmol/L。②ACI患者發病后3個月進行隨訪,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評估患者的殘疾程度,其中死亡或mRS評分>2分納入預后不良組(32例),mRS評分≤2分納入預后良好組(84例)。
1.4 評價指標比較ACI組與對照組、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的NSE、D-D及HCY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ACI組與對照組的NSE、D-D及HCY水平比較ACI組的NSE、D-D及HCY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ACI組與對照組的NSE、D-D及HCY水平比較(±s)

表1 ACI組與對照組的NSE、D-D及HCY水平比較(±s)
組別 n NSE(ng/m L) D-D(μg/mL) HCY(μmol/L)ACI組 116 27.52±3.28 4.45±1.23 22.61±3.08對照組 100 8.51±1.09 0.55±0.13 8.67±1.32 t 55.367 31.546 42.043 P 0.000 0.000 0.000
2.2 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患者的NSE、D-D、HCY水平比較預后不良組的NSE、D-D、HCY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P<0.05)。見表2。
表2 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患者的NSE、D-D、HCY水平比較(±s)

表2 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患者的NSE、D-D、HCY水平比較(±s)
組別 n NSE(ng/m L) D-D(μg/mL) HCY(μmol/L)預后良好組 84 23.43±3.57 3.54±1.09 18.61±2.53預后不良組 32 31.52±4.09 4.69±1.37 24.03±3.11 t 10.473 4.720 9.663 P 0.000 0.000 0.000
近年來ACI發生率不斷升高,且呈年輕化發展趨勢,已成為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的常見病。ACI具有動態演變過程,已發生梗死的組織周邊往往存在尚未完全梗死部位,損傷具有可逆性,故及時挽救缺血半暗帶對患者病情控制及預后具有直接影響[6]。及時發現并診斷ACI,對治療方案的制定、挽救缺血半暗帶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降低致殘率、致死率,改善患者預后。目前采用CT等影像學檢查無法準確評估ACI患者危險程度、預后情況,故為改善患者預后,近年來血清學指標已在ACI診斷及預后評估中不斷應用。
NSE為酸性可溶性蛋白酶,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缺氧、缺血時,血腦屏障、神經元細胞膜完整性被破壞,腦細胞能量代謝障礙,NSE合成及分泌增加,NSE基因表達上調,細胞內NSE溢出釋放入血,導致血清中NSE水平升高[7]。血液高凝狀態為ACI重要臨床表現,其中凝血、纖溶的異常變化為ACI主要生理過程。D-D為機體纖溶及凝血系統產生的特異性產物,能夠激活補體系統,促進白細胞釋放蛋白,對血栓纖維帽、血管內膜造成損傷,造成平滑肌硬化、增生,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栓形成風險[8]。HCY為人體必需氨基酸,屬于氨基酸代謝過程的主要中間產物,HCY異常會造成內皮功能損傷及血管舒張功能障礙,HCY水平越高,會累及越多血管,加重神經功能損傷[9]。本研究結果顯示,ACI組的NSE、D-D、HCY水平高于對照組,預后不良組的NSE、D-D及HCY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提示ACI患者血清NSE、D-D及HCY水平呈高表達,NSE、D-D及HCY參與ACI的發病過程,且預后不良患者NSE、D-D及HCY水平較高,能夠通過測定NSE、D-D及HCY水平評估患者預后。但本研究中僅納入116例ACI患者,樣本量較少,可能會對研究結果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仍需進行更加嚴謹的大樣本對照研究,以進一步明確NSE、D-D及HCY檢測在ACI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綜上所述,NSE、D-D及HCY參與ACI的發生,且預后不良的ACI患者NSE、D-D及HCY水平較高,故臨床對NSE、D-D及HCY進行檢測有助于ACI的診斷及預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