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著,梁馮,潘蓮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院1成人精神男科,2臨床心理科,廣東 茂名 525200)
精神分裂癥(SP)癥狀復雜且異質性強,表現為情感、認知、意志行為障礙,具有反復發作、病情遷延等特點,多數患者經藥物治療可獲得康復或有效控制[1-2]。但社會公眾對SP持有消極認知態度,認為SP患者行為古怪、智能低下、孤僻或沖動退縮、性格脆弱、具有危險性等,使SP患者常感受到社會偏見和歧視,出現不同程度的社交回避[3-4]。自我接納是指個體對自身及其所具備特征持積極態度,屬于自我意識中的自我體驗成分,能夠欣賞接受現實中的狀況,直接影響個體應對事件的方式[5]。本研究分析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水平之間的關系,為臨床干預提供新的思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男性SP患者,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42.65±3.14)歲;病程5~226個月,平均病程(66.21±12.65)個月;疾病類型:未分化型38例,偏執型58例;未婚46例,已婚46例,喪偶或離婚4例。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精神障礙分類)》[6]中SP相關診斷標準;男性;經過藥物治療有效,能夠配合參加問卷調查;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病歷資料不完整;不具備正常的書寫、閱讀能力;正在參與其他臨床研究;存在藥物、酒精、毒品等濫用史;伴有嚴重軀體疾病。
1.2 方法①社交回避。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S)[7]中社交回避維度評估患者社會回避情況,其包括14個條目,每個條目按“是”、“否”分別計1分、0分,分值越高則社交苦惱越嚴重。②自我接納。使用自我接納問卷(Self-Acceptance Questio n naire,SAQ)[8]評估患者自我接納情況,其包括自我接納(Self Acceptance,SA)和自我評價(Self Evaluation,SE)兩個維度,每個維度8個條目,每個條目用1~4級評分,分值越高則自我接納水平越高。由統一培訓后的護士用標準引導語行問卷調查,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調查目的、問卷大致內容及其填寫方式,由調查對象本人填寫調查問卷,對于患者無法理解內容可進行相應的解釋,若患者存在視力障礙等因素無法自行填寫問卷,可由調查者按照調查對象意識代為填寫。調查問卷現場填寫,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101份,有效回收率為95.05%(96/101)。
1.3 觀察指標①分析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水平;②分析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水平之間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n(%)表示,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社交回避、自我接納96例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得分為(7.50±1.24)分,自我接納總分為(38.40±5.24)分,各維度評分見表1。
表1 男性SP患者自我接納水平(±s,分)

表1 男性SP患者自我接納水平(±s,分)
項目 得分SA 19.53±4.16 SE 18.87±4.24總分 38.40±5.24
2.2 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水平之間的關系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各維度及其總分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2。

表2 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水平之間的關系
目前尚未明確SP發病原因,可能是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臨床表現為認知功能受損、不配合治療、情緒低落、輕生自殺、情感淡漠等,癥狀無法徹底根除,病程多遷延,易反復發作[9-10]。部分SP患者存在精神殘疾、社會功能缺失以及敵對性、破壞性、攻擊性等激越行為,對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公眾對SP患者常常存在誤解,認為其沒有理智、暴力、無法控制、不能工作等,因而SP患者面對公眾的誤解通常采取退縮等消極應對方式,雖然可避開可能出現的拒絕與消極評估,但可能造成過多的回避社會交往情況,失去獲得群體支持的機會。
自我接納是自我意識中自我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反映其接受現實時自我的態度和對自己長處、價值、重要性等情緒感評價[11-12]。自我接納是自尊心理最核心、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對自我健康評價的重要概念,是個體能夠恰當接受自我缺點或優點的態度表現,與良好的人際關系、高水平自尊、有效的自我調節等精神健康積極方面呈負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96例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得分為(7.50±1.24)分,自我接納總分為(38.40±5.24)分;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水平呈負相關,提示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及自我接納水平密切相關,提高患者自我接納水平對改善社交回避情況意義重大。SP患者遇到挫折、不幸時,對自我能力的理解和對自身不足、缺點的接納存在一定缺失,通常會對自己感到失望,常感到無助、孤立,同時無法直面自己身處的環境,持續存在自我痛苦的思想和情緒,無法理智、客觀地看待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容易發生過度不良認知,出現自信水平減低、持續自卑情緒、對自身厭棄感和否定感等,直接影響自我接納水平。自我接納水平低會影響SP患者人際交往,擔心被拒絕而回避、退縮正常的社交。同時,自我接納水平降低可導致患者出現不良認知,無法完全接納自身疾病,對自身疾病狀態也無法做出理智、客觀的認識,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體驗到強烈的病恥感,對外界的歧視更加敏感,進而出現與外界隔離、隱瞞自身病情等不良情況,導致社交回避。而積極自我接納者對自我評價趨向于積極,更傾向于采取積極應對方式面對生活事件,也會善待自己,促使其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自我責任感及自我效能感,有利于身心康復,增強患者回歸社會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其社交回避水平。
綜上所述,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與自我接納水平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提高患者自我接納水平,有助于改善其社交回避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