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妮,黃少娜,賴志杰
(普寧市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三區/內四科,廣東 普寧 515342)
高血壓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此類患者由于血壓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使心臟后負荷加重,造成左心室順應性下降,且左心室張力過大,繼而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1]。心臟改變是早期高血壓常見并發癥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左心室壓力過高及左心室后壁增厚等。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其生命健康,因此需要盡快識別及治療高血壓患者心臟改變情況,以提高患者預后[2]。高血壓心臟改變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其中常用治療藥物包括沙庫巴曲纈沙坦與比索洛爾。臨床中常采取單純用藥的治療方式,但效果往往不佳[3]。本研究探討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早期高血壓心臟改變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高血壓心臟改變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早期高血壓心臟改變;②心功能≤2級;③可接受本研究中藥物,且使用過程中對藥物無過敏反應;④年齡≤80歲;⑤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瓣膜存在明顯的狹窄現象,限制性或肥厚性心肌病;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惡性腫瘤;③肝腎功能嚴重不全;④急慢性心力衰竭;⑤依從性較差,不愿配合完成本研究。以隨機數字表的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各40例。研究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60.11±2.42)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02±1.02)年。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40~77歲,平均年齡(60.24±2.41)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04±1.03)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鎮靜、吸氧、低鹽飲食等基礎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口服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90002,規格100 mg×14 s)治療,初始給藥劑量為50 mg/次,2次/d,之后可逐漸增加劑量。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富馬酸比索洛爾片(Merck KGaA,國藥準字J20170042,規格5 mg×10 s)治療,5 mg/次,1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療效評價標準。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階段人數,具體如下:階段A:主要是前心衰的階段,高危群體,但并未合并器質性心臟病;階段B:前臨床心衰的階段,主要是合并器質性心臟病,但并未出現心衰情況,即類似于NYHAⅠ級的心功能;階段C:臨床心衰階段,具體表現為存在器質性心臟病,并且有心衰病史;階段D:已成為心衰難治的階段,心臟病呈進行性發展,經治療后仍存在心衰情況,需要予以相關干預。②心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后測定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肥厚程度、左房內徑、左室射血分數等。③心電圖指標。于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床旁標準12導聯心電圖檢測,心率校正后進行心電圖檢查,記錄QRS波、PR間期、P波時限、QT間期、QTc間期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治療后,研究組階段A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n(%)]
2.2 心功能指標治療后,兩組的心功能指標均改善,且研究組的心功能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左心室肥厚程度(mm) 左房內徑(mm) 左室射血分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11.15±1.52 4.23±0.66* 43.25±5.13 25.12±3.35* 39.15±4.10 52.26±5.13*對照組 40 11.21±1.54 6.21±0.78* 42.98±5.15 31.15±3.89* 39.26±4.15 46.25±4.56*t 0.175 12.256 0.235 7.429 0.119 5.538 P 0.861 0.000 0.815 0.000 0.905 0.000
2.3 心電圖指標治療后,研究組的心電圖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心電圖指標比較(±s,ms)

表3 兩組患者的心電圖指標比較(±s,m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指標 時間 t P 研究組(n=40) 對照組(n=40)QRS波 治療前 85.12±7.23 84.98±7.21 0.087 0.931治療后 97.15±6.23* 92.25±6.56* 3.426 0.001 PR間期 治療前 188.25±14.15 188.14±14.21 0.035 0.972治療后 148.25±12.23* 161.13±13.01* 4.562 0.000 P波時限 治療前 122.25±12.14 122.18±12.16 0.026 0.980治療后 106.25±9.86* 113.25±10.51* 3.511 0.001 QT間期 治療前 402.25±25.15 401.98±24.96 0.048 0.962治療后 365.56±20.13* 381.16±22.42* 3.275 0.002 QTc間期 治療前 425.56±30.25 424.96±30.17 0.089 0.930治療后 366.25±23.25* 391.12±27.56* 4.362 0.000
早期心臟改變是高血壓常見的并發癥,若不及時干預及治療會使患者持續進展為心衰,同時死亡率明顯升高[4-6]。因此,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早期高血壓心臟改變的方法至關重要。
沙庫巴曲纈沙坦具有利尿、降壓及擴血管的作用,且可抑制心室重構,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的效果滿意,但單純用藥的效果往往不佳,對心功能及心電圖指標改善不佳[7]。比索洛爾屬于β受體阻滯劑,可選擇性阻斷腎上腺素及β1受體連接。研究[8]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良好,但關于聯合用藥對早期高血壓心臟改變的效果尚存在爭議。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階段A占比高于對照組,心功能、心電圖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索洛爾可顯著改善早期高血壓心臟改變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效抑制其心臟功能的持續變化,促進心功能改善,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早期高血壓心臟改變的效果滿意,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電圖指標,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