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軍,胡霄雨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兒童重癥醫學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重癥肺炎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多發于兒童及老年人群[1]。重癥肺炎患兒由于肺功能損傷,機體呼吸功能可出現障礙,需接受機械通氣。機械通氣是肺臟通氣的重要支持手段,可有效改善患兒的呼吸功能,但機械通氣建立的人工氣道可對患兒正常口腔功能造成不利影響,引起口腔內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能力變差、氣道分泌物聚集,甚至吞咽功能障礙[2]。機械通氣可造成口腔菌群失調,增加感染風險。口腔護理是維持口腔衛生、減少院內感染的重要手段,但常規口腔護理方式側重于數量,對質量的關注度較低[3]。隨著醫學的進步,口腔護理方式得到改良。本研究探討改良口腔護理方案在重癥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口腔衛生狀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癥肺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2~12歲,平均(5.64±1.03)歲。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齡2~12歲,平均(5.58±1.10)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確診為重癥肺炎;②接受機械通氣;③入組前無口腔疾病;④口腔灌洗液培養細菌陰性;⑤家屬對本研究知情。排除標準:①入組前接受抗感染治療或化療等;②存在半臥位禁忌癥;③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④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責任護士每天早8:00、晚20:00用棉球蘸漱口水清潔患兒口唇,觀察患兒口腔內部狀況,用生理鹽水清潔牙齒、上顎、舌苔等,5~10 min/次,機械通氣時檢查氣管插管深度并固定,定期更換一次性牙墊。觀察組采用改良口腔護理方案:①口腔護理前查看胸片,確定氣管插管的位置。②剪裁氣管插管膠布,無牙墊患兒使用Y型膠布固定氣管插管,將彈性柔棉寬膠帶裁剪為患兒兩眼外角的長度,將膠布中間剪開一側內眥至另一側外眼角;應用牙墊患兒則使用X型膠布固定。③測量氣管插管的外露長度及氣囊的壓力,壓力維持在25~30 cm H2O。④用0.12%氯己定漱口液沖洗口腔,一人固定患兒頭部,另一人撕開氣管插管膠帶,用0.12%氯己定擦拭口腔,清洗患兒牙齒、上顎、舌面等,牙齒與牙刷呈45°,每個位置至少5次,將氣管插管移至遠端,清潔近側口腔,最后清潔頰面、硬腭、舌面,后用滅菌注射用水沖洗,最后涂抹潤唇膏。⑤噴灑皮膚保護劑,注意保護患兒眼部。操作期間觀察患兒呼吸變化及面色,操作結束后及時更換牙墊,再次檢查口腔情況。
1.4 觀察指標①統計兩組患兒口臭、牙齦腫脹、口腔潰瘍發生情況。②口腔清潔度:Ⅲ級:清潔效果理想,口腔細菌菌落數量極少,牙齦及牙齒無異物,無異味;Ⅱ級:口腔清潔度理想,口腔細菌菌落數量較少,牙齦及牙齒有異物,無異味;Ⅰ級:口腔清潔度差,口腔細菌菌落數量較多,牙齦及牙齒上存在異物,有異味。③記錄兩組患兒的ICU住院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口腔衛生狀況觀察組口腔衛生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43%,低于對照組的80.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口腔衛生狀況比較[n(%)]
2.2 口腔清潔度觀察組口腔清潔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口腔清潔度比較[n(%)]
2.3 ICU住院時間觀察組ICU住院時間為(10.45±1.46)d,短于對照組的(14.44±2.51)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129,P=0.000)。
重癥肺炎為呼吸科常見的危重癥,兒童為高發人群。重癥肺炎患者多數需接受機械通氣干預,但由于其病情較重,免疫力低下,加上有創機械通支持治療時患者氣道直接與外界相通,增加院內感染發生風險[4]。院內感染的發生與多種因素關系密切,如患兒基礎狀態、外源性及交叉感染因素、機械通氣干預時間、呼吸機管理、醫源性因素等[5]。臨床對于院內感染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對原發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治療,強化口腔護理及呼吸機管理等。
研究[6]表明,口腔內菌群平衡失調、機會型病原體定植位移是引起機械通氣患者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因此加強口腔護理有助于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研究[7]表明,ICU住院時間增加1 d,繼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導致死亡的風險增加5%~10%,因此有效的口腔護理策略可預防院內感染,同時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改善預后轉歸。常規口腔護理措施是用棉球蘸取漱口液擦拭患者口唇,但摩擦系數小,對牙齒、舌苔、舌背等清潔度較低,口腔內易滋生病原菌,誘發口腔疾病。此外,常規口腔護理僅清理表面污垢,而牙齦邊緣累積的細菌可形成牙菌斑,通過口腔分泌物作用形成牙結石,增加牙齦的刺激作用,引發口腔炎癥及潰瘍,增加外源性病原菌入血及感染的風險[8]。改良口腔護理方案徹底揭開氣管插管膠布,充分暴露口腔后再進行口腔護理,利于徹底清除口腔定植菌。口腔沖洗過程中,由于口腔內液體量較多,邊沖洗邊吸引雖可吸走大部分液體,但仍有少量液體可沿氣管插管停留在氣囊上方,為防止口腔護理期間氣囊上方的液體進入下呼吸道,需密切關注氣囊壓力,在實施口腔護理前調節氣囊壓力在25~30 cm H2O,高于常規壓力,可有效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研究[9]表明,氯己定漱口液用于ICU患者的口腔護理可減少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生,但尚缺乏足夠的證據應用于兒童中。本研究使用氯己定漱口液患兒口腔衛生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研究[10]表明,0.2%氯己定在口腔清潔效果方面優于0.12%氯己定,但在預防牙齦炎方面未見明顯差異。本研究應用0.12%氯己定,結果顯示患兒口腔清潔度較好,且ICU住院時間明顯縮短。
綜上所述,改良口腔護理方案可降低重癥肺炎患兒口腔衛生不良時間發生率,提高其口腔清潔度,縮短ICU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