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王麗丹,李廣珂
(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妊娠期營養過剩現象不斷增加。妊娠期營養過剩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難產等發生風險[1]。常規護理對孕期體重管理主要集中在飲食、運動方面,對產婦的隨訪存在欠缺,故干預效果不盡人意,同時初產婦無生產經驗,進入醫院后由于環境陌生及分娩疼痛刺激,可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對陰道分娩造成不利影響。本研究探討體重管理結合角色代入護理對初產婦心理狀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初產婦,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1~34歲,平均(27.61±2.16)歲;體質量指數(21.54±0.40)kg/m2;孕周(31.08±0.64)周。對照組 年齡21~35歲,平均(27.08±2.08)歲;體質量指數(21.67±0.48)kg/m2;孕周(31.32±0.55)周。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在我院建立檔案的初產婦;②處于育齡期;③單胎妊娠。排除標準:①孕前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②多胎妊娠;③患有智力或精神障礙;④超聲提示胎兒發育異常,終止妊娠;⑤既往接受盆腔手術。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及健康教育:監測產婦胎心,產前1周詳細講解分娩注意事項;與情緒低落產婦溝通,幫助其放松心情,解答疑問;常規體質量管理,指導產婦少食多餐、禁食生冷刺激食物;囑咐產婦堅持餐后運動,30~40 min/次。觀察組采用體重管理結合角色代入護理:①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對接受產檢的產婦進行健康宣教,并了解產婦對妊娠期間遵醫用藥、飲食、運動、孕期危險情況及產后并發癥等存在的疑惑,查閱相關 文獻后給予解答。②角色代入護理及健康教育:每周二、周五下午開展健康教育課堂,由經驗豐富的產科護士、心理咨詢師、營養師等擔任老師,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每位產婦需完成4次課程打卡。第一節課程,針對產婦關注的問題,由專家進行解釋;第二節課程,將產婦分為6~8人小組,討論關于分娩的問題,并總結;第三節課程,邀請2名產科護士進行分娩模擬測試,由產婦進行點評及討論,老師根據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重點講解;第四節課程,講授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基礎護理等知識。③體重管理:產婦入組后,護理人員指導產婦加入微信群,每天設置2名護士解答產婦的問題。孕36周前,每兩周測量一次體重;孕36周后,每周測量一次體重,根據產婦體重變化曲線,邀請營養師為其制定飲食、運動計劃,保證其體重增長在正常范圍;對于難以完成體重管理的產婦,責任護士采用微信進行一對一溝通,了解未完成的原因,給予建議。
1.4 觀察指標①記錄兩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②采用漢密爾頓焦慮自評量表(HAMA)[2]、漢密爾頓抑郁自評量表(HAMD)[3]評價產婦的焦慮、抑郁狀態。HAMA共14項,總分0~56分;HAMD共17項,總分0~68分,分值越高則焦慮及抑郁狀態越嚴重。③統計母嬰結局。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程時間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產程時間比較(±s,min)

表1 兩組的產程時間比較(±s,min)
組別 n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觀察組 40 516.98±8.99 48.31±5.61 10.23±1.65對照組 40 537.19±7.90 57.31±5.49 18.31±1.62 t 10.680 7.252 22.099 P 0.000 0.000 0.000
2.2 心理狀態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HAMA、HAMD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HAMA、HAMD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HAMA評分 HAMD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8.12±2.20 4.41±1.01 13.85±3.14 5.51±0.86對照組 40 8.14±2.09 6.08±1.13 13.69±3.24 6.89±0.92 t 0.041 6.968 0.224 6.930 P 0.967 0.000 0.823 0.000
2.3 母嬰結局觀察組新生兒不良結局發生率及產婦不良結局發生率分別為5.00%、2.50%,低于對照組的20.00%、17.50%(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母嬰結局比較[n(%)]
孕期體重管理是孕期保健的重要部分,孕前BMI為19.8~26.0 kg/m2的產婦,在妊娠期間體重增加控制在11.5~16.0 kg范圍,可降低妊娠糖尿病、巨大兒等風險。苗曉娜等[4]的研究表明,常規護理的側重點在于口頭健康宣教,對于妊娠期飲食及運動的隨訪方面存在不足。常規孕期護理易忽視產婦的心理健康,產婦入院后由于對疼痛的恐懼,可產生焦慮、煩躁等情緒,延長產程。故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于無分娩經驗的初產婦產程縮短具有積極意義。
王艾英等[5]將情景模擬與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可幫助糖尿病患者從疾病發生、血糖檢測、用藥、運動、飲食及情緒調節等方面對疾病進行全面了解,有助于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姜萍[6]的研究表明,孕期體質量管理可減少產婦產道脂肪的堆積,可有效縮短產程。本研究對初產婦采用體重管理結合角色代入護理,以期增強產婦對分娩的認知,緩解其負性情緒,縮短產程,改善母嬰結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體重管理結合角色代入護理可縮短初產婦的分娩時間,分析原因為角色代入護理可調動產婦的學習主動性,加深其對分娩的認識,進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產婦分娩前后體內的雌激素、5-羥色胺等水平波動幅度較大,激素水平超過正常范圍后可增加產婦產后抑郁的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HAMA、HAMD評分明顯降低,且新生兒及產婦不良結局發生率較低,提示孕期體重管理結合角色代入護理在緩解產婦的負性情緒及減少母嬰不良結局方面具有優勢,分析原因是通過與產婦的溝通可了解其心理狀態,及時干預,緩解其焦慮、抑郁等情緒,組織產婦在課堂中進行交流以增強其分娩信心,結合體重管理,減少剖宮產及相關并發癥發生,保證分娩安全。
綜上所述,體重管理結合角色代入護理可縮短初產婦的產程,緩解其負性情緒,改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