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奕飛,李祎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血液內科,河南 鄭州 450052)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屬于臨床上較多見的血液系統疾病類型,致死率較高,極易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當前臨床上多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實施化療,但化療過程中極易引發多種不良反應,且長時間接受化療會嚴重干擾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狀態。因此,患者在接受維持治療時應對其進行科學且規范的護理指導,從而促進患者心理情緒狀況改善[2]。本研究探討基于家庭的集束化護理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維持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120例接受維持治療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60例。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23~46歲,平均(33.7±0.8)歲。研究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22~48歲,平均(33.6±0.9)歲。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依據已制定好的治療計劃及目標給予患者飲食及用藥方面的指導,并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疾病及化療等相關知識,同時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全面監測。研究組給予基于家庭的集束化護理:①盡快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團隊及集束化護理小組,通過多種方式統一培訓及指導相關人員,詳細探討治療期間產生的多種問題,并盡快制定出處理方案。②對家庭式的病房環境進行系統構建,以患者的具體需求為依據,制定相關制度并布置相關設施,通過播放舒緩音樂及視頻等,使患者的多種負面情緒得到有效減輕;可將淋浴間妥善設置在病房內,患者的輸液架設置為移動式,從而確保能有序表現出家庭式的環境。③護理人員應詳細監測患者的病情及各項臨床表現,然后對病情改善狀況進行準確評價,讓患者接受更加規范的護理指導。同時將護理工作的重點及需要引起重視的事項詳細講述給患者及其家屬,確保其對此項知識有更加準確的了解;此外要妥善管理導管,并詳細分析導管維護及穿刺期間可能會發生的不良事件,然后對其進行規范處理。④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建立和諧的溝通關系,能及時掌握患者的真實想法,同時引導家屬主動參與到護理服務中,并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懷及社會支持,從而顯著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念感,進一步緩解多種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①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其中<50分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53分為無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狀況越嚴重[3]。②采用疾病家庭負擔量表(FBS)評定患者給家庭帶來的負擔,每個條目0~2分。1~2分為家庭負擔陽性,表明會受到中等程度以上影響。③采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主要包括心理支持、專業護理、醫院環境、信息支持四個方面,評分范圍為0~100分,評分越高則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AS、SDS評分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60 61.2±3.7 33.8±1.5 57.3±2.3 28.5±1.2對照組 60 61.3±3.6 46.5±2.3 57.5±2.2 47.1±1.9 t 0.150 35.826 0.487 64.113 P>0.05 <0.05 >0.05 <0.05
2.2 FBS評分干預后,研究組的FB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FB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FB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家庭經濟負擔 家庭關系 家庭成員心理健康研究組 60 4.06±1.54 1.15±0.37 0.96±0.34對照組 60 5.15±2.33 1.73±1.12 1.76±0.93 t 3.023 3.809 6.258 P<0.05 <0.05 <0.05
2.3 護理滿意度評分干預后,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n 心理支持 專業護理 醫院環境 信息支持研究組 60 91.3±5.6 91.7±3.1 92.1±4.2 92.8±4.3對照組 60 80.2±6.1 79.8±6.2 82.5±6.9 79.6±7.1 t 10.383 13.298 9.206 12.318 P<0.05 <0.05 <0.05 <0.05
目前臨床上非常典型的一類惡性血液疾病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其特征在于治愈難度大、極易反復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3-4]。當前臨床上多對患者實施化療,但大多數化療藥物在輸注期間往往要從靜脈進入,極易引發感染、靜脈炎及胃腸道反應等多種并發癥,使患者的煩躁及焦慮感進一步加劇,并對整體療效產生不利影響。
基于家庭的集束化護理屬于臨床應用的一類新型護理方法,能使護患及家屬三者間的關系能更加融洽,對家屬及患者作出的選擇給予足夠的尊重,引導家屬主動承擔生活中的一些角色[5],而且還能主動告知家庭對患者治療產生的影響,確保患者始終在和諧且溫馨的氛圍中接受治療,充分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從而促進患者多種負面情緒改善[6-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家庭的集束化護理能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病情及預后改善。基于家庭的集束化護理能讓患者接受更加規范且科學的護理指導,對患者實際病情狀況進行全面分析,適當調整相關護理計劃,促進患者病情及臨床癥狀改善,并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療效果[8-9]。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的SAS、SDS、FB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家庭的集束化護理能有效減輕患者的多種負面情緒,并能進一步增強患者對后續治療的配合度,減輕家屬的負擔。
綜上所述,基于家庭的集束化護理能有效減輕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維持治療期間的多種負面情緒,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顯著降低患者家屬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