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王濤
(1.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牡丹江市中醫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病死率僅次于肺癌[1]。目前臨床上常采取化療治療乳腺癌,如紫杉醇、蒽環類等藥物,但是治療后常發生腫瘤復發、轉移及總生存率低的問題,導致預后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索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是非常有必要的。順鉑是一種對多數腫瘤具有較好效果的基礎鉑類藥物,常用于化療。培美曲塞二鈉是一種多靶點的抗腫瘤藥物,能從多個途徑阻斷腫瘤靶細胞的DNA復制。二者聯合用藥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2],但化療后的毒副作用較明顯。研究報道[3],槐耳顆粒具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較好地抑制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減輕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本研究探討了槐耳顆粒聯合培美曲塞二鈉和順鉑治療乳腺癌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 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 例。對照組男1 例,女41 例;年齡(60.58±6.31) 歲;腫瘤直徑(4.23±0.67) cm。觀察組男1 例,女41 例;年齡(61.03±6.47) 歲;腫瘤直徑(4.17±0.59) 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7年版)》[4]中乳腺癌的診斷標準:患者具有乳房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并伴有貧血、乏力等癥狀,另外經過穿刺活檢確診為乳腺癌者;無其他惡性腫瘤者;生存時間預計超過3 個月者;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且同意用藥。排除標準:感染嚴重者;無法接受化療者;對本次研究用藥有嚴重過敏者;患有精神病且不配合治療者。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采用培美曲塞二鈉和順鉑(AP)化療:第1天靜脈滴注培美曲塞二鈉(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72,規格:每支0.2 g)500 mg/m2;第1天至第3天靜脈滴注順鉑(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675,規格:每瓶20 mg∶20 mL)75 mg/m2。觀察組的化療方案同對照組,另外再給予槐耳顆粒(啟東蓋天力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0109,規格:20 g×6 袋)治療,溫開水沖服,每次20 g,每天3 次。兩組患者連續治療3周為1 個療程,2 個療程后進行效果評價。
1.4.1 臨床療效
根據《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5]:患者治療后腫瘤完全消失并維持1 個月以上判定為完全緩解(CR);腫瘤縮小≥50%視為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縮小<50%或增加<25%視為疾病穩定(SD);腫瘤增大超過25%或出現新的病灶則為疾病進展(PD)。客觀緩解率(ORR)=CR率+PR率;疾病控制率(CBR)=CR率+PR率+SD率。
1.4.2 Karnofsky功能狀態評分
治療后參照Karnofsky功能狀態(KPS)評分標準[6]進行評分:將正常、無癥狀和體征定義為100 分,按生活狀態自理能力減弱分值依次遞減,死亡定義為0 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況越好,患者恢復得越好。
1.4.3 腫瘤標志物比較
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空腹上肢靜脈血3 mL,離心分離后取血清,采用免疫熒光法通過全自動免疫分析儀(羅氏E170)檢測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和糖類抗原153(CA153)表達。
1.4.4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粒細胞減少、皮疹、血小板減少。
1.4.5 2 年存活率觀察
通過門診與電話回訪等方式,記錄兩組患者的2 年存活率。

觀察組ORR和CBR分別為52.38%和88.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95%和69.05%,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KPS評分均上升,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CEA,CA125和CA153水平均呈現下降趨勢,且觀察組腫瘤標志物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見表3)。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 年后,觀察組存活率為80.95%,對照組為71.4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50,P=0.306)。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單位:例(%)

表2 兩組KPS評分比較單位:分

表3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單位:例(%)
目前,乳腺癌已發展為中國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高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嚴重影響女性群體的生命安全。乳腺癌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多數學者認為,誘發乳腺癌的因素主要有乳腺癌家族史、接觸放射性物質過多、未婚育哺乳、患有婦科惡性腫瘤、有囊性增生病史、肥胖伴有糖尿病以及高齡未孕等。當前治療方法根據乳腺腫瘤分期,主要有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生物免疫療法等。研究表明[7],乳腺癌已發展為全身性疾病,在腫瘤較小時,雖然未能通過現有手段進行檢測,但此時腫瘤可能已經存在微轉移灶。因此化療對全身癌細胞進行殺滅,減少腫瘤的復發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法。但化療在消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損害了正常細胞,使機體遭受較大損傷。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案,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成為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焦點。
順鉑是一種鉑的金屬絡合物,普遍適用于常見腫瘤。它主要通過與DNA結合,破壞DNA功能,阻止DNA復制,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促使腫瘤細胞凋亡。但為了避免單一治療的耐藥性,提高臨床療效,常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培美曲塞二鈉是一種葉酸拮抗劑,屬于新型多靶點、多途徑的抗腫瘤藥物,主要是通過阻斷細胞分裂和DNA復制所需要的酶的合成,如胸腺苷合成酶、二氫葉酸還原酶、甲酰基轉移酶等,抑制腫瘤細胞復制,阻止腫瘤細胞生長,并促使腫瘤細胞的凋亡。因此,順鉑與培美曲塞二鈉聯合使用治療乳腺癌等病癥效果較好[8]。
化療藥物的使用,總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機體損傷,且有一定的復發率。中醫對乳腺癌的認識是:陽氣虛衰導致機體臟腑功能紊亂,日久則蓄毒不化,癌毒內生,進而導致經脈阻滯、氣血失衡,因此治療需以扶正、增強血液循環與機體免疫力為主[9]。槐耳顆粒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槐耳清膏,具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有效抑制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槐耳顆粒中所含有的槐耳清膏能夠通過抑制乳腺癌細胞MCF-7和MDA-MB-231中P53基因的表達,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并能夠通過使乳腺癌細胞增大、細胞質空泡化等改變,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它還能夠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阻止腫瘤血管內皮細胞由S期進入G2/M期,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另外,槐耳顆粒是一種耐藥逆轉劑,能夠逆轉腫瘤細胞的耐藥性,主要因為槐耳清膏能夠抑制乳腺癌耐藥細胞株MCF7中耐藥基因MDR21的表達,恢復腫瘤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10]。本研究中,觀察組的ORR和CBR高于對照組,表明聯合用藥的治療效果更佳。CEA,CA125和CA153是常見的腫瘤標志物指標,用來表示腫瘤的惡性程度,其水平高低與腫瘤惡性程度呈正相關。本研究觀察組的腫瘤標志物CEA,CA125和CA153水平均呈現大幅度下降,且遠低于對照組,也表明聯合用藥的良好效果。研究表明[11],槐耳顆粒在改善乳腺癌患者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減少化療不良反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功效,這與本研究中觀察組的KPS分高于對照組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的結論一致。另外,根據2 年的跟蹤回訪發現,觀察組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雖然在統計學上沒有明顯差異,但在率的絕對值上是有體現的,這可能與隨訪時間偏短或樣本數量偏少有關。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患者應用槐耳顆粒聯合培美曲塞二鈉和順鉑進行治療,療效明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腫瘤標志物CEA,CA125和CA153水平,減輕不良反應,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