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英
(江西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江西 南昌 330096)
黨的十九大以來,高校育人工作深受黨中央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與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彪S著2017年《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陸續發布,“三全育人”概念以及“十大育人體系”也相繼被正式提出。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的聚寶盆”“高校的第二課堂”,理應抓住“服務育人”的基本定位,以“愛國主義情操”為思想引領,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將“閱讀推廣活動”作為育人探索與實踐的重要方法,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為路徑指導開展圖書館全員育人能力建設與閱讀推廣等系列活動,夯實“三全育人”根基與能力,承擔起助力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的使命與責任。
“三全育人”的理念源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其中確定了“三全育人”的主旨思想,旨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對高校學生開展高度覆蓋、過程把控、多位一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以此實現對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領與價值導入。隨后,教育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了建設“三全育人”長效機制的基本目標與實施綱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針對當前高校教育薄弱環節細致規劃了“十大育人”體系的指導與實踐方案。自此進入了“三全育人”學術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1]。目前,關于“三全育人”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以“立德樹人”為教育培養的重要抓手,圍繞“三全育人”的理論與實踐路徑問題[2-3]、“十大育人”體系下的高校育人體系構建與創新研究[4-5]以及“三全育人”的機制構建與制度保障[6-7]等方面開展,且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鮮有應用。不難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由單一化向模塊化、立體化、多樣化轉變,“三全育人”研究呈現出精細化的發展傾向[8]。
目前,“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仍處于發展階段,特別是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運用仍然較少,但從已有研究成果中不難發現,“三全育人”理念的內在邏輯能夠幫助高校圖書館在思政教育[9-14]、志愿服務[15]、畢業季活動[16]以及閱讀推廣活動[17-20]中指導育人實踐,促進育人目標的達成。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針對“十大育人”體系中的各個層面提出了具體深化要求。高校圖書館是落實高?!耙惑w化育人”的重要一環,高校圖書館應以“服務”為抓手,以“文化”為基底,以“網絡”為依托,重點強化“服務育人”工作落實與育人功能的深度融合。通過“三全育人”理念,利用高校圖書館崗位內生優勢,推動閱讀推廣活動“全員參與、全過程滲透、全方位培育”的育人目標實現,從而更好地發揮圖書館服務崗位在“立德樹人”方面的輔助支撐作用,不斷完善圖書館育人功能。
“三全育人”將高校育人實踐方法解構,并從主體、過程、維度多角度重塑高校育人工作模式。將“三全育人”理念運用到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不僅是工作方法與工作模式的融合與創新,更是從工作內容上將高校閱讀推廣服務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因此,在研究意義層面,有助于推動高校閱讀推廣服務理論的完善,促進高校圖書館育人功能探索,提升高?!叭恕惫ぷ髂J降膭撔拢瑸楦咝O到y化構建“三全育人”長效機制提供區域性方案。
從實踐層面,一方面能夠推動圖書館強化服務主體全員參與、全員提升的服務意識,提升館員信息服務意識與教育責任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多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的舉辦,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信息素養,豐富學生的生活,而且能夠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此外,基于“三全育人”的閱讀推廣實踐路徑的探索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無論是在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還是在行業文化、校園文化主題閱讀推廣活動中,均可以提供積極參考。
2.2.1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三全育人”內涵
“三全育人”理念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育人實踐提供了理念創新與方法指導。“全員育人”從高校圖書館自身業務能力建設方面,要求高校圖書館具備全員育人資質,并能充分調動人員參與到閱讀推廣等各項育人活動中來?!叭^程育人”從圖書館活動計劃與服務提供方面,要求閱讀推廣等相關育人活動系列化、體系化,能夠切實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與大學生生活進行全過程融合。“全方位育人”則是從具體活動內容出發,要求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內容策劃上,要有一定普適性與多樣性,內容適宜多數學生參與,并且在活動主題、活動形式上多樣化。
2.2.2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育人功能探索
“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合理有效地履行教育與信息服務職能,為全社會培養高素質、全方位發展人才”是高校圖書館的使命擔當,是圖書館開展各項工作、舉辦各類活動的初心所在,更是圖書館育人功能的核心要義。
(1)道德與文化浸潤功能。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育人首先應具有道德與文化浸潤功能,依托館內豐富的信息資源與優質的師資力量,結合當地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與歷史文化,通過閱讀推廣活動這一載體讓學生了解優秀的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愛國主義情操,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文化洗禮,讓正確的道德觀念根植于學生心中。
(2)實踐能力培育功能。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不僅要在思想層面育人,而且應在活動中培育學生實踐能力,將理論、思想層面培育成果落實到實際應用中。如廈門大學圖書館聯合廈大外文學院開展“絲路青語”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幫助廈門市城中村的小朋友了解“一帶一路”,在閱讀中感受各國特色美食和異域風光。此類閱讀推廣活動以學生為活動推進的主體,不僅讓學生在活動中對相關主題讀物有了深入了解,并且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更加富有愛心與同理心。
(3)課程育人輔助功能。目前各大高?!罢n程育人”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旨在通過課程學習促進學生主體思想政治教育的縱深發展。圖書館是知識的殿堂,也被稱作高校的“第二課堂”。因此圖書館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與空間優勢,使閱讀推廣活動與高校思政課程相輔相成,合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如上海中醫藥大學持續開展“閱讀馬拉松”“書香伴行21 天閱讀打卡”等閱讀推廣活動,并結合黨史學習推出了一系列紅色閱讀書目。該校通過閱讀推廣活動以優質的圖書資源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實現了課程育人輔助效用,又增加了課程育人的多樣性。
筆者基于“三全育人”的基本理念,立足“培養怎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工作思路,以江西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為例,探索“三全育人”視域下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路徑。閱讀推廣活動實踐的基本邏輯如圖1所示。

圖1 閱讀推廣活動實踐的基本邏輯
閱讀推廣活動最重要的前期準備工作便是主題的選取。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提升文化素養”,筆者以南昌市具有特殊歷史情節與文化底蘊的街道名稱與景點作為閱讀推廣活動主題,2D 文本與3D 實體空間的交融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主體的閱讀興趣,還能幫助其更充分地了解當地歷史名勝與文化積淀。
閱讀推廣活動總體分為兩部分,一是主題教育推文。該部分一方面作為高?!罢n程育人”的補充,另一方面也是閱讀推廣主題競賽的前奏,讓學生能充分了解閱讀推廣活動的主題,激發學生主體的參與興趣。二是閱讀推廣主題競賽活動。圖書館以月為單位開展“小編帶你游南昌”系列閱讀推廣主題競賽活動,活動的體系化、多樣化有助于將閱讀推廣活動融入學生生活的全過程,全方位地促進學生了解根植于城市深處的歷史與文化根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與信息素養,從而實現全方位育人的目的。賽中邀請思政部以及對南昌市名勝、主題人物作品有深入研究的史學、文學專家參與參賽作品的評選及點評,以強化主題的思想政治育人效果。賽后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參與學生進行滿意度調查,形成有效的反饋機制,并將反饋結果反哺于閱讀推廣的活動設計中,幫助閱讀推廣活動實現良性更新與迭代,從而更好地保證閱讀推廣活動效果與服務質量。
3.2.1 資源準備階段與活動宣發
在資源準備方面,以南昌市地域文化和紅色文化為主要題材,選擇地域歷史名人與文化大家,并與城市道路/地標相對應。在資源篩選上,綜合篩選主題詞、題名相關資源以及作者相關資源,確保資源總量豐富。充分利用已有館藏資源,綜合館內40余種中外電子數據庫與相關紙質書籍實現資源充分保障。閱讀推廣活動資源準備概況如表1所示。

表1 閱讀推廣活動資源準備概況
在活動宣發方面,通過建立讀者群、制作迎新讀者折頁以及利用媒體資源等方式進行活動宣傳。目前,圖書館已建立2020新讀者群,并同時擁有2017、2018、2019 歷史讀者群以及考研讀者群,以讀者群為媒介進行活動宣發,受眾面廣,利于達到活動宣傳目的。在對新生宣發方面,制作迎新讀者折頁,隨錄取通知書一并發放,確保每一個新生都能參與該項活動。折頁中詳細介紹了入群方式、學習通App 的使用方法、館藏書刊的檢索方法以及電子資源的查詢方式。此外,將該主題活動的檢索題設計在“入館必答題”中,以進一步提高活動關注度。
3.2.2 活動組織階段
閱讀推廣活動時間安排在新生入學之際,利用南昌市內各街道的特殊名稱或景點開展“小編帶你游南昌”閱讀推廣主題競賽活動。具體活動安排與育人功能實現如下。
(1)推文——道德與文化浸潤育人功能。每期選用南昌市的景點或道路,對該景點相關的主題人物深入研究,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中每月制作一期推文,由小編撰文,線上推薦,引導讀者線下旅游或擴展閱讀。以月度為周期進行推文保證了閱讀推廣活動的系統性與系列化,在選擇主題上貼合地域文化,有利于將閱讀推廣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實現閱讀推廣的道德與文化浸潤育人功能。
(2)投稿——實踐能力培育功能。采用學習通平臺進行投稿,讀者不設置門檻,采用聲音、圖像、文字3種方式參與競賽。聲音參賽者選用主題人物相關著作進行朗讀;圖像方式為用相機、手機拍攝該景點的人、物的照片,或繪制主題相關的圖片;文字則采用撰寫閱讀心得或游覽心得等形式。學生投稿參賽有助于實現“推文”階段領受知識的融會貫通與二次創作,學生能夠通過多種載體形式表達主題內容,因此也實現了閱讀推廣在實踐能力培育方面的育人功能。
(3)宣傳、投票——課程育人輔助功能。學生創作的參賽作品不僅是閱讀推廣活動的展示成果,同時也是閱讀推廣育人的重要素材,參與者可以通過朋友圈、抖音、快手、直播等多種途徑對其參賽作品進行宣傳,并最終在學習通和微信公眾號中進行投票。這種宣傳方式讓閱讀推廣成果能夠更廣泛地影響、滲透到更大的群體范圍中,實現閱讀推廣對高校課程育人的輔助育人功能。
在評選方面,閱讀推廣主題競賽活動每月采用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選取聲音、圖像、文字三項得票各前3名為月賽勝出者。評選結束后,邀請思政部、文學院、歷史學院等專家對主題或投稿作品進行點評,并由小編發表推文,以強化思想政治育人效果。此外,在年末邀請學校團委、學工處、思政教育部、學校領導、專家以及教育電視臺共同參與,從月冠軍中再次評選出年度總決賽勝出者若干名。
對閱讀推廣活動進行階段性的效果評價,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反饋機制,并不斷推動閱讀推廣活動設計的改進與完善。效果評價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在每月每期活動結束后以及年終評選結束后向參與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在問卷設計上,以“三全育人”理念為效果評價的基本點,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以及“整體評價”等多維度建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效果評價體系(見圖2)。

圖2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效果評價體系
筆者向江西中醫藥大學學生群體發放問卷,篩選出36份由實際參與閱讀推廣主題競賽活動的學生所填寫的問卷,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見表2)。總體而言,參賽學生對各主題閱讀推廣活動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70%以上學生對活動舉辦效果表示滿意/ 比較滿意,其中孫中山(中山路)主題活動滿意度評價最高,滿意/比較滿意評價占比達82%,且不滿意/比較不滿意評價總數在各主題中也占比最小,為3%。

表2 閱讀推廣活動各主題的整體評價結果
在“全員”維度效果評價層面,86%的學生認為圖書館具備全員育人資質,但在全員參與程度方面,57%的學生認為圖書館仍需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的全員參與水平;在“全過程”維度效果評價層面,學生普遍認為閱讀推廣活動系列化程度較高,但并未完全做到閱讀推廣活動與學生生活的全過程融合,且與各階段契合層面也有進步空間;“全方位”維度效果評價層面,高達98%的學生認為閱讀推廣活動對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具有積極作用,且多數學生認為該活動能夠有效提高文化素養與信息素養;在“整體評價”方面,53%的學生認為閱讀推廣活動具備一定社會影響力。
筆者以江西中醫藥大學為例,探索了“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實踐路徑,為圖書館的服務育人實踐提供了創新理念與方法。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導下,高校圖書館可以將閱讀推廣工作與思政工作相結合,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探索挖掘閱讀推廣工作在道德與文化浸潤、實踐能力培育、課程育人輔助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創新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未來,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系列化閱讀推廣活動提升活動影響力,打造高校閱讀推廣活動品牌,逐步實現品牌價值的延伸,真正將“三全育人”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