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國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保持暢通,無臨時關閉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和服務區。我們一直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干線路網的貨車通行的過度管控問題總體上得到解決。6月24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流量達到了748萬輛,與2019年同期比增長18.3%。主要物流指標穩中向好:6月24日,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1077萬噸,公路貨運量1.16億噸,主要國際航空口岸貨郵運輸量2.6萬噸,郵政快遞攬收3.36億件、投遞3.48億件。監測的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200萬噸;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國鐵路、水運、郵政快遞貨運量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那就是鐵路將達到2019年同期的120%,水運將達到2019年的115%,郵政的業務量將達到2019年的185%左右,公路和民航將分別達到2019年的93%和89%。
這是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沖久在新近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
發布會上趙沖久副部長還通報了重點樞紐加快復工達產情況,說6月份以來,上海港集裝箱日均吞吐量為12.58萬標箱,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以上,最高的日吞吐量已經超過了14萬標箱;浦東機場和白云機場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浦東機場個別的箱數已經超過1萬噸。
隨后的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和《經濟參考報》的相關報道印證了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趙沖久副部長所通報的這一系列數據。
本刊從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注意到,6月30日,全國貨運物流持續恢復,鐵路、港口水運保持高位運行。其中:鐵路運輸貨物1073.9萬噸,環比增長0.82%;高速公路貨車通行740.98萬輛,環比下降0.32%;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618.1萬噸,環比增長10.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7.2萬TEU,環比增長6.2%;民航保障貨運航班840班(其中國際貨運航班602班,國內貨運航班238班),環比下降6.9%;郵政快遞攬收量預計約3.30億件,環比下降2.4%;投遞量預計約3.29億件,環比下降0.6%。《經濟參考報》報道說近來全國鐵路客流連日攀升,鐵路部門進一步加大了運力投放;多家航空公司也加密航線,全面開啟“暑運”模式。報道描述:上海飛三亞爆滿,航空公司緊急換大飛機,國內暑期機票預訂量環比增近300%。報道說進入6月后,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紓困政策落地,民航運輸生產恢復速度加快,單日航班量由月初的6489班增加至最高10609班,單日旅客運輸量由月初的44.5萬人次增加至最高89.6萬人次。報道寫道:暑運旺季的到來,為這一市場再增添“溫度”。例如,7月4日,東方航空公布最新運營數據,7月3日東航單日航班量已恢復至1637班,創4月以來新高。7月4日計劃執行的航班量超過1600班,達到1626班。值得注意的是,西北、西南、海南、華中等地區成為熱門目的地,多家航空公司通過加密航班、新開航線以加大運力投入。例如,南方航空從7月1日開始持續到8月31日在深圳投放第一批暑運加班航班,主要在烏魯木齊、麗江、濟寧、鹽城等航線上。報道轉引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說,7月1日開始,2022年鐵路暑運工作正式拉開帷幕,至8月31日結束,共計62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5.2億人次、高峰日發送旅客1000萬人次。
水運在物流保通保暢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有關媒體關于今年以來水路運輸經濟運行情況的關注,趙沖久副部長回應:全國重點港口航道暢通高效,運行平穩有序,主要指標穩中向好。今年1-5月份,我國主要港口外貿集裝箱船舶平均在碼頭裝卸作業時間為1.08天,我國港口的作業效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截至6月24日,全國重點監測港口今年以來完成貨物吞吐量55.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24億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了0.9%、2.3%;長江三峽和西江長洲船閘今年以來共通過貨物1.41億噸,同比增長8%。
趙沖久副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重點就近一個時期以來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作了說明。他說,交通運輸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充分發揮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堅持全國一盤棋,強化部門協同和部省聯動,全力以赴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各項工作。一是持續抓督辦,著力解決層層加碼、一刀切等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持續完善即接即轉即辦工作機制,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第一時間協調解決物流不通不暢問題。截至目前,各級領導小組累計協調解決貨車司機電話反映問題12.5萬余項,保障各類重點物資運輸需求7.8萬余項。針對國務院專項督查發現的問題,向9個省份下發二級督辦函,公開發布警示通報,并組織開展暗訪檢查,督促指導各地嚴格落實針對貨車司機的查驗不勸返、檢測不等待、核酸不重檢、政策不加碼的要求。二是持續抓調度,重點區域重點樞紐逐步復工達產。堅持日調度、周調度、月調度和專題調度相結合,圍繞“三夏”運輸服務、防汛抗震保通、重點樞紐運行等,對浙江、河南、四川、廣東、廣西、云南等22個省份,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浦東機場、白云機場等重點樞紐開展專題調度,著力指導各地全力做好“三夏”生產運輸服務保障,確保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運輸車輛免費快速通行;迅速協調組織對蘆山、馬爾康地震以及南方水災受損公路進行搶通;持續提高重點樞紐運轉效率,推進實現全面復工達產。三是持續抓保供,產業鏈供應鏈服務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緊盯保供穩鏈,圍繞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外貿企業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的全面復工達產,靠前服務,主動對接,“一鏈一策”“一企一策”,多措并舉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為企業復工達產提供有力物流服務保障,全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四是持續抓落實,紓困解難政策加快落地見效。我部會同財稅、金融等部門積極推動減稅退稅降費、1000億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車貸延期還本付息、社保緩繳等40余項含金量高的涉交通運輸業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指導各地用足用
好相關政策舉措,提高政策精準度,讓物流企業、個體貨車司機能夠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持續推動擴大貨車司機免費核酸和抗原檢測點覆蓋范圍,加強貨車司機運輸途中的基本生活保障,切實提升貨車司機的獲得感。五是持續抓評估,推進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長效化制度化。及時總結評估統籌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經驗做法,圍繞補短板、強弱項,研究完善應急指揮調度體系,建立物流運行監測制度,健全應急運輸的力量,推進物流保通保暢長效化、制度化、規范化,為做好突發事件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提供經驗和制度支撐。

趙沖久副部長總結說,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他表示,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加強對重點區域的調度指導,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九不準”的要求,推進貨運物流全面復工復產,做好產業鏈供應鏈跟蹤保障,落地落實各項紓困解難政策,推動建立保通保暢長效機制,為全面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大盤提供堅強有力的物流服務保障。這是關于物流保通保暢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國上下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各地積極按照國務院要求部署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一大批重大項目,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密集開工。就此,對有關媒體的提問,趙沖久副部長給于了展望式的回答。
交通運輸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他說,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公路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督促指導地方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照“十四五”的規劃目標,進一步梳理年度建設任務,加大在建工程的協調保障力度和計劃新開工項目的推進力度,用足用好相關支持政策,謀劃一批、開工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擴大有效投資。目前,全國公路建設保持良好態勢,今年1-5月份,新開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項目120個、3600余公里,總投資1820億元。截至5月底,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新改建工程在建規模8.7萬公里,在建項目超過2000個,總投資7.2萬億元,吸納農民工就業超過400萬人,各地搶抓黃金施工期,加快工程建設實施進度,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1-5月份,全國公路建設完成投資9349億元,同比增長7.6%。
近期,重大在建工程項目穩步推進。趙沖久副部長如數家珍。我舉幾個例子:川藏鐵路配套的公路工程正在全面加快建設,已經完成的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占50%,部分項目已經建成。廣東深中通道的沉管隧道工程的32個管節已經累計完成了26節的沉放,伶仃洋大橋完成了首根主纜索股的架設,進展順利。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中有一個隧道長達9.2公里,這個隧道目前已經成功下穿了京哈鐵路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的綜合交通樞紐,重點工程順利推進。總長度超過22公里的新疆烏尉高速公路的天山勝利隧道,實現了1號豎井的貫通,目前隧道的建設也在順利進行。目前世界最大跨徑的拱橋,廣西南天高速公路的天峨龍灘特大橋完成了高精度的合龍。近期,隨著浙江溫州甌江北口大橋等項目的建成通車,G1523寧波至東莞高速、G1517莆田至炎陵高速,G3011柳園至格爾木高速三條國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全國骨干路網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隨著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全國重點公路建設將持續發力,預計下半年還將加快開工一批重點公路項目,進一步發揮公路建設促投資、穩增長、穩就業的作用。最后,趙沖久副部長如此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