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祖有
(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14)
自從中國羽毛球隊參與國際羽毛球賽事以來,取得了無比輝煌的榮譽與成就,在世界羽壇保持著相當長時間的競爭力。隨著中國羽毛球隊的更新換代,在世界羽壇上的競爭力逐漸減弱。羽毛球男子雙打因其“節奏快、線路刁鉆、觀賞性高”等特點吸引了無數國內觀眾的喜愛,但是近些年來國內男子雙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隨著國內優秀男子雙打運動員李俊慧的退役,在羽毛球男子雙打這個項目中保持著一定競爭力的 “雙塔組合”也隨之解散,國內男子雙打項目急需新生代的運動員來接替國內羽毛球男子雙打頂梁柱的位置。
在第十四屆西安全運會男子雙打項目決賽中,來自浙江隊的王昶/周昊東組合對戰剛剛拿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亞軍的李俊慧/劉雨辰組合。浙江隊的王昶/周昊東組合以2:0的比分戰勝了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獲得了第十四屆西安全運會羽毛球男子雙打項目的冠軍。男子雙打項目中前三拍的爭奪是最為激烈的,好的前三拍技戰術安排可以直接幫助隊伍得分或占據主動優勢,而差的前三拍技戰術安排就會有直接失分和被動的情況出現。本文通過錄像分析法、數理統計法及文獻資料法分析王昶/周昊東組合和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前三拍技戰術情況,了解國內高水平男雙比賽技戰術特征、優勢以及不足,并觀察前三拍技戰術的安排、使用對于比賽勝負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發球是男子雙打的起始技術,其中包括落點、節奏、時間的變化,優秀的發球可以限制對方接發球的質量。羽毛球男子雙打區別于男子單打的最大區別就是兩名球員為一隊,除接發球員外還有一名球員在進行準備,對于接發球員來說,不需要過度擔心接發球后續的銜接。如,甲方發球后乙方球員接發球后可以直接在前場進行下一拍的銜接,而中后場球的處理就交給隊友進行處理,兩者的跑位與補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發球的落點與質量、接發球的處理進行相應程度的調整。因此,接發球員會在接發接階段做好充足的準備,這也就意味著發球球員將要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比賽局面的被動。
因此,對于雙打的發球就具有更高的要求,發球在落點、質量、穩定、變化以及節奏等方面都具有相當高的要求以及標準。發球質量差,如,過網后球繼續向上飛行,過網時球的位置較高,發的球較平等情況都是發球質量較差的表現,好的發球過網位置不會太高,過網后球會直接下落,不會繼續向上飛行,落點剛好在發球線附近,此要求是針對網前落點,圖1為羽毛球雙打發球落點示意圖,如圖所示1號位、2號位及5號位這三個落點。3號位、4號位以及6號位這三個位置會根據戰術安排有著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圖1 男子雙打發球落點示意圖
可以看出1號位和5號位的距離是相對來說最近的,越遠的距離意味著更長的反應時間和操作空間,可以給出對手更多的選擇和操作可能,因此在國際比賽上發球在1號位和5號位的概率是最高的。接發球員為了在接發階段就搶占比賽的主動權,也會在接發做好充足的準備,當發球落點過于單一時,對于接發球員來說就占據了較為優勢的局面。因此,合理的使用其他區域對于雙打球員來說也是技戰術以及能力的很大的考驗。如,3號位、4號位以及6號位雖然會破壞接發球員的節奏,但由于過網后球繼續向上飛行,也給了接發球員更多的進攻機會和操作可能,因此偷發后場球的使用是要需要相當慎重的。
發球節奏的概念是由于羽毛球發球規則衍生出來的一種發球變化方式,羽毛球規則規定羽毛球發球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動作,不能中間停頓,并且在準備好之后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發球時間過長是違反規則的。因此,合理利用發球時間進行節奏變化,對于一個優秀的羽毛球雙打運動員來說是必備的技戰術要求,其目的就是讓接發球員無所適從,破壞接發球員的注意力與節奏,因此在高水平的雙打比賽中對于發球節奏的運用也是極為重要的。
還有發球的穩定性,這一點受發球球員自身技術水平與心理穩定性的影響較大,羽毛球現階段發球規則有擊球點不得高于1.15m的要求,而羽毛球球網中心位置的高度為1.524m,要求過網后球不在向上飛行而是下落,并能落在發球區內且落在罰球線附近等等諸多要求。但當發球球員面對一名時刻待發、準備抓網的接發球員時,技戰術的發揮都受著發球球員心理穩定性的影響,心理穩定性越高的球員在面對這種局面時不會產生較大的心理波動,仍然能夠在保證發球質量的情況下進行相應情況的技戰術安排。相反,心里穩定性較差的球員在面對相同局面時會導致發球質量的不穩定,發球技戰術的處理也并不夠深思熟慮,嚴重的會直接導致被動以及失分情況的出現。對于發球球員來說,在比賽甚至于在訓練過程中保持一個穩定的心理狀況是極為重要的,在訓練過程中有意識的對發球球員進行心里穩定性的訓練能夠幫助球員在賽場上保持冷靜思考及技戰術的穩定處理與發揮。
表1是2021年西安全運會羽毛球男子雙打發球落點數據統計表,可以看出王昶/周昊東組合的發球落點在1號位和5號位的概率是最高的,分別達到了59%和31%,涵蓋了整個發球的90%。發球落點在3號區的數量為1,占比總發球數的2%,發球落點在4號區和6號區的數量各是2個,占比都是4%。

表1 羽毛球男子雙打發球落點情況
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發球落點在1號區和5號區的個數都是17個,都占據了總發球數的49%,除了1號區和5號區以外,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只有在2號區發了1個球,占比總發球數的2%。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不管是王昶/周昊東組合還是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發球落點都集中在1號區和5號區。相較于李俊慧/劉雨辰組合而言,王昶/周昊東組合除了在1號位和5號位,同時也在后場的3號位、4號位以及6號位進行了更多的選擇,在3號位、4號位以及6號位發球占比達到了總發球數的10%,可以看出王昶/周昊東組合在面對李俊慧/劉雨辰組合時并沒有一味的求穩,也采取了相當大膽的打法。他們面對的是雙塔組合,偷發后場球是一種相當激進冒險的打法,因為雙塔組合有著相當強大的后場進攻能力,如果偷發后場球不能收到預計的戰術效果,就相當于把主動權送給了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反觀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發球選擇相對而言有些單一,選擇了更加穩妥的一些打法,落點穩定且保證了一定的發球質量。
在本局比賽中,王昶/周昊東組合和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總共有3次發球失分,王昶/周浩東組合有1個偷后場的發球違例,發球高度超過了羽毛球發球規則規定的1.15m,李俊慧/劉雨辰組合有兩個界外球,其中有一個是擦網導致的,還有一個并沒有到達規定的發球區。雙方在發球階段均有失誤,并且還存在由于發球質量較低,接發球員直接推撲得分的情況。其中不僅涉及到了發球方技戰術的問題,還包括了球員在面對對手時的心理狀況,發球時一個穩定的心理狀況對于球員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幫助球員更加冷靜的分析賽場上的情況,選擇更加合適的技戰術手段去壓制對手,爭取比賽的勝利。
在發球階段雙方各有失誤,存在直接失分的情況,其中還并不包括因為發球質量較低而導致的被動局面以及接發球直接得分的情況,換句話說雙方在發球階段都有著不應當出現的失誤,并且比以往出現的情況要多,能夠從側面反映出本場比賽的王昶/周浩東組合及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對抗強度之大,以及雙方在比賽過程中的心理狀況不是很理想。
接發球是接球方開始的第一球,將第一球打出主動或壓制效果,對于鎖定勝局有著相當程度的幫助。我國羽毛球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即“快、狠、準、活”。無論是單打還是雙打都應努力貫徹著一理論體系。其中“快”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狠”、“準”以及“活”都是快的體現方式。尤其對于男子雙打來說,可以稱之為一種另類的“隔網競速類項目”,是反應速度、移動速度、動作速度還是球速的高強度對抗,“快”直接貫穿了雙打的全部過程。“狠”所指的是下手堅決、果斷,在雙打過程中體現的極為明顯,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一舉改變對抗格局,可能在一瞬間轉守為攻,也可能一舉破壞己方的優勢進攻局面,甚至出現直接得分或失分的情況的出現。“準”即是在技術方面的要求,在既保證快速對抗的同時,也要保證技術使用的質量,對雙打運動員的技術要求明顯是不能夠放低的。無論是多么精巧的戰術方針及意圖,如果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撐,那么對于己方來說都是無效的。“活”意味著球員在對球的處理過程中要更加深入的思考,懂得揚長避短、保持優勢,也懂得根據對手的情況及時調整自身的戰術布置,主動思考當前局面的解決方式,還有在掌控局面的時候主動變化制約對方。
還有一套“以快為主、以我為主、以克敵為主”的理論體系,不論如何,“快”始終是貫穿羽毛球的核心理念。“以我為主”指的是主動發揮自身的優勢,選擇自身所擅長的打法制約對手。“以克敵為主”即針對對方的弱點和漏洞進行針對性的戰術布置,選擇最有效的方式對對手造成最大的殺傷。
接發球即技戰術主動的第一步,以上理論在接發球過程中皆是能夠充分利用的。簡單來說,選擇最有力的技戰術主動限制對手的技戰術主動性,直接得分是最優解,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現實。以控制場面優勢為主,限制對方技戰術主動性的使用,迫使對方發生被動性的回球造成優勢局面。
表2為王昶/周昊東組合、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在決賽時接發球所使用的技術以及直接得失分情況表,根據表上的數據可以看出李俊慧/劉雨辰組合推球的使用頻率為81%,搓放網使用的頻率為9%,殺球的使用頻率為10%。而王昶/周昊東組合在本場比賽中所使用的技術主要是推球和搓放網,其中推球所占的比例為70%,搓放網所占的比例為30%。

表2 接發球技術使用及接發直接得失分情況表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在接發球階段使用最多的技術為推球,占據所有接發球的81%,殺球的使用甚至比搓放網的概率還要高,說明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在接發階段的拼搶極為積極,殺球的使用取決于對方在發球階段的偷發后場球,并不在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控制之中,搓放網的使用率較低,選擇了最激烈的方式,但有些忽略了搓放網的戰術使用。在接發階段有3個直接失分,在積極拼搶的過程中的質量以及調整還是需要加強的。
王昶/周昊東組合在技術的使用上也選擇了以推球和搓放網為主,對于搓放網的使用的高于李俊慧/劉雨辰組合,選擇了更具變化、更多樣的戰術,在面對李俊慧/劉雨辰組合時能夠進行更多的戰術選擇。在接發階段有2個直接失分以及1個直接得分,王昶/周昊東組合在前場的拼搶同樣積極,也存在著失誤,同時也有直接制敵的情況。王昶/周昊東組合在接發階段進行了更多的準備以及戰術安排。
雙方接發階段的拼搶都足夠積極,王昶/周昊東組合進行了更多的戰術選擇,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在網前的拼搶相當激烈,在雙方都在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在接發階段的直接得分與失分也在側面反映了接發拼搶的激烈性,也建議雙方在搶網時更加注重技術的穩定性,技術的直接失誤可能導致整個戰術的覆滅及比賽局面的被動。
第三拍作為發球方的第二拍,可以是在發球基礎上做好應對的準備,可以說從發球開始進行戰術執行的關鍵一步,具有相當重要的戰術意義。在發球階段進行戰術布置的情況下,第三拍對于發球方就是在開始階段的基礎上進行戰術運用的關鍵步驟,爭取在第三拍掌控比賽局面的主動權甚至是直接得分,是第三拍技戰術運用的重點。因此在第三拍的技戰術運用上應當更加的主動及極具侵略性,所以在男子雙打中第三拍常常應用的技術為抽擋、抽壓,而挑球技術的使用比較少。
在本場比賽中也不例外,抽球的使用頻率相當的高。在本場比賽中,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在第三拍直接失分的情況有5次,沒有出現直接得分的情況。王昶/周昊東組合在第三拍有著2次直接得分以及3次直接失分的情況。除去這些直接得分以及直接失分的情況,在第三拍的爭奪都相當的激烈,雙方依靠第三拍打出優勢或劣勢的情況高于以往的比賽。
在本場比賽中無論是王昶/周浩東組合還是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主要戰術意圖都是在前三拍對對方進行強勢的壓制,導致了本場比賽前三拍的競爭格外的激烈,主動與被動、壓制與被壓制在本場比賽中經常出現,反而沒有了在以往男子雙打比賽中長期的相持及攻防階段的情況的發生。在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雙方在前三拍出現的直接得分、失分的情況較以往而言多了很多,直接體現了雙方在前三拍網前的拼搶有多么積極,同時也暴露出前三拍技戰術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短板和不足需要去進行調整,更重要的是在比賽過程中雙方心理狀況的影響,無論是來自對手、隊友還是自身等方面的原因,如何能夠及時、迅速地進行調整對于優秀男子雙打運動員有著相當程度的意義。
(1)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和王昶/周昊東組合的發球落點都集中于1號位和5號位,王昶/周昊東組合的發球落點相對于李俊慧/劉雨辰組合更多樣,進行了更多的戰術安排,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發球落點較單一,且在發球階段都出現了數量不少的直接或間接失誤;
(2)在接發球階段李俊慧/劉雨辰組合和王昶/周昊東組合主要使用的技術都是推球和搓放網,王昶/周昊東組合搓放網的使用高于李俊慧/劉雨辰組合;
(3)在第三拍階段,雙方的直接得失分與被動情況都高于以往的比賽;
(4)在本場比賽中的前三拍階段雙方都各有失誤,但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的失誤要高于王昶/周昊東組合,并且在前三拍的主動得分要少于王昶/周昊東組合。
(1)在發球階段進行更多的戰術安排,無論是落點、質量、節奏都要進行更多的準備,避免單一化的發球被對方習慣后進行針對;
(2)在接發階段同樣要進行更多的準備,無論是從自身出發,還是從對方出發,并且要保證接發球的質量,同時也要根據對方的發球質量進行最優的技戰術安排;
(3)在第三拍階段進行更多的戰術思考和安排,在各方面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做好與發球的銜接,爭取在前三拍就能掌握比賽局面的主動性;
(4)提高前三拍各個環節的技術質量,直接失分對于比賽來說是最不能接受的情況;
(5)提高運動員面對壓力時的心理穩定性,較為穩定的心理狀況對于比賽的勝負有著決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