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我國瘢痕子宮妊娠、高齡等高危妊娠比例和剖宮產率不斷上升。剖宮產術后腹部瘢痕在臨床上較為明顯,由于既往剖宮產皮下脂肪層常規縫合采用的間斷縫合法對切口的張力較大,易導致切口瘢痕增生變寬,嚴重影響皮膚美觀度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因此,選擇一種科學、可行、新穎的縫合方法對于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的預防和修復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研究指出
,切口局部張力較大是造成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形成的重要原因,減小張力的縫合手段可幫助減小創面局部張力,抑制切口瘢痕的形成。心形美容縫合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子宮切口皮下縫合技術,對切口的愈合具有促進作用
。吳兆晴等
將皮下心形美容縫合技術應用于初次剖宮產婦的切口皮下縫合中,發現可獲得滿意的愈合效果,但該縫合技術在已形成腹部瘢痕的瘢痕子宮患者再次剖宮產中的應用效果尚不明確,相關研究報道較少?;诖?,為了解心形美容縫合對二次剖宮產產婦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響,本研究對2020年7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二次剖宮產產婦分別進行常規縫合和心形美容縫合,分析心形美容縫合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醫院婦產科就診的100例二次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均存在腹部明顯瘢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00例入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及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1。本研究在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表決通過后實施,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低溫冷鏈運輸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可靠的果蔬運輸方式,即從果蔬的采收、分級、包裝、預冷、貯藏、運輸和銷售等環節上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低溫冷鏈運輸系統,使果蔬作物從生產到銷售始終維持一定的低溫,延長貨架期,其間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破壞冷鏈保藏系統的完整性和實施。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以上,明顯瘢痕子宮者;②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擬行剖宮產者;③無精神及認知障礙者;④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者。
人工智能創作軟件的使用者僅對創作結果擁有數據層面的(商業秘密)財產權利,除非明知數據中包含的表達存在版權侵權,或者對數據中的侵權性表達進行了挖掘,否則不承擔版權侵權責任。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統計和處理實驗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行兩組間
檢驗,治療前后采用配對
檢驗。檢驗水準均為α=0.05,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采用心形美容縫合法。手術縫合至皮下層時,先修剪靠近真皮淺層的脂肪,剪成梯形切口(見圖1A),下寬上窄,在深筋膜淺層進針,于真皮層走行0.5 cm后出針,縫線在真皮內呈弓狀走形,弓的頂點高度不高于真皮乳頭層中部,然后由真皮與皮下交界處出針,深進淺出,對側皮膚為同樣對稱縫法,淺進深出,形成“心”形減張縫合(見圖1B),線結埋于深筋膜層,皮膚用4號抗菌薇喬線皮內連續縫合。

1.4.3 產婦滿意度:隨訪6個月后,分別對兩組產婦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切口美觀度、瘙癢和刺激感等
,以產婦主觀感受評估為不滿意、一般滿意和滿意三個級別。切口平坦舒適,無明顯瘙癢刺激感,且較前次瘢痕明顯變細美觀為滿意;切口平坦舒適,無明顯瘙癢刺激感,但瘢痕外形較前次手術無明顯變化為一般滿意;切口欠平坦,有明顯瘙癢感,瘢痕較前次增寬,嚴重影響美觀為不滿意。
緩沖孔:孔徑90mm、間排距2.5m×2.3m,單耗0.25g/m3,堵塞長度 2.5m,單孔裝藥量 22kg。
1.4 觀察指標
2.3 兩組產婦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產婦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5。觀察組典型病例見圖2。
1.4.2 瘢痕情況評估:在術前和術后1、3、6個月,采用超聲生物顯微鏡技術觀察切面、特寫切面,找到瘢痕處進行放大,測量瘢痕組織寬度和厚度。并采用溫哥華瘢痕量表
(Vancouver scar scale,VSS)對其情況進行評分。VSS主要對瘢痕的色澤、厚度、柔軟度和血管分布進行評估,總分15分,評分越高表示瘢痕越嚴重。
兩組術后均無需拆線,3 d內均予以常規抗生素預防感染,定期為產婦切口邊緣皮膚消毒和換藥,并采用電話、微信或門診形式進行6個月隨訪。
1.4.4 切口愈合不良反應情況:術后2周,觀察并記錄脂肪液化、皮下硬結、線結反應及切口周圍炎性反應等不良反應情況,計算總不良反應發生率。
1.3 手術方法:兩組均行剖宮產術。采用腹部橫切口,經傳統剖宮產路徑剖出胎兒,術中縫合中壁腹膜、腹壁肌肉及筋膜等方法和材料均保持一致。對于切口脂肪層和皮下的縫合,對照組采用常規美容縫合法。在皮下脂肪層,自切口遠端應用2號抗菌薇喬線間斷縫合5~7針,縫針時針尖朝下,由靠近真皮下方進針向下貫穿整個脂肪層至腹直肌前鞘上方出針,再從對側切口腹直肌鞘上方進針向上貫穿脂肪層靠近真皮層下方出針,打結縫合,線結位于真皮層下,皮膚用4號抗菌薇喬線皮內連續縫合。
1.2.2 排除標準:①不能完成隨訪或治療依從性較差者;②存在切口感染高危風險者;③患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者;④精神、認知及交流障礙者;⑤低蛋白血癥、全身水腫者;⑥近期活動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礙者。
通過“微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引入課堂,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明顯集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大部分同學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整體學習氛圍濃厚。
The values of and calculated in the E-step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GMM.(the proportion of epochs unaffected by the multipath error),(the mean of the Gaussian distribution of the observable q1in the first M epochs),andcan be obtained by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respectively.
2.1 兩組縫合時間和愈合情況比較:觀察組切口縫合時間和愈合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切口甲級愈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3。


2.2 兩組手術前后瘢痕厚度、寬度和VSS評分比較:術后1、3和6個月,觀察組瘢痕厚度、寬度和VSS評分均低于術前,且觀察組瘢痕厚度、寬度和V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4。

1.4.1 縫合時間和愈合情況:記錄兩組切口縫合時間和愈合時間。并記錄產婦的切口愈合等級,切口處愈合良好為甲級;切口愈合處有炎性反應,但沒有化膿等為乙級;切口化膿,需切開引流為丙級
。


2.4 兩組切口愈合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1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6。
1.成本計算: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及維護成本×樓頂可利用面積=400 元/m2×350m2/單元=140000 元。

在剖宮產過程中,會對產婦正常的皮膚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導致皮膚組織愈合后產生病理性瘢痕。近年來,手術切口的美觀程度受到越來愈多產婦的關注,因此,選擇適宜的切口縫合方法來預防和減少瘢痕的產生、改善切口美觀程度就顯得十分關鍵。目前,在剖宮產縫合方面,多采用常規美容縫合法,其操作過程中將線結埋于真皮下,雖術后切口愈合情況較好,但部分產婦術后會形成明顯瘢痕,美觀度有待改善
。心形減張美容縫合是比較新型的一種縫合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整形外科患者的手術縫合中,證實該縫合技術可明顯減輕切口疼痛,并促進切口愈合
。但目前該縫合技術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較少。
本研究將心形美容縫合應用于二次剖宮產產婦,結果顯示,觀察組切口縫合時間和愈合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切口甲級愈合率高于對照組??梢娪^察組切口縫合和愈合均更快,且切口愈合質量較好。常規美容縫合過程中為避免術后出現切口脂肪液化等不良反應,縫合時需要對較厚的脂肪層逐層關閉以減少死腔;而心形美容縫合是對皮下脂肪層和組織進行一次性縫合,不需要逐層關閉,因此,縫合時間相對更短。本研究中還發現,術后1、3和6個月,觀察組瘢痕厚度、寬度和V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產婦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心形美容縫合能明顯減小瘢痕厚度和寬度,促進切口愈合,并提高產婦滿意度。臨床大量研究表明
,瘢痕的形成與切口張力關系密切。由于心形美容縫合前先行脂肪修剪,縫線于真皮層內走形,可減少皮下張力,減少切口外翻;在操作過程中使用的抗菌薇喬線與皮下組織具有較好的相容性,可自行吸收,且抗菌薇喬線環內縫合了較多的真皮及皮下組織,其縫合線路的橫截面圖呈“心形”,使皮膚切口周圍的張力由“點”“線”變成“面”,減少了切口周圍的成纖維細胞增生,進而減少瘢痕的形成,減小了瘢痕的寬度和厚度
;同時,真皮層的減張著力點和切口存在一定距離,不會對切口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造成較大影響,有利于切口快速愈合。
線結反應、切口脂肪液化等是剖宮產術后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均與切口的愈合不良有關,其中脂肪液化多發生于腹壁脂肪較厚的產婦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2周,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可見心形美容縫合明顯減少了切口愈合不良反應的發生。傳統美容縫合線結位于真皮層下,皮下線結較多;心形美容縫合將線結包埋于脂肪層底部,減少了異物對切口真皮層的刺激,且其能通過減少切口的張力以及減少真皮層下縫線來減少瘢痕形成
。由于心形美容縫合操作簡便,應用后產婦的切口愈合質量更好,減少了瘢痕形成,術后切口愈合的不良反應更少,使得產婦對切口的美觀度、舒適度和滿意度均較高。但在臨床應用心形美容縫合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縫合過程中,應充分減小皮下張力,進針時按照正確的進針軌跡完成,縫線在真皮內呈弓狀走形,弓的頂點高度不能高于真皮乳頭層中部;②縫合前先行脂肪修剪以及皮下潛行操作時懸掛更多組織,可更好地幫助減少切口皮膚外翻的發生。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美容縫合,心形美容縫合應用于二次剖宮產產婦能明顯減小瘢痕厚度和寬度,改善切口愈合質量,產婦滿意度更高。
[1]曹曉明,黃慶,史玉爽,等.不同剖宮產縫合方式對子宮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7,9(3):31-33.
[2]孟莉莉,王曉蕾,王佳旭,等.凍干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聯合改良橫切口皮膚美容縫合法對剖宮產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響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23):2881-2884.
[3]曾進,儲穎.改良美容縫合法與傳統美容縫合法的切口愈合效果比較[J].西南國防醫藥,2017,27(6):572-574.
[4]戚婷婷,賈媛媛,李曉瓊,等.皮下心型縫合在前次瘢痕形成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美容,2020,10(9):80-83.
[5]吳兆晴,戚婷婷,鈕慧遠,等.皮下“心形”美容縫合技術在初次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8):101-104.
[6]邱麗萍,周曄,楊夢云.瘢痕子宮切口美容縫合術對切口愈合及瘢痕美容的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20,27(5):9-10.
[7]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49.
[8]Baryza M J,Baryza G A.The vancouver scar scale: an administration tool and its interrater reliability[J].J Burn Care Rehabil,1995,16(5):535-538.
[9]趙國華,張愛蘭,徐加英,等.再次剖宮產“個體化縫合法”對子宮切口瘢痕缺陷形成的預防研究[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7,28(4):364-366,372.
[10]何林娜,高麗,蔣佼虹.皮膚減張閉合器縫合與傳統縫合對剖宮產術后切口美觀度及瘢痕形成情況比較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5):97-100.
[11]張海峰,吳偉東.心形美容縫合應用于急診頜面部皮膚裂傷患者的臨床效果[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0,26(20):3128-3129.
[12]Chen Y,Han P,Wang Y J,et al.Risk factors for incomplete healing of the uterine incis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J].Arch Gynecol Obstet,2017,296(2):355-361.
[13]周洪梅,張魁.剖宮產后美容縫合技術對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響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2):47-49.
[14]馮群斐,徐思雯,梁娟.心形減張美容縫合減少剖宮產腹部瘢痕形成的作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6):182-184.
[15]Roberge S,Chaillet N,Boutin A,et al.Single-versus double-layer closure of the hysterotomy incision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and risk of uterine rupture[J].Int J Gynaecol Obstet,2011,115(1):5-10.
[16]龔逞英,邵軍暉.抗菌微喬線心形縫合皮下脂肪在剖宮產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8,24(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