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損可由齲病、外力撞擊等多種因素引起,已成為目前口腔科多發疾病。牙列缺損可導致患者的口腔功能障礙,影響容貌美觀,進而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而,如何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修復牙列缺損是臨床關注的重點。種植修復是一種將人工種植體植入骨內的牙科修復手段,具有操作便捷、固位穩定及外形美觀等特點,可有效治療牙齒畸形,提高使用舒適度
。隨著口腔醫療技術的持續發展,種植修復越來越受到患者及醫師的青睞,在臨床應用逐漸廣泛。然而,牙列缺損患者在種植修復后可能會產生多種并發癥,對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造成影響,致使患者精神壓力增加,滿意度降低
。為了提高臨床修復效果,本研究通過對115例牙列缺損患者進行調查,分析種植修復的應用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筆者醫院就診的115例牙列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3例,女52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48.30±6.15)歲。
1.2 納入標準:明確為牙列缺損者;需行種植修復的患者;伴有心血管、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其他疾病,但病情得到控制,且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判定種植修復對其生命體征無影響者;臨床資料完整者。
1.3 排除標準:伴有系統性疾病且病情未得到控制者;身體狀況無法耐受種植修復者;骨骼系統性疾病者;精神障礙者;咬合習慣不良者;口腔衛生差者;凝血障礙者;未控制的急性感染者;失訪或中途退出者。患者均配合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方法:治療前對患者實施口腔檢查,評估牙體及牙周情況,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具體的種植修復方案。常規消毒、麻醉,沿牙槽嵴頂正中做切口,暴露牙槽嵴頂,進行修整后,定位孔道,預備種植窩,植入種植體,選擇合適的頂部螺絲,縫合切口。術后3個月行II期手術,選擇合適的基臺,取印模,制作石膏模型后,制作種植義齒,協助患者試戴,完成義齒修復。以上操作均由同一位醫師進行。
2.3 種植修復后并發癥的單因素分析:年齡、吸煙嗜好、糖尿病、骨量、缺牙顆數、種植位置、修復體材料均與并發癥的發生有關(
<0.05)。見表3。
按照十八大報告健全反腐敗法律體系的要求,一方面應清理已經過時、重復、操作性弱等的反腐敗法律法規規定,另一方面應該重點制定制定出臺如下若干關鍵性反腐敗單行法規與配套法規。
3 母乳喂養的寶寶滿月至4個月的時候會聚肚,每個寶寶聚肚的時間不一定,聚肚后大便會規律的每日一次,但聚肚前會有幾天不大便。
隨訪3個月,通過門診復診或電話隨訪,記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記錄患者年齡、性別、吸煙嗜好(將<20支/年定義為無吸煙嗜好,≥20支/年定義為有吸煙嗜好)、糖尿病、骨量(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和骨基質含量低于同年齡段預期標準范圍定義為骨量不足)、缺牙時間、缺牙顆數、種植位置、種植體長度、種植體直徑及修復體材料等資料。
在初中數學過程中有一類知識讓學生們倍感頭疼,通常學生在解答過程中錯誤百出,甚至根本無從下手,例如函數的學習。所以老師在對這類知識進行講解時,一定要注意數形結合方法的運用,通過這種方法方才能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對于函數題目的解答時,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解答方法進行解題,往往難度很大、難以解出。但是運用數形結合這種方法,就可以降低解題的難度,這是因為在函數題目的解題過程中,函數圖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必然事半功倍。
2.1 種植修復效果:115例患者中,成功64例,良好23例,一般17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90.43%。典型病例見圖1~2。


2.4 種植修復后并發癥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吸煙嗜好、糖尿病、骨量不足、缺牙顆數≥3顆、修復體材料為全瓷冠均是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
<0.05)。見表4。
1.6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
檢驗。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并發癥危險因素。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 觀察指標:治療3個月后,參照國際種植義齒專科醫師學會提出的臨床評價標準評價患者的修復效果
。成功:無疼痛、壓痛,無松動,骨吸收<2 mm,無滲出物史;良好:無疼痛,無松動,骨吸收2~4 mm,無滲出物史;一般:使用時敏感,無松動,骨吸收>4 mm,可能有滲出物史;失敗:使用時疼痛,松動,骨吸收>種植體長度1/2,有滲出物史,種植體脫落。總有效率=(成功+良好+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115例患者中,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61%。見表2。

牙列缺損患者大多伴有牙頜骨畸形、生理結構改變、牙體組織受損等臨床表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咀嚼、咬合、發音等基本功能,且對牙齒美觀造成影響,易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緒
。當前,口腔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牙列缺損患者實施一種效果穩定的修復措施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人工修復技術在口腔領域的發展日漸成熟,種植修復在臨床的應用日益廣泛
。然而,該方法可導致一系列并發癥發生,進而影響患者的恢復情況,降低其生活質量
。因此,分析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方案對牙列缺損患者而言至關重要。筆者通過總結多年的種植修復經驗,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一定參考。
種植修復通過在牙槽骨內植入人工材料制成的種植體,從而發揮牙根作用,已成為臨床上治療牙列缺損的常用手段
。該技術具有創傷小、穩定性好、存留率高等優點,可與骨質嵌合緊密,且能減少牙髓病、根尖周病的發生風險,恢復口腔正常功能,提高牙齒美觀度,已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
。Rieder等
發現,種植技術可有效修復牙齒缺失,具有良好的美學效果,是一種科學可行的選擇。戴方毅等
研究報道,種植修復在牙列缺損患者中療效確切,能有效改善牙周健康,并且具有較好的舒適度及美觀效果。本研究中,應用種植修復后,牙列缺損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0.43%。結果表明,種植修復在牙列缺損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這與王禎松等
的研究結果大致相符。
沈惠丹等
報道,種植修復患者佩戴修復體6個月內,約19%患者存在修復體松動、折斷,且佩戴6個月以上者約54%存在修復體并發癥。Wong等
對45例接受牙區種植修復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修復后鄰接喪失發生率為65%,食物嵌塞發生率為40%。本研究中,牙列缺損患者應用種植修復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61%。此外,年齡、吸煙嗜好、糖尿病、骨量、缺牙顆數、種植位置、修復體材料均與并發癥的發生有關;吸煙嗜好、糖尿病、骨量不足、缺牙顆數≥3顆、修復體材料為全瓷冠均是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筆者認為,長期吸煙可使局部組織缺氧,破壞口腔環境,影響炎性因子產生,增大牙周炎的發生幾率。香煙中的部分物質可能會導致種植體周圍組織感染,牙體牙周情況不良,修復體受損,進而加大傷口裂開的風險,使創口愈合緩慢
。臨床醫生應對患者進行科普宣傳,指導吸煙患者科學戒煙,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改善不良嗜好。同時,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微循環障礙,骨代謝紊亂,具有更高的感染風險及更長的骨結合時間,因而容易引起并發癥
。臨床上需對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多方面分析,緩解系統性疾病,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減少修復體并發癥。骨量與種植體植入及骨結合過程具有密切的關系,骨量充足已成為種植修復成功的前提。與骨量充足者相比,骨量不足者的修復體穩定性較低,骨結合較慢,能致使骨改建失敗,引起牙槽骨吸收,增加并發癥,因而,術前評估骨量不足患者的骨質情況并實施合適的種植操作在種植修復中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患者缺牙顆數越多往往會導致種植修復難度越大,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進而降低修復效果。臨床醫生有必要嚴格規范種植手術流程,根據牙列缺損患者的實際情況完善修復方案。烤瓷冠以金屬為主要材料,其強度、抗折裂力均優于全瓷冠,可有效減少修復體松動、折斷等并發癥
。因此,醫護人員應著重于防控并發癥的危險因素,給予患者醫療咨詢服務,在滿足患者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其情況及意愿選擇合適的修復材料。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不僅應加強術前管理及護理,還需要在術后對牙列缺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囑咐患者維持口腔衛生,并對已出現并發癥的患者進行及時處理,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必須對配電網的改造升級工作予以高度關注,投人相應資金相對于供電企業來講,需對本區域內配電網實際運作狀況開展科學分析,及時查明配電網暴露的技術難題,抓緊抓好配電網的建設及升級,健全配電網的框架結構,積極嘗試和運用新設備、新于段及新工藝,強化通信系統建設。
2)粘式(cohesive)接觸:此時rz=0,Δrx=0,Δry=0,即法向無間隙,且在一個載荷增量步始末,整個切平面無相對滑動。
綜上所述,種植修復在牙列缺損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且吸煙嗜好、糖尿病、骨量不足、缺牙顆數≥3顆、修復體材料為全瓷冠均是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
[1]程亞楠,劉曉晶,毛秋華,等.正畸與修復方案聯合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臨床療效[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0,36(10):598-601.
[2]田碧媛,張邯,李俊梅.口腔正畸治療牙列缺損的療效及對牙齒功能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6):117-120.
[3]周延民.口腔種植美學的相關影響因素與對策[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0,55(11):819-824.
[4]曹磊,吳忠.牙周炎患者采用牙種植同期引導骨組織再生術治療的效果及對種植體周圍骨吸收量的影響[J].臨床誤診誤治,2020,33(12):108-112.
[5]賴紅昌.口腔種植修復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及防控策略[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0,55(11):814-818.
[6]Misch C E,Perel M L,Wang H L,et al.Implant success, survival, and failure: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al Implantologists (ICOI)Pisa Consensus Conference[J].Implant Dent,2008,17(1):5-15.
[7]楊易,周順成,何華春,等.口腔種植修復對牙列缺失患者生活質量及齦溝液AST、OPN水平的影響[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9,17(6):531-534.
[8]樓國芳,徐勤業.上頜前牙牙列缺損伴錯牙合畸形患者行修復正畸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7):1167-1168.
[9]衛敏捷,趙紅波.種植局部固定義齒上部修復結構機械并發癥的影響因素分析[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20,21(4):206-209.
[10]Camps-Font O,Martín-Fatás P,Clé-Ovejero A,et al.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after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failure[J].J Periodontol,2018,89(10):1165-1173.
[11]蔡劍,唐偉成,孫麗君,等.牙齒缺失患者常規種植和即刻種植修復后療效比較[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5):127-130.
[12]羅蓉,羅軍,夏羅英.口腔種植修復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齦溝液中TNF-α、IL-6、IL-8的影響[J].上海口腔醫學,2017,26(3):324-327.
[13]Rieder D, Eggert J,Kraff t T,et al.Impact of placement and restoration timing on single-implant esthetic outcome -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6,27(2):e80-86.
[14]戴方毅,劉敏.口腔種植修復對牙列缺損患者牙菌斑與牙周袋指數及美觀影響的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4):73-76.
[15]王禎松,吳志蘭.牙列缺失行種植義齒修復的功能效果評價[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5):84-87.
[16]沈惠丹,邸萍,李健慧,等.單頜種植即刻修復體戴用6個月以上的并發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8,53(4):236-242.
[17]Wong A T,Wat P Y,Pow E H,et al.Proximal contact loss between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es and adjacent natural teeth: a retrospective study[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5,26(4):e68-71.
[18]李國陽,朱艷香,王文梅,等.吸煙對上頜竇底植骨種植修復術短期療效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37(6):960-965.
[19]Feher B,Lettner S,Heinze G,et al.An advanced prediction model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early implant failure[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20,31(10):928-935.
[20]蘭靜,李彪,孫良豐,等.100例牙列缺損患者口腔種植修復并發癥及其危險因素探討[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20,25(1):20-23.
[21]徐強,程佳宏,古麗米拉·木明,等.種植牙患者近遠期修復并發癥的研究分析及危險因素探討[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9,24(3):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