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少杰

在虹橋站出發層檢查車輛、人員
周榮亮,198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2005年參加工作,現任上海鐵路公安局上海公安處虹橋站派出所副所長、一級警長,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曾被評為“2020最美鐵路人”、“2021最美基層民警”、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情滿萬家·派出所好民警”,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0次。
從警16年,周榮亮始終戰斗在鐵路治安管理最前沿,扎根基層,忠誠履職,用勤奮練就一雙“亮眼”。因多次僅憑可疑人員的一個眼神就成功鎖定不法分子,周榮亮“鷹眼神探”的名聲不脛而走,令違法犯罪分子聞風喪膽。他以“繡花針”理念、“零容忍”態度,動“硬手腕”,下“水磨功”,密織站區防護網,傾心守護萬千旅客出行安全。在他和全所同事的努力下,日均客流居于中國高鐵站前列的上海虹橋站,每日發案和接警數持續保持低發狀態,被人民群眾譽為“最安全的高鐵站之一”。
2022年4月23日22時許,上海虹橋火車站即將迎來閉站前的防疫消殺,周榮亮帶領兩名民警正在對站區進行全面巡查。
“去往浦西的旅客,請到北通道出租車上客點;前往浦東的,請從1F西口處乘坐大巴……”當巡視至地下一層時,看到有幾十名旅客或坐或臥停留在出站通道處,周榮亮一邊手持喇叭大聲介紹進入市區的乘車方式和乘車地點,一邊配合客運人員逐一查驗核酸證明。

為援滬醫療隊開辟綠色通道
“后來了解到,他們是受網上高薪招聘信息的吸引來上海打工,或想來當志愿者的。可到站后,要么之前聯系方式根本打不通,要么對方稱人手已滿拒絕了他們。”周榮亮告訴記者。清點現場,當時有80多名旅客滯留在車站。而按疫情防控要求,車站商戶都已暫停營業,這些人吃飯、喝水都成為一大難題。周榮亮不等不靠,主動協調聯系鐵路部門運來了十多箱面包和十多箱礦泉水。安頓好這些旅客,已是次日凌晨一點鐘了。
這也是上海這波疫情爆發以來,周榮亮主動請戰、堅守抗疫一線的第49天。這些天里,他組織實施警力分區管理,發揮視頻巡控優勢將站區網格巡控,強化民警自身防護,暢通救援物資轉運渠道,并親自帶隊對每一批抵滬醫務人員提供“一車一策”的出站引導、醫療物資轉運等服務,共計配合防疫部門開展進出站旅客健康核查11362人次,組織站區拉網式人員核查148次,開展滯留旅客抗原檢測577人次,配合轉運核酸抗原異常人員26人,處理現場報警求助900余起。
“有風險的地方,我去;最難處置的問題,我上。” 5月9日,周榮亮帶領11名民警在站區封閉。11名民警實行兩班倒,而周榮亮則一直在崗,隨時出現在現場。
周榮亮出生在上海市崇明縣(現崇明區),在農村長大。淳樸耿直的他,從小就有一個匡扶人間正義的“警察夢”。報考大學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鐵道警察學院。2005年畢業后,他回到上海,成為上海鐵路公安處上海站派出所的一名鐵路民警。
火車站人員密集、環境復雜,想要守護站區平安,必須練就一身與不法人員斗智斗勇的硬功夫。于是,初入警隊的他主動向老民警學習,在每次執法工作中悉心鉆研技戰法,下班后,別人休息了,他還不忘琢磨總結工作法,實戰本領迅速提高。一次,他在工作崗位上發現一男子大夏天穿著長袖襯衣,夾著皮包過安檢時神情緊張,一個勁地喝水。他敏銳地意識到此人的反常,對其開展盤問。對方卻極不耐煩稱乘坐的列車馬上就要開車了,要是錯過乘車一定會讓他負責。“出了問題我負責!”周榮亮堅持檢查,果然在該男子包里發現了隱藏的毒品。為了有效管控車站治安,他不惜花“笨功夫”,硬是記下了每一名被打擊處理過的違法犯罪人員的作案手法、體貌特征情況,在心里畫就了一張識別違法犯罪的指南圖。他屢破大案,僅憑可疑人員的一個眼神就找回了被盜價值3萬余元的金項鏈;僅憑一個礦泉水瓶就找到了揚言在車站內投放炸彈的不法分子。公安處管內其他派出所突發故意傷害致死案,罪犯在逃,身份不明。接到協查通報的他只瞥了一眼案發監控視頻,就馬上認出兇手就是曾被自己打擊處理過的劉某。一起特大兇殺案瞬間告破。自此,周榮亮“鷹眼神探”的名聲不脛而走,令違法犯罪分子聞風喪膽。
2018年,因工作能力突出,周榮亮被調入虹橋站派出所擔任副所長。
上海虹橋站是全國最繁忙的火車站之一。這里緊鄰虹橋國際機場,鐵路、航空、地鐵、公交互相銜接,形成“巨無霸”式的現代化綜合樞紐,成為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交通支撐。不少坑蒙拐騙、黑車拉客、扛包攬客、販賣偽劣商品的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生財之地”。“老頑固”范某就是其中之一。范某常年混跡在上海虹橋站周邊,兜售假冒偽劣商品,滋擾旅客,擾亂虹橋火車站治安秩序,還自稱患有乙肝,認為公安機關拿他沒辦法,氣焰囂張,影響很壞。周榮亮一來到上海虹橋站就帶領整治組民警連續幾周加班加點,晝夜盯守,收集證據,僅1個月時間就將范某行政拘留6次。后來,因妨礙民警執行公務,范某受到刑事處罰。其他不法人員看到刺頭被抓,紛紛作鳥獸散。

處罰不是目的,教育轉化才能實現長治久安。經過深入走訪,周榮亮了解到范某家里經濟拮據,上有80歲癱瘓在床的老母親,下有3歲的兒子,姐姐和妻子沒有正式工作。于是,他自己出錢為范某的家人購買了生活必需品,還想方設法為其妻介紹工作,盡力幫范某家解決生活困難。范某出獄后得知情況,深受感動,主動向周榮亮認了錯,發誓再也不干違法犯罪的事了,并舉家回到老家開始了新生活。不少違法分子得知范某的故事后都對周榮亮心服口服,困擾站區多年的頑癥得到根除。

檢查車輛、人員

向滯留人員發放食品
在周榮亮看來,對不法人員,既要嚴厲打擊,更要教育挽救,特別是對一些情節較輕、主觀惡意不大的,是推一把還是拉一把,效果完全不一樣。只有做到懲處、矯治、轉化閉環管理,執法才算真正到位。他先后為多名因經濟拮據鋌而走險的不法人員介紹正當工作,還曾說服一名輕微犯罪在逃人員放下思想包袱選擇自首,并最終走上了改過自新的道路。大量安全隱患在他的努力下,被一一化解消除。
今天,走進上海虹橋站內任何一個商店,旅客都會發現店內有一名身穿橙色馬甲的店員,馬甲上醒目地寫著“鐵路虹橋義警”。2019年春運前,周榮亮創新工作方法,組織了一支由安檢員、客運員、保潔員等共135人組成的“虹橋義警隊”。這些義警全天候穿梭在車站的各個角落,協助民警開展工作,猶如一張結實的安全網守護著車站安全。
不論是民警、輔警還是保安、義警,只要有新人參與站內巡邏,周榮亮都要帶著他們從頭到尾走一遍負責區域。工作期間,他幾乎不用巡邏車,而是堅持步巡,這樣就能夠到達車站每一個最隱蔽偏僻的角落,更細致地掌握情況。因此,他每天的微信步數沒有低于2萬步的,始終位居全所榜首。“旅客多的地方要走得慢、看得細,角落位置最容易有情況,這些話每次巡邏時周警官都要反復地說。”義警邢瑞蓮說。在他的帶領下,虹橋義警堅守各自崗位,為確保車站平安發揮了積極作用。2019年夏天的一個夜里,一名旅客在上海虹橋站到達層休息,嫌疑人趁其不備將其手機偷走,這一幕恰巧被剛剛下班的義警高海兵看到。高海兵與同伴立即上前攔住小偷,并且立即向虹橋站派出所民警報警。這起案件從案發到抓獲嫌疑人,用時不到90秒。
“虹橋義警絕不是穿著橙色馬甲的旁觀者,而是與我們一起維護車站治安的自家人。”周榮亮驕傲地說。為了讓“虹橋義警隊”更好地發揮作用,他創建了義警隊工作群,還在群名稱旁邊特別標注了義警負責的樓層,每天哪些義警參與車站巡邏都在群中提前布置、責任到人,實現精細化管理。如今,這支義警隊伍已經發展到160人,成為虹橋站派出所與車站、地方公安、商戶等深化聯動協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左膀右臂”。

為旅客提供救助
“構建警民共治格局,打造虹橋站平安共同體。”這是周榮亮從“楓橋經驗”中汲取的智慧。他在工作方法上不斷“拓荒”,從“彈性勤務、精準制導”到“多方聯動、攥指成拳”,積極研究探索高鐵大客站治安管控新模式,相繼建立“跨區執法機制”,打造路地共建矩陣,組建“治安朋友圈”,設立“老娘舅矛盾調解室”“周警官法治大講堂”。他以進取心態、奮進姿態、趕考狀態,忠誠履行著“護高鐵、保平安”的使命擔當。
同事們說周榮亮有個特點,那就是每年春運、國慶假期,他的臉總是有點腫。原來,每年這幾個時段都是周榮亮工作最忙的時候,連續加班是常事。雖然一熬夜就上火、一上火牙齦就腫,但他還是堅持緊盯客流高峰,協調旅客接駁。大家開玩笑調侃周榮亮愛上火,但心里沒有不佩服他的。
作為一名鐵路警察,車站需要他或人民需要他的時候,他一定會在,而當家人需要他的時候就不一定了。兒子從小到大,他沒帶去過公園;兒子感染手足口病, 住了半個月的醫院,他只探望過一次……
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行,周榮亮被抽調參加上海賽區安保工作。這晚不到九點,電話響了:妻子高燒不止,想讓周榮亮帶她去醫院。那時,妻子懷孕三個多月了,妊娠反應強烈, 不敢亂用藥。周榮亮沉吟了半天說:等下,我有辦法。家門被敲響,妻子才知道,周榮亮的辦法竟是讓鄰居帶自己去醫院。周榮亮心里很愧疚。可是,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他依然還會這樣。讓周榮亮欣慰的是,妻子從未埋怨過他。周榮亮說:“她永遠有兩顆心:一顆心流淚,一顆心體諒。”妻子心里清楚,周榮亮守的不是站,而是魂,是鐵路之魂,也是時代之魂。
從警以來,周榮亮獲譽無數,始終將忠誠信念牢牢“置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永遠放在了最高處。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至今他還住在老式公房內,開的是二手車。而這些年,為了求得他手下留情,曾有不少不法分子偷偷往他的車內放煙酒,扔人民幣、高檔手機,匿名為他充電話費,但他從來不為所動。他16年如一日,一心撲在工作上,每個節假日都在崗位上度過,像一頭辛勤耕耘的老黃牛,埋頭苦干,任勞任怨,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