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鉦貽,黃良賢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廣西 防城港 538021)
四肢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之一,患者的骨折部位會出現明顯腫脹,患者會感覺到較為強烈的疼痛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四肢骨折創傷患者的疼痛感和腫脹會出現互相影響的情況,疼痛會導致患者的肌肉組織出現痙攣,造成腫脹更為明顯;腫脹會導致神經血管受到壓迫,加劇患者的疼痛感。冰袋冷敷可以有效調節患肢微血管的通透性,減輕患者患肢腫脹程度,緩解患者的患肢疼痛感;綜合護理相較于常規護理更加全面,干預效果更加顯著。本文旨在探討四肢骨折創傷的患者應用冰袋冷敷聯合綜合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200 例四肢骨折創傷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分析組各100 例。
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后確診為四肢骨折患者;②意識清醒、認知功能良好。排除標準:①精神功能障礙;②其他類型骨折患者;③惡性腫瘤患者;④合并血管炎患者。對照組男性患者52 例,女性48 例;年齡24 ~71 歲。分析組男性53 例,女性47 例;年齡22 ~72 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感染處理、患肢抬高等。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模式進行護理:當患者出現疼痛不耐受時,讓患者服用雙氯芬酸鈉膠囊,每日服用次數不得超過2 次,每次服藥量為75 mg。分析組患者接受冰袋冷敷聯合綜合護理:(1)冰袋冷敷處理。醫護人員需要預先對患者實施健康指導,告知患者冰袋冷敷的目的和相關的注意事項。護士需要先在患者的患處墊上一次性護理墊,在冰袋的外部包裹兩層可降解塑料袋,并在塑料袋外包裹2 層毛巾,以免冰袋浸潤患者的床褥,之后將冰袋放在患者的患處。等到冰袋中冰塊完全融化后,及時更換新的冰袋,每個冰袋的維持時間在4 ~6 h 左右。在患者接受冰袋冷敷的過程中,護士需要觀察患者的肢體血液循環情況,并詢問患者的個人感受,如果患者表示出現了麻木感,護士需要及時拿掉冰袋,以免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2)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大部分四肢骨折創傷患者會因為疼痛、自理能力下降等原因出現較為強烈的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每日詢問患者的個人感受,引導患者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多用積極、正向的語言去鼓勵、安慰患者。針對負性情緒較重、消極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為其講解一些康復情況較好的病例,幫助患者重塑信心,也可以引導患者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確保患者情緒舒緩、穩定,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繼而提高康復效果。②健康指導。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的全面、立體化健康指導,從不同角度和途徑入手,幫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識。可以選擇口頭講解和發放健康手冊的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屬疾病護理相關注意事項。此外,也可以選擇視頻播放、舉辦健康講座等多種方式,對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健康指導,通過提高宣教提高患者的治療護理依從性及自理能力,提高家屬的照護能力。③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做好病房環境的清潔和消毒,做好探視人數、時間的控制,杜絕無關人員進入病房,盡量減少夜間護理操作次數,將病房設備運行聲音調至最低,以免影響患者休息??梢栽诓》繑[放一些綠植,以改善環境,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保持地面無水漬、油漬,無雜物堆放等,在洗手間等處可以張貼較為醒目的標語等,提醒患者注意安全,防止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的時候摔倒。④功能鍛煉。護理人員配合醫生幫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從最開始的關節伸張、屈伸活動等入手,做好患者肢體的按摩,以此改善患者患肢血液循環。當患者情況逐漸恢復正常,適當增加患者運動量。如下肢骨折的患者可以拄拐行走,之后逐漸進行負重行走。在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期間,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的保護,避免患者摔倒等。護理人員告知家屬功能鍛煉相關知識,使其協助患者完成功能鍛煉,確?;颊呖梢皂樌祻?。兩組觀察期均為3 個月。
(1)對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預后的效果進行比較,根據患者疼痛、腫脹的緩解程度將效果分成無效、控制與顯效。(2)采用科室自制滿意度調查表比較兩組患者接受干預后的滿意度,根據患者的自評打分情況,將滿意度分作不滿意、基本滿意與十分滿意。(3)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程度,量表分值0 ~10 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強烈。(4)患者接受干預前后的腫脹周徑以測量結果為準,此外,對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預后的基礎指標進行比較,主要是疼痛與腫脹的持續時間。(5)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評價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分數越高,心理狀態越差。

護理后,分析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7.00%)高于對照組(8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四肢骨折創傷患者護理后的臨床效果比較[n(%)]
護理后分析組患者的總滿意度(98.00%)高于對照組(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四肢骨折創傷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n(%)]
護理前,兩組患者VAS 評分和腫脹周徑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后,分析組患者VAS低于對照組,腫脹周徑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VAS 得分與腫脹周徑比較( ± s)
護理后,分析組患者疼痛持續時間與腫脹持續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四肢骨折創傷患者護理后的疼痛、腫脹時間比較( ± s, w)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 與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后,分析組SAS 和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5。

表5 兩組四肢骨折創傷患者護理后的負性情緒得分比較( ± s,分)
四肢骨折創傷患者患處容易出現疼痛和腫脹,這種情況的發生與骨折本身的刺激、手術對患者身體組織的影響等相關,也與患者創傷的范圍、受到刺激的強度等存在一定聯系。四肢骨折創傷患者在受到各種類型的刺激后,體內會大量釋放緩激肽、前列腺素和組胺,進而導致局部組織出現炎癥細胞滲出、淋巴液滲出的情況,造成患者肢體腫脹、疼痛感覺更為強烈?;颊咴诔霈F強烈的疼痛感之后,肌肉組織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反射性痙攣,誘發局部靜脈回流障礙,導致患處腫脹情況更為明顯?;颊叩奶弁?、腫脹會產生互相刺激,如果無法得到及時控制,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對治療效果產生威脅,甚至會誘發一些較為嚴重的并發癥?;诖耍龊盟闹钦蹌搨颊叩哪[脹、疼痛緩解非常重要。
對患處腫脹、疼痛的四肢骨折創傷患者而言,常規的干預方式主要是選擇止痛藥物進行鎮痛。雖然患者服用適量的鎮痛藥物后,疼痛程度也會得到適當緩解,但是藥物起效相對較慢,且如果患者長時間用藥,容易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的遠期療效。冰袋冷敷的方式是一種物理冷療法,冷敷后,患者患肢創傷部位的溫度會出現明顯下降,可以有效調節患肢微血管的通透性,避免患者的患肢出現局部充血、腫脹嚴重的情況。冰袋冷敷也能對患者患肢神經傳導速度進行有效調節,麻痹患者局部末梢神經,避免其靈敏度較高,從而緩解患者的患肢疼痛感。患者接受冰袋冷敷之后,患肢毛細血管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收縮,能夠減緩患者血流速度,當組織溫度下降,細胞代謝也會隨之減少,進而抑制前列腺素等的釋放,起到較好的鎮痛、緩解腫脹的效果。在對患者進行冰袋冷敷時,護士需要嚴格觀察患者冷敷部位的顏色、溫度等情況,及時更換冰袋,并詢問患者的感受,如果發現患者出現了一些不適反應,需要及時將冰袋拿掉,避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與常規護理相比,綜合護理更加全面。本研究給予分析組患者冰袋冷敷聯合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后,分析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7.00%)顯著高于對照組(82.00%);分析組患者的總滿意度(98.00%)高于對照組(84.00%);分析組患者VAS 顯著低于對照組,腫脹周徑小于對照組;分析組患者疼痛持續時間與腫脹持續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分析組SAS 和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說明冰袋冷敷對于四肢骨折創傷患者的優勢較為明顯。分析原因為:(1)冰袋冷敷可以對患者患肢炎癥因子的釋放量進行有效抑制,避免出現明顯的炎癥因子滲出,對患者的康復和遠期療效有較好的促進效果。(2)護理人員給予患者情緒干預、疏導,緩解了患者負性情緒,提高了患者依從性及滿意度。(3)護理人員做好病房環境的有效改善,配合醫生完成患者的功能鍛煉,從多途徑入手開展更為全面、科學的健康指導,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給予四肢骨折創傷患者冰袋冷敷聯合綜合護理效果較好,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