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海妙,鄭佐勇,楊康勝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外二科 廣東 佛山 528500)
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終末期膝關節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將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造成人工假體,替代病損關節,可校正畸形的關節,改善膝關節功能。但是,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通常需要長期在家進行康復訓練。由于康復訓練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難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效果,患者主動性較差,多數患者不能長期堅持,造成膝關節恢復不理想。延續性護理指患者在院外仍能夠受到像醫院內一樣的專業護理,能夠促進患者康復。微信健康教育是指通過微信給患者及其家屬講授疾病相關護理知識,增加患者對護理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減少并發癥,從而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將延續性護理聯合微信健康教育應用于膝關節置換患者,旨在為膝關節置換患者的恢復探索一種更佳的方法,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4 月—2020 年2 月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98 例膝關節置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 例。納入標準:①患者行單側膝關節置換術;②患者具有較好溝通能力。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②病理學骨質疏松或其他部位骨折者;③術前1 個月內使用激素、免疫類藥物治療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表1 兩組膝關節置換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患者出院后,給予出院指導、健康教育,囑咐患者定期復診。每月對患者隨訪1 次。觀察組給予延續性護理聯合微信健康教育:(1)建立延續性護理小組,成員包括組長護士長1 名,主管護師以上職稱有經驗護士2 名,護師2 名,主治醫師1 名。(2)建立患者延續護理檔案,制定出院后護理計劃;每周對患者隨訪1 次。(3)建立微信健康教育群,將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視頻、圖片等定時發于群內講解,并解答患者及家屬疑惑;授課內容包括康復訓練方法,康復訓練對患者術后恢復的益處,并發癥預防,護理注意事項等。(4)每天在微信群內提醒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治療,監督患者是否完成治療。(5)鼓勵患者家屬陪伴患者共同進行治療,給予患者支持;給患者講解治療效果好的病例,增加患者戰勝疾病信心。
(1)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評估兩組自護能力,共包括4 維度,43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 ~4 分5 級評分法,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護能力越強。(2)鍛煉依從性:采用我院自制鍛煉依從問卷評估兩組鍛煉依從性,量表共包括20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 ~5 分5 級評分法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鍛煉依從性越高??偡?00,評分>80 時定義為完全依從;評分60 ~80 時為基本依從,評分<60 時為不依從??傄缽穆?(完全依從+基本依從)例數/本組總例數×100%。(3)膝關節功能:采用紐約特種外科醫院膝關節評分標準(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評估兩組膝關節功能:包括6 個維度,滿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膝關節功能越好。

出院前,兩組ESCA 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出院后3 個月,兩組ESCA 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出院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膝關節置換患者ESCA 評分對比( ± s,分)
護理后,觀察組鍛煉總依從率(93.88%)高于對照組(79.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膝關節置換患者鍛煉依從性對比[n(%)]
出院前,兩組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出院后1、3 個月,兩組HSS 評分均明顯高于出院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膝關節置換患者HSS 評分對比( ± s,分)
膝關節置換后,患者的康復需要較長時間,出院后的康復訓練在該階段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膝關節置換患者出院后,由于康復時間較長,對疾病相關知識及康復訓練了解較少,很難堅持長期鍛煉,依從性低,影響恢復效果。傳統的出院指導,僅僅給患者提供少量的指導信息,患者出院后專業知識缺乏,沒人監督等,不能堅持進行專業的鍛煉,缺乏康復的信心,自我管理較差,恢復效果不理想。延續性護理可以將院內專業護理延續到家庭,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夠獲得專業個性化的服務,不僅可以了解患者治療效果及遵醫囑行為,還可以隨時給予患者康復指導。微信是常用的通信工具,不受時間、內容等方面的限制,可以采用視頻、形象的圖畫等將專業知識傳授給患者及家屬,促進延續性護理的有效實施。
本文對我院膝關節置換患者進行了延續性護理聯合微信健康教育,結果顯示:觀察組對康復訓練相關知識了解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提示延續性護理聯合微信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患者對康復訓練相關知識的了解,微信在院外延伸護理中可有效將護理專業知識傳授給患者,促進膝關節置換患者康復,充分顯示了延續性護理的重要性。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提示延續性護理聯合微信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醫囑行為的依從。原因可能是因為患者對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及方法了解后,增加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本文結果與方紅霞等、牛莉與曹麗研究結果一致,均顯示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了患者的遵醫囑行為,但是本研究將延續性護理與微信健康教育聯合應用,文獻報道較少,具有一定創新性。觀察組HSS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提示延續性護理聯合微信健康教育能夠明顯改善患者關節功能。原因可能與微信宣教的方式更生動形象,不受時空限制,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使其能夠堅持康復訓練有關。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聯合微信健康教育能夠明顯提高膝關節置換患者自護能力、依從率及HSS 評分,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