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云
(廣東省英德市中醫院兒科 廣東 英德 513000)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疾病類型,主要由于患兒肺部感染所致,霧化吸入是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在接受霧化吸入治療期間,還需要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模式,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來進一步提升患兒治療效果。全人照護管理模式屬于新型護理模式的一種,將其運用于小兒支原體肺炎霧化吸入治療護理中能夠有效提升患兒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兒康復。本文旨在探究在小兒支原體肺炎霧化吸入治療中采取全人照護管理模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4 月—2021 年4 月廣東省英德市中醫院收治的126 例小兒支原體肺炎霧化吸入治療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63 例。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患有小兒支原體肺炎者;②年齡不超過8 歲者;③患兒父母視聽說正常,可正常溝通。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的重要器質性病變者;②合并認知障礙者;③過敏性體質者。實驗組男性患兒39 例,女性患兒24 例;年齡最大8 歲,最小8 個月,平均年齡(3.56±0.46)歲。對照組男性患兒38 例,女性患兒25 例;年齡最大7 歲,最小10 個月,平均年齡(3.51±0.38)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排痰護理、基礎護理等。實驗組患兒接受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護理:(1)建立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護理小組。干預期間所有護理流程及措施均以“全人照護”理念為指導,包括生理支持、心理支持、社會支持等,從身心層面給予患兒全方位、完整的護理服務,小組成員主要由科室的護士長、護士、專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等組成,由小組成員推選出組長,在實施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護理之前,對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護理理念、護理技巧、實施目的、實施方法、實施意義以及患兒心理特點、溝通技巧等。提高小組成員對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護理的認識和了解,保證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護理能夠充分落實。(2)制定護理方案。結合患兒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計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探究護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實施性。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分析該護理方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最后確定護理方案。(3)建立患兒電子檔案。患兒入院后,收集臨床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性格特點、自我照顧能力等,為患兒建立電子檔案,根據患兒的具體表現,將其分為焦慮型,依賴、任性型,恐懼、緊張型,配合型等。在后續護理中,參考患兒分型,給予患兒針對性護理干預方式和交流方式,保證護理效果。(4)加強生理支持。①飲食干預,制定相應的飲食方案,糾正患兒偏食傾向,指導患兒食用易消化、清淡的流質食物,禁食油膩、辛辣的食物。②生理功能評估,在患兒接受霧化吸入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認真觀察患兒的生理功能,并檢測相關指標,對患兒可能出現的生理功能紊亂情況、生理狀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進行評估,告知患兒家屬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加強健康教育,使患兒家屬積極配合完成護理。③用藥干預,嚴格控制治療期間的藥物用量、注射速度、服用方法及注射部位。若輸液部位出現腫脹、紅斑等情況,應及時對癥治療,輸液過程中嚴密監測患兒體溫,保持在36.5 ℃為宜。(5)心理支持。患兒入院后,評估患兒的心理狀態,針對明顯緊張、害怕的患兒,需要先與家長一起安撫,等到患兒情緒穩定之后,再進行治療。護理人員與患兒溝通的時候,需要面帶微笑,聲音輕柔,重視患兒的感受,尊重患兒。當患兒積極配合完成相關治療和護理的時候,可通過語言、小禮物等形式鼓勵贊揚患兒的表現;當患兒出現明顯的抵觸行為,可以通過適當的分散注意力等方式提高患兒的依從性。(6)社會支持。引導患兒與親近的朋友、家人及護理人員溝通交流,可在患兒治療期間提供閱讀、游戲等方式,促進患兒的團體支持與情感體驗,避免其獨處產生孤獨感,消除患兒由疾病引起的不良情緒。
比較兩組患兒霧化治療依從性、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父母感知社會支持水平及患兒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1)治療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本組總例數×100%。(2)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啰音、氣促、發熱。(3)不良反應包括頭暈、過敏、腸道不適等。(4)父母感知社會支持水平采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進行評估;患兒生活質量采用兒童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系列(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TM)進行評估。(5)滿意度包括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例數/本組總例數×100%。

護理后,實驗組患兒霧化治療依從性(95.24%)高于對照組(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霧化治療依從性比較[n(%)]
護理后,實驗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氣促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血氣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 s, d)
護理后,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1.59%)低于對照組(1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護理前,兩組的父母感知社會支持評分及患兒生活質量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后,兩組父母感知社會支持水平及患兒生活質量評分均增大,且實驗組的增加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父母感知社會支持水平及患兒生活質量比較( ± s,分)
護理后,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96.83%)高于對照組(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對比[n(%)]
兒童年齡小,身體的各項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免疫功能相對較弱,發生肺炎的概率遠高于成年人。如果不及時對小兒肺炎進行干預,疾病進展后可能發展為呼吸衰竭、肺氣腫等。支原體肺炎是小兒肺炎的主要類型,霧化吸入治療能夠幫助支原體肺炎患兒緩解癥狀,減輕痛苦,恢復健康。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具有特殊性,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時候,容易出現依從性不高的情況,因此常規護理無法滿足當前患兒的需求。與傳統護理模式相比,全人照護管理模式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從患兒的需求出發,能夠制定更加完善的護理流程和護理方案,更有利于患兒康復。在全人照護管理模式中,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和專業知識水平,加強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提高患兒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使患兒家屬在治療過程中積極配合完成相關護理操作,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
本文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霧化治療依從性(95.24%)高于對照組(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實驗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氣促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血氣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1.59%)低于對照組(1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前,兩組的父母感知社會支持評分及患兒生活質量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后,兩組父母感知社會支持水平及患兒生活質量得分均提高,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96.83%)高于對照組(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表明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減少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本文結果與劉鳳茹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小兒支原體肺炎霧化吸入治療中采取全人照護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兒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沒有進行長期隨訪,在后續的工作中將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探究,進一步證明全人照護管理模式在小兒支原體肺炎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