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啟華
(南京市紅十字醫院消化內科,江蘇 南京 210001)
胃潰瘍是臨床十分常見的一種發生于胃角、胃竇、賁門、裂孔疝等處的潰瘍性疾病,活動期胃潰瘍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主要癥狀表現為泛酸、噯氣、飽脹、上腹疼痛等。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能出現嘔血、黑便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健康。泮托拉唑作為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并沒有修復胃黏膜組織的作用,也不會對胃黏膜產生保護作用,且治療后易復發[1]。康復新液含有各種多元醇類、表皮生長因子、氨基酸、黏糖氨酸等多種氨基酸等活性物質,具有抗炎、消腫、加速病損部位修復、加快壞死組織脫落、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臨床上現已廣泛應用于燒傷、燙傷、褥瘡、各種創面及潰瘍的治療[2]。本研究旨在探討康復新液聯合泮托拉唑對活動期胃潰瘍患者血清轉化生長因子 -β1(TGF-β1)、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1/2(ERK1/2)、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7 年2 月至2022 年1 月于南京市紅十字醫院接受治療的60 例活動期胃潰瘍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 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12 例;年齡25~67 歲,平均(41.49±3.55)歲;病程6 個月 ~ 5 年,平均(3.13±0.65)年。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7、13 例:年齡26~68 歲,平均(42.05±3.61)歲;病程8 個月 ~ 5 年,平均(3.30±0.6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診斷標準:參照《消化性潰瘍診斷與治療規范(2016 年,西安)》[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經胃鏡檢查證實為活動性胃潰瘍,潰瘍數量≤ 2 個,未接受過任何相關治療者;臨床表現為上腹部不同程度疼痛,且多在餐后1 h 內出現,或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為首發癥狀者;潰瘍直徑為8~20 mm 者等。排除標準:有消化道外科手術史者;呈多發性、復合性及呈癌性、不規則等惡性潰瘍者;肝硬化、胃泌素瘤等其他因素所致的胃潰瘍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泮托拉唑、康復新液等)過敏者等。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雙鶴藥業(海南)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93903,規格:40 mg/粒]治療,40 mg/次,1 次/d。觀察組患者在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康復新液(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51021834,規格:10 mL/瓶)治療,10 mL/次,3 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2 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分為顯效(腹痛、嘔吐、惡心、反酸、噯氣等癥狀消失,經胃鏡檢查,潰瘍面愈合)、有效(腹痛、嘔吐、惡心、反酸、噯氣等癥狀有所緩解,經胃鏡檢查,潰瘍面減小≥ 50%)、無效(腹痛、嘔吐、惡心、反酸、噯氣等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經胃鏡檢查,潰瘍面減小 < 50%)[3]。總有效率= 顯效率+有效率。②免疫功能,抽取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T 淋巴細胞亞群指標(CD3+、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③血清學指標,血液采集方法同②,經2 500 r/min 的轉速離心5 min 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TGF-β1、ERK1/2、EGFR 水平。④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惡心、腹瀉、頭暈、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治療后治療效果、治療期間不良反應]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治療前后T 淋巴細胞亞群指標(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血清學指標(TGF-β1、EGFR、ERK1/2)]均經K-S 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行配對t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外周血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顯著升高,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外周血CD8+百分比均顯著降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CD3+(%) CD4+(%) CD8+(%)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59.31±5.35 63.03±5.33* 31.05±3.31 37.18±4.11* 25.03±2.38 22.33±1.07* 1.25±0.26 1.67±0.12*觀察組 30 58.59±5.23 71.29±5.14* 30.32±3.27 42.55±4.06* 24.04±2.20 20.23±1.05* 1.26±0.23 2.10±0.14*t 值 0.527 6.110 0.859 5.091 1.673 7.673 0.158 12.77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顯著降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清EGFR、ERK1/2 水平顯著升高,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GF-β1:轉化生長因子 -β1;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RK1/2: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1/2。
組別 例數 TGF-β1(ng/mL) EGFR(pg/mL) ERK1/2(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65.98±9.21 41.49±3.15* 0.75±0.12 1.09±0.17* 23.94±5.49 30.82±1.13*觀察組 30 66.42±8.94 31.58±3.02* 0.73±0.19 1.38±0.12* 23.62±5.33 34.25±1.09*t 值 0.188 12.438 0.487 7.633 0.229 11.96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胃潰瘍主要分為3 個病期,分別是活動期、愈合期及瘢痕期。活動期胃潰瘍指的是正處于發病階段或急性發作階段的胃潰瘍患者群體,其癥狀最為明顯,一般在餐后60~90 min 內會出現上腹部灼痛感、脹痛感等,且表現為潰瘍基底部存在白色厚苔,并伴隨有周圍黏膜充血、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出血、穿孔等,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4]。泮托拉唑屬于第三代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其在進入消化系統環境后,受到酸性物質的影響會轉變為環亞磺酰胺的狀態,可以與胃黏膜組織中的質子泵結構中的疏基產生共價結合,使其無法與胃酸相關離子相結合,從而無法合成、分泌胃酸[5];同時,該藥物還可有效抑制胃壁細胞內H+-K+-ATP 酶的活性,從而降低H+、K+向胃內組織轉運的效率,可抑制胃酸的合成[6];但因病程長、反復發作等原因,長期用藥導致機體呈現耐藥性,降低治療效果。
康復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蟲體的乙醇提取物,其含有多元醇、肽類、黏糖氨酸、黏氨酸等多種成分,其中黏糖氨酸不僅能增強多形核白細胞、巨噬細胞等對病原物質的吞噬作用,還會對通過刺激自由基的釋放進行殺滅微生物,對機體內炎癥和組織再生的功能進行調節,進而促進胃黏膜再生,縮短潰瘍修復時間[7]。CD3+、CD4+、CD8+均是檢測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當患者機體內胃蛋白酶與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抵抗力下降時,導致的胃組織漿膜層或深達肌層的缺損,并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進而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加重胃潰瘍程度[8]。本研究中,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外周血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顯著升高,外周血CD8+百分比顯著降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將康復新液聯合泮托拉唑應用于活動期胃潰瘍患者的治療中,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改善,臨床癥狀得以緩解,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康復新液中含有肽類活性物、多元醇類物質等成分,可激活T 細胞免疫系統,促使其釋放出淋巴因子(趨化因子、巨噬細胞凝集因子等),活化B 淋巴細胞,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康復新液聯合泮托拉唑以中西醫結合形式治療消化性潰瘍,可以有效發揮協同作用,且安全性良好[9-10]。
TGF-β1是一種炎癥細胞趨化因子,也是一種多肽類生長抑制因子,不僅會減輕局部免疫病理損傷,也會為幽門桿菌在胃潰瘍部位的定植和持久感染創造了條件[11];EGFR 屬于酪氨酸激酶型受體,與配體結合后促進體內的酪氨酸激酶自身磷酸化,從單體向二聚體轉變,同時能夠對胃酸分泌發揮抑制作用,促進細胞內RNA、DNA、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加快潰瘍面的愈合;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是一種能激活轉錄因子,促進基因的表達的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庭,有ERK1 和ERK2 兩種亞型,參與細胞生長、發育、分裂及細胞間的功能同步等過程,可有效調控基因表達和細胞周期的運行[12]。本研究中,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顯著降低,血清EGFR、ERK1/2 水平顯著升高,提示康復新液聯合泮托拉唑治療活動期胃潰瘍,通過調節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促進黏膜超微結構的重塑,利于潰瘍的愈合。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康復新液通過對胃酸分泌、胃組織細胞凋亡的抑制,調節胃腸功能的運動,從而減輕因活動期胃潰瘍黏膜損傷導致的炎癥反應;其次還可通過升高血清中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促進抗氧化、抗脂質過氧化等作用的發揮,同時能使新生肉芽快速生長,促進病損血管結構重建,加快腐敗組織枯脫,迅速修復各類潰瘍與外傷創面[13-14]。
綜上,康復新液聯合泮托拉唑治療活動期胃潰瘍,可通過調節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促進黏膜超微結構的重塑,利于潰瘍的愈合,從而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促進免疫功能的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